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靠“护眼灯”护眼不靠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靠“护眼灯”护眼不靠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并没有关于护眼灯的统一标准,质检部门对“护眼”这个功能是无法判定的,而护眼灯更多的只是商家抛出的一种概念。

3月19日,一则新闻爆料说,一位为孩子花300元买了护眼灯的家长发现,“护眼灯不仅没有护眼,孩子的近视度数还从200度涨到了450度!”一时间,护眼灯到底护不护眼,成了家长关心的焦点。

护眼灯原理就是“高频闪”

要弄清楚护眼灯是否护眼,还得从护眼灯是什么说起。

护眼灯的出现源于人们发现灯光的频闪对孩子的视力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日光灯的电流频率是50赫兹,普通的荧光灯或日光灯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亮一灭的变化,这种每秒50个来回的闪烁就是频闪。虽然人的肉眼不易察觉这样的频闪,但这种频闪是确实存在的。

“这是由于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梁荣庆告诉记者,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所以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

也就是说,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5秒左右的图像。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现象,将手机的摄像功能打开,将镜头对着普通台灯,在手机屏幕中就会看到频闪所产生的格栅状条纹。

“而孩子长期在频闪的灯光下学习,眼部的睫状肌会不停地放大、缩小,长期处于紧张的运动状态,这样就会增加眼睛的疲劳度,进而催生近视的发生。” 北京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彤告诉记者。

所以,护眼灯的概念应运而生。一般来说,高频灯、白炽灯、直流荧光灯等高频闪的灯都可以成为护眼灯。但是由于普通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以及直流荧光灯的造价和技术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护眼灯多为高频灯。

而高频护眼灯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把低频闪变成高频闪。这种“护眼灯”使用了变频电子镇流器,将普通50Hz交流电变成高频交流电,这样一来,灯光的频闪速度提高到每秒闪烁几千次甚至几万次,闪烁的速度超过了人眼的神经反应速度,因此在这种灯光下学习,人们会觉得眼睛比较舒服。而高频护眼灯通常宣传的“无频闪”也就因此而来。

灯光高频闪就能护眼吗?

那么,高频闪的灯光就能保护眼睛,避免疲劳吗?

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告诉记者,高频护眼灯的频闪次数如果超过了人眼的反应速度,确实能减轻频闪对眼部肌肉造成的疲劳。所以高频护眼灯反而会使近视度数升高的推测是不正确的。但是人们也有一个误区,就是护眼灯能预防近视,这也是不对的。

对于光源而言,越接近日光的灯光越适合眼睛的发育。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最经常接触到的便是自然光。全光谱光源才是最接近自然光的光线。全谱光和太阳一样可以拥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因此可以将对眼睛的伤害降到最低。

所以最护眼的灯光其实就是自然光。而市面上的护眼灯只是个概念。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并没有关于护眼灯的统一标准,国家只有对灯具的标准(GB7000.204)。所以检测的时候,质检部门只能检测它有没有达到这个产品标准,但是对“护眼”这个功能是无法判定的。而护眼灯更多的只是商家抛出的一种概念。

科学用眼才是真正护眼

“有一些家长用护眼灯来治疗孩子近视。”在夏群看来,“保护眼睛用什么灯都不靠谱,注意科学用眼最重要。”

近视是因为眼轴过长或屈光力相对过强,造成焦点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观察物体时,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而灯光只是近视成因的一个方面,注意用眼健康,才能预防近视。”夏群说。

近视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很重要,但是环境和行为因素才是主要作用。比如长时间用眼,青少年处于发育期,眼球壁的伸展性较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眼轴发生变化。如长时间看书,极易使眼睛疲劳,进而影响眼轴的变化,或是看电视距离太近,用电脑时间过长。不良学习习惯也会造成近视,比如边走路边看书,躺着看书,眼距书面过近,一次阅读一小时以上不休息等。此外,不科学的居室照明,学习环境的采光和照明情况等都会造成近视的出现。

所以,预防近视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端正读写姿势,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1个小时,要休息10到20分钟,读书写字要有适当的光线。还要经常眺望远处放松眼肌,使睫状肌不需要调节,而处于放松状态。此外还要经常做眼睛保健操,消除眼肌疲劳,舒筋活络,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环。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视力疲劳的恢复。而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乳蛋类、鱼虾、蔬菜、豆类、粗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