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关《语法六讲》方法论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关《语法六讲》方法论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 《语法六讲》涉及诸多语言研究方法,总结三种:从日常点滴发现语言规律、摆事实与讲道理同步进行和创造性借鉴外国的语言学理论。

关键词: 糅合 截搭 概念整合 《语法六讲》

沈家煊先生的《语法六讲》主要介绍他近年读书、思考、观察和研究的一些问题,里面涉及很多具体的语言研究方法,笔者尝试概括几点,与读者分享。

一.从日常点滴发现语言规律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沈家煊先生的语言研究告诉我们语言中不是缺少规律,而是缺少勤于反思的头脑。下面列举几个沈家煊先生提到的从日常点滴中发现语言规律的例子。

其一: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沈先生在讲到自己对汉语特点的新认识时,提到一次看新闻报道激发了他的思考。报道评选十大最佳“洋泾浜英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位居榜首。沈先生在书中表达了他看到此则消息的兴奋之情,那是一个语言研究者发现语言现象之后真谛的真情流露。这一语言现象激发了他对什么问题的思考呢?他认为,重叠是汉语和英语一个十分重要的差异,但是英国人理解“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也没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这个洋泾浜句子说得很妙。关键是它突出了汉语的特点――重叠。随后,沈先生指出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能通过重叠变成摹状词。并举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为摹状词的例子,这也可见他平日对语言生活的留心。通过对这些名、动、形摹状词的分析,沈先生认为,汉语的实际是第一个层次先区分“大名词”和“状词”,“大名词”包括事物名称、动作名称、属性名称,第二个层次才在“大名词”内对名、动、形进行区分,重叠是汉语最重要的形态,一种不同于印欧语的形态手段。并用此解释为什么中国传统上重视“名”和“重言”的对立,而不重视“名”和“动”的对立。

从这个研究实例,我们认识到培养对语言现象敏感度的重要性,语言研究应从活的语言中探求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其二:“口误”也能揭示语言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生口误,但往往一笑而过,认为是说话时心里太急了,把两个词搅在一块儿说了出了,从来没想过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看了沈家煊先生关于“口误可以揭示言语产生的心理机制”的介绍,内心很是震撼!大家原来是在点滴生活中练就的!

沈先生介绍,“口误”研究是美国前语言学会会长弗朗姆金提出的。将口误分为“糅合”口误和“截搭”口误,并分别举出在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发生口误的例子,分析其产生的过程和心理机制,将其上升到语言研究的层面,并以此证明语言中整合现象具有心理现实性。

二.“摆事实,讲道理”有门道

从中学开始学写议论文起,就知道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语言研究中也时常用这种方法解释语言现象:首先罗列语言事实,然后分析其中的特点、规律,没觉得有什么可说的道理。看了沈家煊先生的《谈谈“摆事实,讲道理”》才明白“摆事实,讲道理”是一门大学问。下面举例说明沈先生“摆事实,讲道理”的语言研究方法。

其一:摆事实要摆到位,此时道理已在其中

沈先生举他自己闲暇看书时发现的一组句子为例,从23个句子中归纳出两个句式:

a. Y小X n岁。(李白Y小王维X一n岁。)[紧缩句]

b. X出生之后n年Y出生。(高适X出生之后十n年,杜甫Y出生。)[松散句]

进一步归纳:句式的选用跟相差年龄有关

(1)相差1-3岁,都用a式。(共6句,占26%)

(2)相差10岁以上的,都用b式。(共12句,占52%)

(3)介于其间的,a式和b式混用。(共5句,占22%)

沈先生指出,到这里仍然是摆事实,但事实摆到这里,道理已在其中。为什么各句之间会有这种联系呢?解释其中的道理:是“距离相似原则”在起作用。并进而指出存在三个层次上的距离:

客观时间距离:年龄差距小,年龄差距大

心理达及距离:达及距离小,达及距离大

话题接续距离:接续距离小,接续距离大

以上三种距离中“心理达及距离”一般人在讲道理的时候是很难摆到位的。这就说明摆道理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贯通的意识。沈先生从实验心理学、古诗句、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神经生理学等方面举例证明列出“心理达及距离”对阐明道理的重要性。

