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内京欣3号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内京欣3号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保护地种植中果型西瓜京欣,采用双行坐果种植方式、单行坐果种植方式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保护地种植中果型西瓜667 m2产量及中心、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商品瓜率与坐果方式及管理方法有关,双行坐果种植方式西瓜坐瓜率达到99%,单瓜质量达到5.7 kg,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03%和7.43%,分别比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提高0.73和0.36百分点,且口感好,667 m2产量达到3 893.67 kg,经济效益比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提高33.01%。单行坐果种植方式由于密度较大,坐果后受根系吸收养分及水分的不利影响较大,坐果率为98.07%,单瓜质量为4.84 kg,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87%和7.10%,667 m2产量为3 296.19 kg,经济效益比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提高10.34%。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各项指标最低:坐果率为97.3%,单瓜质量为4.63 kg,中心和边部可性固形物含量为10.3%和7.07%,667 m2产量为3 085.29 kg,经济效益为6 851.75元。建议瓜农改变传统的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双行坐果方式种植。

关键词: 中果型西瓜; 坐果方式; 品质; 产量

随着保护地西瓜种植技术的发展,露地西瓜种植面积减少,保护地种植面积增加,使得西瓜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西瓜种植方式也在不断改进[1]。由20世纪60年代的自根苗种植,大水漫灌,到80年代的嫁接苗种植[2-4],西瓜栽培者采取畦灌、滴灌等方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8]。武汉市洪山区蔬莱研究所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西瓜棚架结合研究了西瓜早熟高产的栽培方法、延长了供应期[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农科所马兆成,1982在奎屯地区利用早熟、无杈品种进行了短、密、早栽培西瓜割蔓再生栽培试验,创制了促成早熟的一种栽培方法[10-11]。

近年来对西瓜栽培的诸多研究都取都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设施中果型西瓜坐果方式的试验报道较少。本试验以中果型西瓜为供试作物,采用保护地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西瓜单行坐果种植方式、双行坐果种植方式及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对西瓜生长、果实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旨在通过对比不同种植方法,对每一方式做出评价,进而为保护地中果型西瓜栽培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土壤及条件

试验于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钥匙头村塑料大棚内进行,供试土壤质地为壤土。该地区春季平均温度14.8 ℃,1—6月平均温度10.5 ℃,1—6月降雨量124 mm,1—6月蒸发量735.6 mm,年平均无霜期195 d。

1.2 供试品种及种植方式

供试西瓜品种为中果型西瓜京欣3号,中早熟,全生育期为88~90 d,果实发育期为28 d,果实高圆形,瓜瓤红色,单果质量为5~7 kg。2012年1月28日播种,2012年2月10日嫁接,2012年3月28日定植,2012年6月9日收获,667 m2定植密度为690株。

3月10日施基肥,每667 m2一次性底施鸡粪、牛粪5 m3(养分含量为:N 1.032%,P2O5 0.413%和K2O 0.717%),磷酸二铵(养分含量N ∶ P2O5 ∶ K2O= 8 ∶ 46 ∶ 0)每667 m2 施10 kg,其他为追肥,每667 m2全生育期共追施尿素(含N量46%) 25 kg,施硫酸钾(含K2O 50%)25 kg。全生育期采用膜上沟灌,根据水肥一体化原理,随灌溉追肥。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3个处理,品种为京欣3号。分别为处理1:双行坐果种植方式,3蔓整枝,采用4沟双行种植,将相近2沟的西瓜坐瓜蔓向中间集中管理,随机选取第2或第3雌花坐果,其他枝蔓平均分配在种植畦两侧,使整个棚室最终只有2个坐瓜沟,即棚室最边和中间不坐果。株行距为0.7 m×2.75 m。处理2:单行坐果种植方式,3蔓整枝,采用4沟单行坐果种植,将相近2沟的西瓜坐瓜蔓向中间集中管理,随机选取第2或第3雌花坐果,其他枝蔓平均分配在种植畦两侧,使整个棚室最终只有2个坐瓜沟,即棚室最边和中间不坐果。株行距为0.35 m×2.75 m。处理3:传统随机坐果双行种植方式,3蔓整枝,枝条随机分配在种植畦两侧,随机选取第2或第3雌花坐果,株行距0.7 m×2.75 m。667 m2定植690株。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棚长50 m,宽11 m,总面积为550 m2,每个处理面积为185 m2。所有小区均采用膜上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全生育期灌溉量为220 m3。

