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风投投向服装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风险投资被认为就是投资风险的时候,服装业显然不是风投的追捧对象。而今,经历了金融危机的真正风险之后,风投们开始成熟的对待日益成熟的服装业。在成熟的对话中,服装业在接受风投的青睐。
一度辉煌
《非诚勿扰》中范伟有句台词大意说:风险投资,投资就投有风险的,风险越大越要投资,没有风险绝不投资。听来似乎搞笑,但是事实上风险投资确实是投资与风险之间的奇妙关系,“风险越高,收益越大”也是风险投资者信奉的铁律之一。
可是,照此规律,作为传统行业的服装业似乎与风险并无密切关系,然而情况在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不仅没有阻碍风险投资对服装业的眷顾,反而刺激了风投对服装业的青睐。是否真的金融危机真的改变世界那么多?
在2007年,也就是牛市正牛的时候,中国服装业曾经迎来过一次投资热潮。这固然与中国服装业本身的日益成熟吸引资本强势介入有关,当时兴起的上市风潮也对风投进入服装业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仅2007一年,浪莎、百丽、报喜鸟、宏达经编、波斯登、华丰纺织等企业先后上市。资本市场对服装业持乐观态度,其中的百丽国际招股结束,冻结资金超过4337亿港元,突破牛气冲天的工商银行上市创下的4156亿港元之记录。
在热火朝天的上市潮中,风险投资开始关注服装业并有所动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PPG、ITAT的获投。PPG服饰通过网络平台和呼叫中心进行直销,全天候提供专业服务,并通过完善的配送系统投递产品。销售业绩的激增,不仅使TDF、JAFCO Asia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在2006年对其第一次投资后进行二次追加,更吸引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大额投资。ITAT集团在中国内地创建国际品牌服装会员店,以“贴牌经营+大众化的价格+会员制”的营销模式,吸引了蓝山中国资本5000万美元,支持其会员店网络快速扩张,以寻求最佳资本扩容,并在适当时候实现上市目标。2007年3月份,蓝山中国资本、联合摩根士丹利以及CitadelInvestment Group宣布对ITAT集团完成第二轮7000万美元的融资。单个服装品牌方面,孕妇装品牌“十月妈咪”等企业成功吸引到大量风险投资,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对业界形成强烈冲击。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G、ITAT等在传统服装领域能赢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触动极大,整个行业也为之涌动。争取外资基金的进入成为企业值得炫耀的资本。继追捧完IT高新科技行业后,大量的风险投资商、投资银行家、国际私募基金代表不约而同地开始造访传统服装行业。
可是,无论是PPG还是ITAT,大张旗鼓接纳风投后,并没有实现业绩的再次井喷,反而困顿重重,问题多多。所以在时间的隧道中,2007年的那次风投热潮只能算是一度辉煌。
再获眷顾
而相隔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服装业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口受阻,对外依存度极高的中国纺织服装业进入了艰难的寒冬时期,大规模的企业在面临破产停工等困难。可是,风投却没有势利的离场,反而积极的介入。和2007年那种让人激动的投资相比,如今的投资显得更为安静。这种安静实质上是一种成熟,是对中国服装业的有把握的投资,而不是头脑发热的冲动。
让我们看看在2009年已经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名单:上海巴布豆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哥力思服装集团,福建匹克集团。光从名称就可以看出,风投们青睐的绝对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品牌企业。这些获得大规模注资的公司看起来并不是一家在商业模式上有颠覆之举的公司,更像一家传统服装企业,开旗舰店、发展加盟商、打造品牌。
这跟2007年注重渠道创新有着极大的不同。投资商们关注点已经从能够哗众取宠的营销模式转向实业本身,并且注重品牌的发展。
长时间以来,高风险的投资被认为是最易收获财富的模式,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高投资已经渐渐成为了投资者“闻风丧胆”的话题之一。众多投资者在经历了风雨后,目光不得不回归传统,小本投资领域的爆发已经初现端倪。从高风险投资模式中走出的投资商,把目光着重投向了服装这一产业。专家表示,之所以把投资转向中国服装鞋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在同样周期内,服装行业的回报率平均在40倍左右,因此,服装行业必然受到广泛关注。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中国服装业甚至被认为是风投最为坚固的城池。
此外,由于传统企业还未引起风险投资的重视,介入成本相对低些,风险相对较低。此外,该行业内的优胜劣汰已然造就了不少优势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可选择企业性价比优胜于互联网行业。“你不能指望他们有爆发性增长,赚快钱,但稳定性很重要。”有投资人士如此认为。
3月底,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宣布,公司已向中国时尚品牌深圳歌力恩服装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人民币,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4月,红杉中国、联想投资与建银国际三大机构共同斥资4亿元注入匹克,这同时也是2009年以来资本领域对泉州运动服饰品牌的一项最大投资。
巴布豆宣布获得投资的日期虽然在2008年12月31日,但是真正的投资运作也发生在2009年。公司获得由富鑫国际主投、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跟投的800万美元投资。
内需:信心所在