其二:事实要摆到位,就要对文本做细致的描写和分析。

汉语学界对“之字结构”中“之”的功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沈先生提出其中很多问题没有很好的解释,并指出其中原因是事实没有摆到位。事实要摆到位,就要对文本做细致的描写和分析。他在细致考察文本后发现了三个“前用后不用”,随后分别摆出大量文献例句分析这三个“前用后不用”,其中指出了两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利用“最小的对比对”(minimal pair),例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出自同一篇目,唯一的差别是记叙的先后:

(1)是故愿大王之孰计之。(《史记・张仪列传》)

(2)愿大王孰计之。(《史记・张仪列传》)

这样就能知道哪一个记叙在先哪一个记叙在后,讲道理才有说服力。

第二,对看上去是反例的情形一定要做具体的分析,有的反例是真正的反例,有的反例不是真的反例,而是从反面证明假设的规律。

对于摆事实和讲道理之间的关系,沈先生总结了三点,值得我们细细体味:一是摆事实是讲道理的基础,要十分重视摆事实。二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意识和眼光,不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些有意义的事实就看不到,摆事实就摆不到位。三是摆事实和讲道理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摆事实的时候往往也在讲道理,讲道理的时候也离不开进一步摆事实。

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意识,开阔学术眼界,不然就看不到有价值的语言事实,或者看到了也说不出道理来。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汉语的特点,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也最应该从汉语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为世界语言学理论添砖加瓦。可事实却不是这样。好多看起来是汉语具有的显著特点,往往是外国人总结出来,然后传入中国。沈家煊先生就多次论及这种现象。比如关于“说与不说”,沈先生有这样的论述,中国人好像还特别重视说和不说的区别,追究起“你到底说没说过”来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可是,对说不说的问题做出深入阐述并对语言研究发生重大影响的却是奥斯汀和格奈斯。既然我们没有挖掘,别人开发了,我们就借他山之石,攻我们的美玉。下面结合沈先生的研究说说如何借鉴。

首先,要进行理论改造。理论是别人的,不能照搬,得符合自己的特点。沈先生将伊芙・斯维策提出的“三个认知域”框架改造为“行域、知域、言域”,并指出这个“三域”框架在刻画词义和词义演变时既不繁琐,又不过分简单,即能说明不同义项或用法之间的区别,又能说明不同义项或用法之间的联系。

其次,用语言事实证明理论的解释力。沈先生举了很多虚词词义进一步虚化的例子,证实“三域”框架对汉语虚词词义演变的解释力,举例精当,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比如“就”的言域用法引出“就”的“只”义;“不过”的功能由限制事物的范围变为限制话语的范围,进一步虚化,由副词变成连词, 也是“不过”的言域用法起作用的结果。

另外,关于语言中的整合现象。沈家煊先生在《认知语义学》总序中曾说,概念整合的思维方式正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遗憾的是,汉语究竟是怎么个意合法,我们自己并没有说出什么道道来。倒是美国语言学家 fauconnier等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既然这个理论符合汉语的特点,人家提出来了,我们就借石攻玉。沈家煊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我们研究汉语提供了很多新的角度和思路。

他借鉴外国语言学家提出的这一新理论,从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进一步区分了概念整合的两种类型――糅合和截搭,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浮现意义的“回溯推理”机制,并从整合的角度看语法化的机制,认为重新分析和类推分别是通过概念的截搭和糅合来实现的,要深入探究语法化的机制和制约条件,就要去考察概念截搭和概念糅合的方式和制约因素。沈家煊先生进一步指出概念整合理论有助于简化语法系统。

沈家煊先生语言研究方法的启示:一是切实加强自身的语言理论修养,培养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二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想当然,认为“就是那样”;三是要勇于创新,不囿于旧说。沈先生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典范的案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践行。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11年.

(周艳丽,湖北文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