1.4 取样测定与分析方法

在坐果期调查坐果节位及坐果率。西瓜收获期分3个处理进行取样,采样取第2节位或第3节位的瓜,每处理随机取10个商品瓜测定畸形果率、单瓜质量,通过实测小区商品瓜产量来计算667 m2产量。用合尺、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皮厚度,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同时采用电子折光仪(TD-45)测量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电子数显水果硬度计(GY-4)测量西瓜皮及瓤的硬度。试验数据用Spss statistic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单瓜质量、坐瓜率、畸形果率、坐瓜节位及产量的影响

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单瓜质量影响较大,双行坐果种植方式单瓜质量为5.70 kg,单行坐果种植方式单瓜质量为4.84 kg,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单瓜质量为4.63 kg,经方差分析,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在5%水平上达显著差异。坐瓜率:双行坐果种植方式坐瓜率最高为99%,单行坐果种植方式坐瓜率为98.7%,而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97.3%。坐瓜节位无差异,畸形果率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5%,其他为0%。折合667 m2产量双行坐果种植方式为3 893.67 kg,单行坐果种植方式产量为3 296.19 kg,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3 085.29 kg,经方差分析,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相比差异显著(表1)。

坐瓜节位、畸形果率及产量比较

[注] 表中不同小字英文字母表示经方差分析达0.05显著差异水平。下表同。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西瓜几种品质指标的影响

3种种植方式果形指数差异不大。西瓜果皮厚度3种坐果方式相差不大: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1.03 cm,双行坐果种植方式为0.93 cm,单行坐果种植方式为0.85 cm。果皮硬度: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硬度最低,与双行坐果种植方式相差2.94 kg·cm-2,与单行坐果种植方式相差1.15 kg·cm-2,说明靠边行坐果容易裂瓜。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双行坐果种植方式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43% 为最高,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7%,在5% 水平上达显著差异;双行坐果种植方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03%,比单行坐果种植方式10.87%高出0.16百分点,比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10.3%高出0.73百分点,说明西瓜坐果后,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而且采用双行坐果种植方式生产的西瓜比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的脆,纤维和黄筋少,口感好(表2)。

2.3 不同种植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投入相同的条件下,双行种植和单行种植坐果方式,在西瓜花期由于坐瓜蔓都集中在一行,在人工授粉时,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开花比较分散,相比之下双行和单行坐果种植方式授粉要简单些,每667 m2可节省2个工时,而且坐果条件下种植可增产26.2%和6.84%,经济效益可提高2 261.79元和708.34元(表3)。

3 结论与讨论

在保护地种植中果型西瓜京欣3号667 m2产量及中心及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商品瓜率与种植方式及管理有关,双行坐果种植方式、单行坐果种植方式及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对西瓜植株高度、茎粗度、绿叶数量、叶面积影响较小,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较大。双行坐果种植方式西瓜单瓜质量达到5.7 kg,坐瓜率达到99%,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7.43% 和11.03%,且口感好,667 m2产量达到3 893.67kg,经济效益最高,可达9 113.54元,经方差分析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比较在5% 水平上达显著差异。单行坐果种植方式由于密度较大,受根系吸收养分及水分的影响产量略低,单瓜质量为4.84 kg,坐瓜率为98.7%,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87%和7.10% ,折合667 m2产量为3 296.19 kg,经济效益为7 560.09元。而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30% 和7.07%,667 m2产量为3 085.29 kg,经济效益仅为6 851.75元。2种坐果方式种植西瓜产量、品质都优于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建议瓜农改变传统随机坐果种植方式为双行坐果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 邓德江,陈宗光. 西瓜 甜瓜无公害栽培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15.

[2] 戚长生,斋藤行正. 西瓜嫁接技术[J]. 果树科学,1987,4(1): 36-39.

[3] 赵廷元,武瑞珍. 西瓜嫁接换根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1987(4): 22-25.

[4] 徐鹤林,陈振武,郭辉. 西瓜嫁接换根预防枯萎病[J]. 江苏农业科学,1981(2): 56-57.

[5] 史凤金,钟玉爱. 西瓜微喷试验研究[J]. 喷灌技术, 1989(2):16-20.

[6] 马建祥,张显,张勇,等. 陕西关中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果型西瓜品种筛选试验[J]. 中国瓜菜,2008,21(2): 24-25.

[7] 张保东,刘国栋,代艳侠,等. 滴灌频率对温室小型西瓜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09,22(6): 7-8.

[8] 西瓜滴灌好处多[J]. 节水灌溉. 1979(3): 42.

[9] 武汉市洪山区蔬莱研究所. 西瓜的棚架结合栽培试验小结[J]. 湖北农业科学,1979(1): 22-23.

[10] 马兆成. 短、密、早西瓜割蔓再生栽培新技术[J]. 中国果树,1982(3): 20-22.

[11] 孙国荣,梅福杰,尹美英,等. 冬暖大棚草毒套种西瓜高效栽培技术[J]. 山东蔬菜,1999(2):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