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彭少兵:十年磨一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彭少兵:十年磨一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为司机搞错了方向,不得不费了一点小周折才找到彭少兵博士的实验室,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彭少兵对司机丹尼说:“麻烦您比原定计划晚10分钟来接他们,因为我们开始的时间晚了10分钟”。科学家的严谨与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落座,彭少兵特地给我们沏上了中国的绿茶,一缕茶香,让我们感到熟悉和亲切。

要做就做到最好

彭少兵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县。198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原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大学时,彭少兵是班长,在同学们的眼里,他非常刻苦勤奋。大学毕业后,他赴美留学,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农学硕士学位,德州理工大学作物与土壤科学系作物生理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完博士后研究,他便竞聘进入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成为其招聘的第一位拿中国护照的研究员。

2005年,彭少兵获得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颁发的最佳论文奖。彭少兵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研究发现,水稻生长期间,平均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水稻产量就下降10%。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农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美国《科学》杂志、CNN、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新华社等媒体都作了报道。

这一重大发现是彭少兵连续12年来对20多季水稻田间试验艰辛研究的结果。1999~2001年,试验田连续3年减产,在水稻所工作近10年来,彭少兵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彭少兵以为是助手们放松了大田管理。仔细查询之后,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他又看了近些年的气象资料,也没发现问题。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夜间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过去几年,夜间的平均最低温度上升了1~2。C。相关分析显示,晚间的温度变化比光照强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还要大。他又查阅了1979~2003年水稻所的气象资料,发现24年来晚间温度的升高速度是白天温度上升速度的3倍。彭少兵介绍说,目前关于大气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在国际上争议颇多。大部分关于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昼夜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这篇论文利用连续1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首次定量分析了夜间温度升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美国《探索》(Discover)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世界100篇重要科学论文”中,这篇文章位列第68位。彭少兵说,文章出来以后的影响力,他们始料未及。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夜间温度影响水稻产量的内在机理以及可能的遗传改良途径,为通过育种的手段解决夜间温度升高使水稻减产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其实,早在此项研究成果前,彭少兵在作物生理及育种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1996年获得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授予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此外,2004年被美国农学会选为“杰出会员”2005年被美国作物学会选为“杰出会员”,这是该学会向会员授予的最高荣誉。2005年,他被华中农业大学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强烈呼吁水稻“减肥”

2006年4月,近百位专家汇聚北京,讨论减少化肥,尤其是减少水稻生产中氮肥的使用量,会不会导致作物减产?

在中国,一些农民误以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中国农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秀林说,他一直记得山东寿光的一位农民的话:“我施肥都施晕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反正别人施我就施。”

会上,彭少兵提出:“在日本,目前每公顷水稻施用的纯氮只有75公斤,而在我国却达近200公斤,一些地方甚至高达300多公斤。如果每公顷水稻纯氮使用量下降50公斤,全国农民一年在氮肥购买上就可少花55亿元。”

近年来,彭少兵的一个研究重点是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他带领国内七家科研单位开展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研究与应用”,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他们采用叶绿素速测仪(SPAD)或叶色卡测定诊断水稻生长过程中是否缺肥,据此确定施肥量。通过系统的研究,已经针对中国多种稻田土壤和生态气候特点,建立了适合中国水稻高产高效的实地氮肥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试验示范区水稻氮肥施用量比常规施肥降低了20%~30%,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8%。

谈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彭少兵深有感触地说:“国内把这个专业叫作物栽培,而在国外,这个专业被称为作物生理。目前国内栽培专业很不景气,这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常常拿不到项目,找不到经费,相当多的研究机构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帮助国内培养栽培专业的人才,并使这一学科有所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彭少兵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水稻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不高度重视我们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这个学科将会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我是国内栽培学科的第一个长江学者,希望这个学科今后能出更多的长江学者。”

2002年,彭少兵帮助华中农业大学创建了作物生理与栽培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获得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一研究平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支持彭少兵的工作,2006年学校特批了一幢大楼作为试验研究基地,扩建和成立了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彭少兵每年往返于菲律宾与中国六七次,为国内培养了多名专业人才。

在水稻所,彭少兵感受很深的一点,是这里的一种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公益心,在报道夜间温度与水稻作物产量方面的研究成果时,有的媒体甚至没有注明彭少兵的名字,但他毫不在意。他说,在水稻所,大家对这些并不看重,只希望研究成果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这一点,也是我们在水稻所采访时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