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说金砖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说金砖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①青年时代,我来到了北京故宫,在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内,看见那里墁地的全是光洁如镜的金砖,不禁感叹起来。一位同行的老者说:“这些金砖,就是苏州人烧制的。”从此以后,我读书和外出,不时留意关于金砖的事。

②金砖果然是苏州的特产。明朝永乐十五年,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调集了全国一批著名工匠,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吴县香山鱼帆村的“巧木匠”蒯祥也来到京城,参加皇宫的设计与施工,带去了苏州香山帮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优质的建筑材料,其中就有铺地的金砖。

③金砖的制作自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选土、练泥、澄浆、制坯、阴干等工序,道道都非常细致。翻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我了解到它基本的制作过程,选的泥土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接着“吸水滋土”,—定要让泥吸足水分。练泥也很关键,用人牵牛让牛蹄反复踩踏,直到踏成稠泥。做坯时,“填满木框”,“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为了增加土坯的密度,竟要两个人站在木框上研压。成坯后,垒叠成撑,上盖草荐,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阴干,内外完全干透之后才能入窑烧制。

④明朝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官员中,有个工部郎中叫张向之的写过一本《造砖图说》,从中我看到了烧制的过程:“入窑后要以糠草熏一月,片柴烧一月,棵柴烧一月,松枝柴烧四十天,凡百三十日而窨水出窑。”烧制的要求非常之高。

⑤金砖烧成后,初步进行加工,然后经几千里水路运送至京。墁地时,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先要砍磨加工,务必使砖与砖之间严丝合缝,当时有专门术语叫“磨砖对缝”。一块砖有六个面,一般的方砖需要加工五个面,称为“五扒皮”,而金砖的六个面全部需要加工。据《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介绍,铺法具体而复杂。先将室内地面夯实,不得用泥,只能用干砂或者纯石灰,按设计的标高抄成略有坡度的平面,通常是里高外低,称为“泛水”。铺设时,必须先铺中间一趟地砖,砖缝与房屋轴线平行,铺砖趟数应成奇数,用砖块数应是偶数。如不得已,出现“破活”即是半砖,那么必须将半砖铺设在里端或者两端,门口和正中,一律使用整砖。这些铺地规矩,不仅成为审美的要求,更是古人认定的重要的“风水”,久而久之,又约定俗成,成为一种建筑文化的禁忌。

⑥金砖铺好之后还有不少工序,比如要用黑矾水涂抹地面。这种黑矾水有固定的配方,用一种叫黑烟子的颜料,以酒或胶水化开,十份黑烟子混合一份黑矾,放入煮沸的红木刨花水中,文火熬煮成黑色胶液,趁热泼洒在墁成的金砖上。等金砖干燥后,再用生桐油涂刷地面。也有采用烫蜡见光法的,即以四川出产的上等好蜡熔化后涂于金砖,以竹片刮平刮匀,再使用软布逐一擦拭,直到地面墨玉似的光亮为止。

⑦光润如墨玉的金砖,踏上去既不滑也不涩,悦目而又赏心。金砖,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空气中湿度大时,内部的细微小孔会吸附多余的水汽;当空气干燥时,又会释放出贮存在里面的水分,对宫殿的空气起调节作用。居住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大大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1月22日,有删节)

【思考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引用《造砖图说》中的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砖除了让地面平整光洁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其特殊功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稿/江苏 周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