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因测序已经很商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因测序已经很商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一张不同的面孔,都由只属于你的DNA决定。

伴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测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商业化步伐加快。以政府资助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生命科学行业,开始吸引商业资本的目光。

成本趋降吸引商业资本

20世纪70年代,弗雷德・桑格尔发明基因测序技术,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1990年10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至2003年,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历时13年,耗资额近30亿美元。

此后,基因测序技术突飞猛进,测序时间明显缩短,且成本也有大幅下降。目前,世界领先企业及实验室已经开始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上展开竞争。2009年,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读取技术,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成功研发出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同期,IBM公司亦宣布加入降低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的竞争行列,并且采用了一种基于“DNA晶体管”的技术,既有别于牛津纳米孔公司的生物纳米孔方法,也和Halcyon Molecula公司开发的基于电子显微镜的系统有所区别。显然,技术的多元化与低成本化相得益彰。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切奇表示,过去4-5年内,DNA测序的成本以每年缩小10倍的速度降低。而众多致力于基因测序研究的前沿公司表示,将在2013年前将个人基因测序成本压缩到1000美元以下,而测序所需时间则可缩短至十几分钟。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分析能力的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20多种常见病的200多个致病基因陆续被告找到,人类癌症基因组计划更是批量发现上百个癌症基因,更多疑难病症的变异基因也在科学家和实验室的视线锁定范围之内,从而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远景来看,医生将可通过分析个人的基因组图谱,设计个性化医疗方案。在一些基础的应用上,已有商业化的案例。“23 and me”推出了399美元的DNA唾液测试,可对秃顶和失明等个体90多项身体特征和状况进行评估。

鉴于其在未来的巨大作用和巨额成本需求,相关的基因技术开发之前一直由政府资助占主导。在美国2009年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近百亿美元涌入了生物医学领域,其中约15亿美元具体投放至基因组学研究。并且,政府资助对象多为大学实验室及公立科研机构。

不过近几年来,伴随技术、成本壁垒的逐层突破,再加上窥测到基因产业蕴含的诱人商机,不少药物巨头已经先行动手,备战生物经济时代,商业资本的整合为这一行业带来了更多动力。2007年5月底,罗氏耗资1.55亿美元收购了拥有新一代测序仪的454生命科学公司,并随后以2.725亿美元收购在基因组研究上颇具实力的NimbleGen公司。而2008年10月,Invitrogen又以2000万美元收购了具有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的VisiGen 生物技术公司。据美国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创始人、首席技术官(CTO)史蒂夫・特纳(Steve Turner)预测,未来10年内,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将形成一个500 亿美元的市场,并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驱动器。业内人士认为,以基因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生物经济有望成为继网络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游公司率先试水

尽管从基因测序至个体化医疗的整条产业链尚未成熟,处于链条上游的公司已率先试水资本市场,并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Illumina生物技术公司(ILMN)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用于测序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的仪器系统,在1998年成立当年即获得860万美元的风险融资,随后于2000年登陆纳斯达克市场,首轮IPO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此后,粮草充足的Illumina先后收购了Cyvera、Avantome等公司,并在2007年1月以6.187亿美元的代价换股合并了具有独立新一代测序仪器的Solexa公司,至此其业务链已涵盖测序分析、基因表达分析、蛋白筛选分析、基因分型等,同时拥有了生物芯片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在基因测序领域上的领先地位。

过去6年内,Illumina的收入增长超过12倍(附表),同期的股票回报率更是高达1860%,大幅跑赢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附图)。即使在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2008年秋季,Illumina仍成功再融资,以43.75美元/股的价格增发805万股,筹集资金3.43亿美元。在2008年美国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评选中,Illumina甚至力压网络巨头谷歌,高居榜首,其业绩的高成长性和出色的市场表现,与所处行业正处于上升通道中不无关系。2008、2009年,Illumina首次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并且2009年净利润比上一年增长超过80%。

中国梯队

作为参与“人类全基因组计划”的六国成员之一,尽管当时中国仅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但仍然凭此跻身基因测序研究的第一梯队。随着技术更新换代加速,中国的基因测序技术是否仍占据有利地位?中国的风险资本又是否嗅到其中商机?

以参与“人类全基因组计划”而闻名的华大基因,在其后成功绘制出水稻、家蚕、熊猫、藏羚羊等基因序列图,在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后,华大基因在最近进入迅猛扩张期,大手笔购置128台目录价格为69万美元/台的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仪;并且深圳研究院最新的校园招聘规模为1000名应届生,规模之增长可见一斑。

在基因测序仪器装备上,美国宣称要在2013年推出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日本和欧洲也有相关的研发计划。2009年12月,中科院与浪潮集团宣布联手共同研制国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并计划在3年内问世。如若成功,将有望缓解目前国内研究所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窘境,并填补我国在基因测序基础装备领域的空白。

而以风险资本为依托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也在积极寻觅此中商机。获选“2009中国最具投资潜质创新企业”奖的深圳华因康科技,以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而备受瞩目,公司资料显示其投资方中即包括了来自凯晨资本旗下的富海银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在不远的未来,或许我们也能见证中国版的Illumina,而生物经济领域能否出现类似于谷歌一样的新经济市值王,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