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之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之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应用。森林的资源缺乏性和发展林业的必要性,必定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以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林业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林业发展 可持续性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持续”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经营水平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可以长期地被子孙后代享用;“发展”则指为增加或至少保持实际群落生物总量或社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包括生命支持系统。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由国际保护自然和自然联盟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后得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CED)确认和深人研究。1987年WCED撰写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内涵、对策等。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人类的生活发展需要满足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又经常会给人类的发展和生活带来改变。因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今后世世代代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是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投资的导向、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机构改革都是协调的,并能加强当今和今后满足人类需要和愿望的潜力。森林可持续发展(For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在没有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情况下,长期保持森林生产能力和再生能力,以及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林业可持续发展(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内涵要比森林可持续发展广泛。森林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种、遗传多样性及再生能力的持续发展,以保证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健康环境,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的需要。而林业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考虑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外,还要发挥林业的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精神方面的效益。

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和森林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森林资源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系统学说和指导原则应运而生。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生产的永续性,而且还涉及林业部门各尽所有的能量流量、生产过程以及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环境的全过程。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从事林业生产与组织的哲学层次上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建国以来,我国林业的生产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发展林业的初级阶段,即林业初级发展阶段。这个时段主要是通过大量砍伐原始森林木材,给我国初期的工业建设提供积累。二是发展林业的摸索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是进行“林业三定”,在集体性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性林区进行山权、林权的规范,给农民划定自有的山林,进而明确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改革林业的力度不足,同时对改革的终极目的认识不够,林业的改革相对于其它的各项改革,还比较缓慢,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路线。三是从1992年起,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由于受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此外还有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使我国林业有的新的发展。但是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很不均衡,而林区基本分布在经济上很落后的山区一带,因此,由于经济贫困的影响,在各经济困难地区经常会发生对生态造成很大破坏不顾后果的砍伐树木、毁坏森林的行为。因此这一时期必须要科学经营来发展林业。不能像过去几十年只是单纯植树和砍伐而没有进行林业的深度经营,这将影响到林业往更高更好层次的发展。为此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方面,要实行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林业发展可持续性的经营模式。

制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要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各国各地区应根据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标准,逐步达到最佳的标准。按着这项原则,许多科学家提出了寒带和温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其中主要有:生物多样性、森林生产量、土壤营养状况、水土保持、森林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对地球生物圈的贡献;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和经济功能的能力。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1、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①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②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③林业就业比重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①林业产业结构比例

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总产值

②林业产值增长率

林业产值增长率=(当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

③森林采伐量

3、成本投入指标

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

②投入资金总额

四、实现可持续林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产业化可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产业发展,从而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进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在第一产业上,根据市场需要为引导,大力加强建设短期的工业生产和其它生产用林、毛竹林、快速生长丰产林和优质品种新经济林;第二产业中,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加快转变,争取从较低档次原料加工到更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加工转变;第三产业要加强发展花卉业,森林旅游业等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可以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推动产业重组,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增加林业产业附加值,延伸林业产业链,着眼于解决林业产品竞争力缺乏问题和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把林业产业资产的结构和企业的布局进行调整,发展大型集团和大型公司发展,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努力研发新技术和寻找新市场,提高林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林产品的技术含量。选择大型的带头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引导相关企业逐步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兴产品,占领市场,提高新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且不断创造优良条件吸引外资。还要加强森林旅游产业的开发,加大开发森林旅游产业的力度,把森林旅游产业当作一个重点产业来发展。同时还要鼓励林业企业员工进行自主经营,特别是可以发展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做大规模,可以作为重点支柱产业。

2、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那么既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又要发展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让科学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外延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实现林业进一步发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总之持续加强林业科技进步是实现林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创立全新的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树立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中心、通过企业这个主要的操作平台、把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根据市场的引导,建立全新的科技林业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林业的生产力。也可以采用林业数字化的概念,就是说采用现代的科技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林业管理经营的更科学更精确,从而建立现代化林业生产发展体系。其次,进一步对林业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改革,把科学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在根源上避免科学研究与实际生产不相符合的弊端,从实际上指导林业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服务,比如通过合作开发、创办经济实体、还有可以通过承包技术、转让技术等各种合作方式,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第三,加大基础技术和应用研究力度。比如可以建立对森林生态监测系统,多开展对森林生态的系统研究;还可以大力开发优良品质苗的培育研究,多多采用先进的科学育苗技术,实现向优良品质苗种以及优质树种的品质改变;此外,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林业产品的经济附加价值,不断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木材制造、木材利用技术。

3、管理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增加林业企业的发展能力。

首先要开始对林权制度进行革新,构建多样化的不同产权的构成。根据各自的特点、不一样种类的林业生产企业,以各种方式,比如出售一部分资产或所有的资产,还可以用出租、合并、拍卖、破产等形式,或者采用比如独立出资、出租、委托管理诸如此类的种种不同的经营方式,或者改变成由国家控制股份、由国家参与股份、甚至完全转变为个体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是责任有限公司,从而达到产权的结构多元化改变;其次是要加强调整劳动者的结构组织,要根据市场具体的运作制度和目标,去加强员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得力量。

4、把林业实现不同种类分别经营,是达到林业发展可持续目的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国营林场走粗放经营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商品林经营的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商品林的经营主要是靠生产获得利益。因此商品林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而生态公益林主要是要达到森林的生态调节目的,是以生态调节的功能为目的,因此生态林的公益调节功能就无法表现为能获得可见的经济效益。所以,只有经过宏观上的调控,以综合指标最佳为目的,调整经营管理活动,核算经营和获益、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这样可以使林业的经营活动得到顺利和谐的发展。

5、要建立健全投融资政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确立公共财政投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二,继续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第三,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广泛地向社会筹资,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受损者政策;第四,建立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国家公益林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第五,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必须制定林业优惠政策和林业税费减免政策。同时,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转让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斌,朱广忠.论政策评价的整体分析方法理论研究[J].理论研究,1997,(8):9-10

[2]李永刚.公共政策评价的困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41-43

[3]杜钢建.降低行政成本与建立政策评价系统[J].人民论坛,2003,(7):29-31

[4]邹东升.公共政策效益的概说与评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1):9-14

[5]刘海波.政策评价框架下的规制影响分析[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3):12-15

[6]霍雅勤,姚华军.自然环境的政策演化及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