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写实主义小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写实主义小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写实小说家们以还原生活“原生态”为叙事核心,对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中的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进行了解构,并通过下沉的叙事视角,流水似的叙事结构,以及叙述者自然而然的叙述行为建构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即:原生态的平民叙事。还原生活“原生态”的叙事规范的构建,完成了现实主义小说从“生活的叙述”到“活着的叙述”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小说;叙事;还原生活原生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69-02

1989年大型文学期刊《钟山》第3期开辟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在“卷首语”中该刊写到:“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从这一期起,到1991年第三期,《钟山》共刊出了8期“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发表了刘恒,刘震云在内的27位作家的作品,“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名称也就被正式确定下来。

还原生活“原生态”是新写实主义小说在叙事上的显著特性。新写实主义小说家们借助于解构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中的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进行解构,建立了一种新的话语背景。在这种被淡化了的政治背景和“非典型”化的话语背景下,通过叙事视角的下沉,流水似的叙事结构,以及叙述者客观,自然而然的叙述行为建构了一种新的“原生态”的民间叙事的叙事模式。

一、解构: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

(一)解构策略:悬置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

解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它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众多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一起涌入中国。同时,结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也出现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倾向,所以对于西方的典型的解构主义而言,中国式的解构主义具有非典型性,准确的说这种解构的特性应该一种解构的倾向。新写实小说家们也选择了解构主义,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这种解构倾向,而这种解构的倾向则主要针对的是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中霸道的话语机制――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结构倾向体现为悬置式的解构,面对强大的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新写实主义小说的解构策略,不是颠覆,而是悬置,使政治和理想在文本中自然而然的淡化,不再受关注。这种悬置式的解构,不是激烈的对抗,不是尖锐的批判,而是不动声色的,润物细无声的消淡。但是消淡不等于消失,政治和理想并没有消失,只是被细碎繁琐的日常生活琐事所消解,不再是中心

(二)解构政治话语:“政治”边缘化,“生存”主旋律

新写实小说家首先对宏大叙事中的政治话语进行了解构,在新写实主义的小说中淡化了意识形态的色彩,不再以以“载道”为己任,而是把“生存”作为主旋律,表现的是杂乱无序,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生活细节做展览式的抒写,在只有“食”和“色”的生活中,我们已经完全找不到政治的影子。我们看到的只有小林家馊了的豆腐,印家厚无处安放的烦恼,都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对于零碎小事的的选择,新写实主义小说家在无形中把红色的政治话语置于视野之外,红色的社会主义被灰色的生活所取代,政治不再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新写实小说家们借助于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悄悄的完成了对现实的“置换”,政治被了,剩下的只有小人物的油盐酱醋,吃喝拉撒。新写实的小说家们则在整个文本的勾勒上一层一层的涂抹小人物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灰色的颜料,直至政治被生活所淹没。

(三)消解形而上话语:集体想象的消失

刘震云说:“我写的就是生活本身。”“新写实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和50年代的现实主义相区别,50年代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浪漫主义,它描写的现实生活是不存在的……”在新写实小说家眼中理想主义被物质冲蚀的体无完肤,尤其是对于处在社会转型中的知识分子而言,理想越来越廉价,淡去了英雄情结。《一地鸡毛》中的小林调侃大学时候的自己也曾有着雄心壮志,只是现在却觉得“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的一辈子。”小林的理想是收拾完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拷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什么不满足了。小林的的精神特征带有鲜明的反精英,反崇高,反英雄主义,这在精神上无疑出现了“滑坡”,理想被鸡毛蒜皮的生活无端的消解了。

二、建构:“原生态”的“民间”叙事

(一)叙事视角下沉――小人物

新写实小说在叙事视角上钟爱小人物,尤其是来自于民间的有着灰色人生的小人物。这种小人物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没有典型的事迹和突出的社会贡献,他们被淹没在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老婆,孩子种种纷杂的琐事中。与过去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中的“大写的人”相比,新写实小说中的“人”无疑变成了“小写的人”,甚至小到没有名字。《一地鸡毛》中的小林,我们连他的全名都不知道,“小林”算不上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个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二)流水似的叙事结构

新写实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打散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链和因果链,抛弃了往常现实主义的那种贯穿于小说始终的中心情节,代之的是一些散在的琐碎的故事情节的乱序状态。新写实小说家们像拆散机器零件一样,将一个个情节和细节的单元铺排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重新架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就呈现出十分典型的流水似的叙事结构。小说集中描述了主人公猫子在女朋友家的日常琐事,使读者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可触摸的现实感和逼真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置身其中的平常而凡俗的生活。

(三)自然而然的叙述行为

新写实小说选择了客观的自然而然的叙述方式,作家退出作品,作家只叙述故事,不在文本中发表意见,在价值上“中止判断”,在叙事态度上尽可能的保持冷静和客观。

《风景》中的七哥不择手段地极力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地位,《不谈爱情》中的庄建非处于而非爱情娶了吉玲,诸如此类的叙述作者只承担叙述功能,不做任何价值评判,这种对于叙述人物和生活的不干预姿态,让读者们在“零情感”的叙事态度中,通过自身的思考去评判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

三、生活“原生态”的叙事还原

新写实小说家们把还原生活“原生态”作为叙事上的出发点,不论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宏大叙事中话语机制的解构,还是对新的叙事规范的建立,其根本目的在于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原汁原味的表现真实的生活。还原生活的“原生态”,“还原”其根本在于不拔高生活,也不贬低生活,生活中的人,生活中的事,按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流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对生活的琐事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描写,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

新写实主义小说以还原生活“原生态”为核心,在解构和建构中为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叙事规范,并以一种包容的人生态度完成了从生活的叙述到活着的叙述的完美转身。

新写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已经逝去了,但是它开启了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阵容,产生了一批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新写实主义注重生活“原生态”的还原,使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发生了嬗变,“它切入过去现实主义小说的盲区,呈现了为革命现实主义所有意摒弃或遮蔽的生活经验,开拓了对现实的新的表现空间”,为现实主义叙事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