玩够了“空手套白狼”的刺激游戏之后,风投家们开始注目利润的真正来处能够长期持续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不是靠简单的营销手段可以创造,而是需要基础产业自身的实力提升以及市场刚性需求的客观存在。
“人们一定要穿衣,这是生活必需品”,更何况中国拥有13亿的人口,基于这种认识,服装的强大需求被认为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人,尤其是农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所“欠下”的那些未购买的服装,也让人不得不信服装业的未来无比美好,想象空间巨大。
而当我们把目光重新审视获得风投的企业,不难发现,在内需市场的大有作为是它们的共同特性。据了解,1995年在深圳创立的歌力思目前在全国重点城市开设280多家专卖店,销售额以平均每年30%-50%的速度持续增长。令人称奇的是自创立以来,歌力思的出口订单是零,但却凭借国内市场连续14年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长。匹克在2008年销售额增长了约一倍,而从2005年开始,其销售年增长一直高于70%-80%,该企业匹克集团总经理许志华表示:“今年将新开一千家专卖店,金融危机会是我们从二、三线城市进军一线城市的好机会,此次接受的融资足以支持我们未来几年的发展。”成立于1994年的巴布豆,一直从事儿童服饰和用品的开发研制。
目前巴布豆在国内设有305家专柜和专卖店。巴布豆
目前的年销售额在2亿元人民币左右,2008年的年增长率为60%,而富鑫国际给巴布豆定下的目标是2009年增长200%。
可见,在内需市场上的作为在目前已经成为风投家们决定是否投资的重要条件。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拓展内需不仅大有作为,不仅是说服风投的信心型理由,而是日后长远发展的依托。
让钱找你
和为数壮观的服装企业数比较起来,获得风投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而且。风投家们绝对精明,不可能把钱扔给赚不了钱的行业和企业。和网络等一夜暴富的发财神话不同,服装等实业必须有实力作为基础才有效益创造。品牌和品牌所带来的前景才能吸引风投者关注。
例如巴布豆,仔细说其企业规模并不算大,品牌的影响力目前也并不十分巨大,但是对内地童装市场和童装品牌建设的看好,让风投毅然选择了巴布豆。
资料显示,2010年将是国内新生儿出生的一个高峰期,并且儿童一季多衣的需求特点让童装消费市场的数字更为庞大。而且国内每家只能生一个小孩,所以这个小孩会非常受宠,他的吃穿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日本有Hello Kitty,美国有Disney,但是中国并没有这样著名的童用品牌。目前中国童装市场存在过于分散的特点,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这个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5%,并且具有地域性差距,各地都有自己占有率最高的童装品牌。目前巴布豆在上海、杭州和福建的童装市场中,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巴布豆创始人兼董事长林启东表示,他最大的梦想是能让巴布豆代表中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巴布豆的模式非常接近美特斯邦威,公司生产加工主要靠外包形式进行,它并没有工厂的业务,把相应的资源放在品牌建设和市场销售的层面,巴布豆的这种轻公司模式也对风投产生了重要吸引力。
国泰君安最新研究报告认为,具有品牌优势的服装企业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2008年,纺织全行业的利润率3.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3企业的平均利润率8%,与07年基本持平,剩余2/3的企业平均利润率0.1%,同比下降了0.52个百分点。”报告称,从全行业的利润的分布看,1/3的优势企业利润占比由07年的90%提高至99%,其余2/3企业利润贡献仅为1%,反映出行业两极分化趋势加剧。
这不难理解,在投资者重新开始审视传统服饰行业的时候,拥有更扎实基础的优势企业无疑风险相对要更低些。
高收益,有潜力的平台性产品或行业老大的项目被认为是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三把钥匙,要具备这三把之中的一把,服装企业比其他高新产业更需要实力为基础。如何把主业做强做大才是根本。
不是有风投就牛
风投和企业之间就像男女关系,互相考察时就像谈恋爱,互相对眼了才能在资金上投入和接受,而风险投资进入企业之后,实际“花钱”的过程则像结婚以后过日子。这是需要经营的,经营不善的,难免感情不和,最终也许曲终人散,当然一旦结局如此,必定是两败俱伤。
可是现实中,这种经营经常爆出危机。所以,并不是得到风投就能牛,真正牛的是能够把钱花好,把企业经营好,把当时互相的承诺兑现。
PPG、ITAT在风光无限时获得大笔风投资金的追捧,似乎应该是强强联手,越战越强,好比美女明星联姻豪门,令众人充满期待。可惜不过才两年时间,两者都没有经营出“好景”。
PPG和ITAT当时都对外宣称会在不久的将来上市,如今还未能在股市见其踪影,反而相关负面消息不约而至。
如今在ITAT门店看到顾客门可罗雀的情形,很难想象这家如今自称是中国服装百货最大连锁机构的卖场当年是如何暴发的。成立于2004年的ITAT以“零货款、零库存、零租金”的低成本运作获得风险投资商青ggo从2006年开始,ITAT获得多家风投的上亿美元注资,2007年,ITAT进入疯狂扩张期,最高峰一天可开数十家店。到2008年,ITAT在全国已开店700余家。
金融危机之下,ITAT的问题却快速暴露出来,首先就是供应商们纷纷来“讨债”,ITAT集团跟供应商的合同约定每月一结账,但从去年10月份,ITAT给各地供应商的供货款能拖则拖。度过春节,供应商们仍然没有盼到现金到账单的曙光,于是开始了新一轮的讨款之路。在供应商们纷纷前往ITAT讨供货款的同时,ITAT集团内部经营上也出现了裂痕。ITAT公司在国内第一家百货会员俱乐部的55名员工以加班费为切入点,要求离职。此外,各地连锁店已经有不小规模的缩减,从前后公开数据的对比,缩减规模达百家以上。
虽然ITAT至今没有承认资金链出现问题,但是风投的钱花到了哪里,拖欠供应商的巨大货款是ITAT始终都要面对的问题。
获投明星的光环暗淡之下,更加提示新获投资者必须精心经营,一味的快速扩张并非长赢之道。尤其是品牌经营型企业,长跑冠军才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