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谈话节目的审美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谈话节目的审美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以后,全国各家电视台的多档节目纷纷效仿,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电视风潮。在“谈话风潮”之初,谈话节目以其选题新颖、风格真实、现场活跃、内容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量的观众。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已经成了“标志性”的谈话节目,其创办之初,有着很高的收视率。然而,如今的谈话节目一哄而起、一拥而上,造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有些节目雷同、虚假、低俗。我们看到不少谈话节目,要么谈话内容远离现实、远离老百姓的生活;要么谈话语言粗俗、无聊;要么一些主持人加进了许多表演的成分,让人们对谈话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还有些谈话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竟然在现场安排“话托儿”。

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然需要讲究技巧,需要技术上的支撑。但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其真实性的原则,不能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不能丧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面对谈话节目存在的诸多问题,让我们引发出种种思索,真正高质量的谈话节目是不是太少了,人们期盼更多精品谈话节目的问世和优秀节目主持人的出现。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的群言式言论节目。谈话节目是大众传播,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因此谈话节目的审美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发挥好审美功能。从谈话节目的现状来看,在语言、情感和形式三方面具有审美的功能。

语言审美。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具体可感的。从谈话――人际传播角度来看,人与人自身传播审美信息无疑靠的是具体可感的语言符号。当然,并非所有的语言符号都具有审美性,它必须对听者产生吸引力,这里既包括语言的内容(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包括语言的形式,以及有声语言的音准、音量、音质和音调诸方面。

谈话节目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属于大众传播,与日常生活的谈话有所不同。而现在的一些谈话节目主持人,认为谈话节目就是谈话,当然是越生活化、越口语化越好,他们无视“大众传播”的社会性、公开性,将随意性的生活语言直接移植于谈话节目中,将谈话节目语言与生活语言混为一谈。谈话节目的语言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和准确性,就等于失去了审美功能,也就失去了节目的吸引力。这样的语言只能是索然无味的,有时还会闹出一些笑话。如:一家地方电视台的主持人正襟危坐在电视机镜头前,一开场这样说:“观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今天的节目由我来跟大家白话儿白话儿。”还有一家电视台播出的一期讨论读书话题的节目,主持人在介绍一位嘉宾时这样说:“另一位嘉宾是剧作家、画家、艺术家,算了,乱七八糟的叫你杂家吧!”怎么能用“乱七八糟”这个词呢?主持人不仅用词不当,还对嘉宾有些不礼貌。类似这样的现象在谈话节目中还真不少,这不能不使我们对节目质量和节目品位感到忧虑。

作为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应该发挥好语言的审美功能,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谈话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或者是现场观众都是经过挑选的,挑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语言能力。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收视率,除了编导精彩的策划之外,主持人崔永元机智幽默的语言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观众在崔永元幽默的语言魅力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形式审美。美学上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即“美在形式”。一般说来,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真正美的东西,正是内容和形式双重创造的产物。谈话节目应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请来了嘉宾和众多的观众来到演播室展开互动式的话题讨论,开了广播谈话节目的先河。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又配上片花、背景音乐、采访音响,从而达到形式多样化的目的。当然,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但只有节目具有了观赏性、更好地发挥节目的审美功能,内容才能深入人心。如《实话实说》有一支自己的乐队,在观众和嘉宾发言精彩之处配上一段音乐,渲染了节目气氛。

谈话节目主持人也应该在节目形式上力求创新,如节目的开端如何吸引观众、节目如何进行得有声有色,节目的结尾怎样让人回味无穷,这都是主持人应该考虑的。如《实话实说》有一期讲述何家庆教授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事迹。节目的开始崔永元拿着一件破旧的中山装给大家介绍:“我手里拿的是一件中山装,这样旧的衣服会穿在谁的身上呢?这个答案大家一定不知道,它穿在一个大学教授的身上,安徽大学的何家庆先生。欢迎何先生。(掌声)”这样的开场白就很有新意和吸引力。

情感审美。谈话节目的审美信息除了表现在语言上和形式上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表现在情感上。因为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情感性。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的交流。”谈话节目虽然不可能像艺术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情表现,但只要是与人的需要相关的话题,就必然会引起情感的活动,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快乐和愤怒、喜爱和憎恨等。这些我们从每次谈话节目现场的笑声、掌声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无论谈的是亲情还是友情,或者是爱情,只要能打动受众的就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栏目经常讲述一些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节目中蕴涵着浓浓的真情和炽烈的情感,使听众深受感动。再如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每期节目都邀请一位嘉宾与观众畅谈艺术,感悟人生。一位观众这样评价:“《艺术人生》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那些真情的泪水,明星们在节目中向观众坦坦荡荡地展示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包括成功、失败,包括优点和不足。他们没有丝毫的明星架子,就好像一位相识很长时间的知心朋友在促膝谈心。不管这些艺术家和明星们过去曾经有过什么缺点和不足,有了真诚的交流和坦白的沟通,还有什么让人不能理解的呢?泪水打动了观众,泪水也同时洗净、擦亮了他们的人生,使得每一个艺术的人生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那么主持人应如何把握好谈话节目的情感审美功能呢?有的主持人为了“煽情”而“煽情”,加入了许多表演的成分,本来是想打动受众,但是却让受众感到很假。谈话节目主持人不能像影视剧演员那样角色化,或者过于表现自己,应该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只有自己真正感动了,才能感动观众,从《南方周末》记者对《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的一段采访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

朱军:我们的节目一直都很强调一种人文关怀,强调录制现场的轻松和平等。事实上虽然我事先不和嘉宾交流,但我都会充分了解他的经历,认真准备话题。我希望嘉宾来我们节目能像老朋友坐在我家的客厅里聊天一样,畅所欲言,无所顾忌。

记者:现在《艺术人生》安排了现场乐队,现场观众也很热情,几乎每一场访问嘉宾、观众都会哭成一片。是不是只有“哭”才显得“真诚”?有没有刻意煽情的成分?

朱军:很多时候观众会在电视上看到演员感动落泪,那绝对都是真哭。我不认为这是煽情。很多记者朋友跟我说过这样一个细节,在现场看《艺术人生》跟在电视里看还不一样,现场更感人。因为很多东西都没有排练、没有心理准备,是完全在那样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就特别真实、特别感人……

毫无疑问,谈话节目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和广大受众的情感做到真正的沟通,让受众在情感上激起巨大的波澜。

总之,谈话节目是一个极具优势、极具发展潜力的节目,开发、拓展的领域很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话题选择、交谈深度、主持人综合素质以及受众的真实展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谈话节目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些都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更多更好的精品谈话节目奉献给广大受众,也呼唤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早日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平顶山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