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汉语谦敬副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汉语谦敬副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古代汉语副词中,谦敬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对人尊敬的态度,可以分为表谦副词和表敬副词。表谦副词是表示自己谦卑的副词,有“辱、敢、窃、伏(伏惟)、猥、叨、忝、愚、备、谬、”等。表敬副词是表示对对方尊敬的副词,有“请、敬、谨、幸、惠(惠然)、试、蒙、垂、恭、钧(均)”。

[关键词]:谦敬副词 表谦副词 表敬副词

中图分类号:13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66-02

引言

谦敬副词主要是表示对人尊敬的态度,对自己用表谦副词,对别人用表敬副词。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者同辈之间表尊敬的语言中。表谦副词和表敬副词有时很难分开,因为对别人表敬,同时也就含有自己的谦逊,自己的谦逊,同时也就是对对方的尊敬。谦敬副词很难准确译出,在某种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译,也可不译。下面将对谦敬副词做具体的分析。

一、表谦副词

表谦副词主要是表示自己谦卑的词,主要有“辱、敢、窃、伏(伏惟)、猥、叨、忝、愚、备、谬、”等。

(一)辱

“辱”,是指使对方受屈辱,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的自谦,也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可译为“屈尊”、“屈驾”、“承蒙”等,也可不译。例如:

1.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群臣将传遽以告寡君。(《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2.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汉书・司马迁传》)

(二)敢

“敢”,是指地位底下的人向尊贵的人进言,也就是说“敢”字常用于表示谦虚、有所请求的场合。可译为“冒昧地”,也可不译。例如:

1.赤也惑,敢问。(《论语・先进》)

2.敢犒从者。(《左传・骰之战》)

“敢”在现在汉语中将它的谦辞之意延续了下来,用来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例如“敢问”、“敢请”、“敢烦”等,但多用在书面语中。

(三)窃

“窃”,含有“自己说的话或行为不一定对”的意思,是古人自谦之辞,用于表示精神活动的动词前,常见于下对上的言辞中。可译为“私下里”、“私自”等,也可不译。例如: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2.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四)伏(伏惟)

“伏”,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多用于奏章书信中,臣子对皇帝上书就是用“伏(伏惟)”来表示对皇帝的敬意的。可以随文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伏闻康叔亲属有十。(《史记・三王世家》)

2.伏惟启阿母。(《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五)猥

“猥”,有时是说话人用来表示自己的身份、才德低下,不该承受之意,有时用在对方行为的动词前,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行为是不合常情的,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猥”可根据上下文灵活对译,也可不译。例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文选・诸葛亮:出师表》)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六)叨

“叨”,表示忝辱得到某种待遇,在古代汉语中不常见,在现代汉语中也已失去了表谦的之意,所以,有时对“叨”的理解不是很准确。例如: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七)忝

“忝”,用在动词前,表示自己承担某任务或居某位置不称职感到愧疚。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后汉书・史弼列传》)

2.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只能在书面语中略见一二。“忝”,有“玷辱、惭愧”之意,往往都是自己说自己,如“忝列门墙”,表谦虚,“忝”字用在别人身上,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所以“忝”字的运用是比较巧妙的。

(八)愚

“愚”,表示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长幼或尊卑关系,多用于年幼者对年长者,晚辈对长辈,婢仆对主人,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等。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2.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九)备

“备”,用在动词前,表示自谦,如担任某职,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才德,只是充数而已。译为“不称职地”、“勉强地”,也可不译。例如:

1.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2.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佐传・哀公二年》)

(十)谬

“谬”,表示说话人的自谦。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敬德辞曰:“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

2.谬承知遇,欣荷实深。(《韩昌黎全集・答魏博田仆射书》)

二、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主要是表示对对方尊敬的词,主要有“请、敬、谨、幸、惠(惠然)、试、蒙、垂、恭、钧(均)”。

(一)请

“请”,表示一种尊敬或谦让的态度。可仍译为“请”字,也可不译。例如:

1.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私语矣。”(《论语・颜渊》)

2.城人赵而璧留秦;成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和修饰对象与古代汉语不同,古代汉语是放在自己的行为之前(表达对对方的敬意),现代汉语是放在敬意承受方的行为动作之前。

(二)敬

“敬”,表示对“天”、“神”、“尊长者”的尊敬,或者是表示礼节上的尊敬。译为“恭敬地”,还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

2.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敬”在现代汉语中大多用作动词,表示很礼貌地送上(饮食或食品),如“敬茶”、“敬酒”等。

(三)谨

“谨”,多用于下对上的言辞中。译为“认真地”,还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于左。(诸葛亮《后出师表》)

2.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战国策・魏策四》)

(四)幸

“幸”,常用在对方行为的动词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很幸运,从而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还可用在表自己行为动作的动词前,在表谦卑的同时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译为“侥幸”、“幸运”之意,或不译出。例如:

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史记・项羽本纪》)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惠(惠然)

“惠”,用于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是“说话人认为动作的施行是施事者的恩赐或美好的情意,有时还表示感情的亲近。”“惠”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2.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惠”在现代汉语中沿用了表敬之意,例如“惠赠”,意为赠送,带有一种赠送方给予受赠方恩惠的意思。

(六)试

“试”,用于上对下或朋友之间提出某一请求的句子中,表示尊敬。可译为“试着”,可不译。例如:

1.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2.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

(七)蒙

“蒙”,用在动词前,表示承受某种动作,进而表达谦敬之意。可译为“承蒙”,也可不译。

1.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劲望,三年於今,未蒙省录。(《后汉书・班超传》)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八)垂

“垂”,用在动词前,表示对高于自己的人的尊敬,多见于下对上的言辞中。“垂”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2.垂问以鄙况。(《自居易集・答户部催侍郎书》)

(九)恭

“恭”,用在动词前,表示恭敬地施行某种动作,谦逊有礼。译为“恭敬地”、“恭谨地”。

1.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

2.相国年老,素恭谨。(《史记・萧相国世家》)

“恭”在现代汉语中也沿用古汉语之意,表示“恭敬地”。“恭”和“敬”是同义词,要做区分,“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十)钧(均)

“钧”,在古代汉语中与“均”为通假字,用在动词前,表示敬意。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倘略赐钧览,不胜幸甚。(《陈亮集・与周丞相书》)

2.到彼读书之暇,当往访故贾平章钧眷刑国莫夫人,以此呈之。(《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结语

在古代汉语中,谦敬副词用得非常普遍,不仅可以看到它们与中国古代伦理的密切关系,还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和谦卑。在现代汉语中,大多谦敬副词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而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谦和表敬的词语来代替它们,我们可以知道语言是不断变换的,一定要遵守它们的发展规律,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邓明《“请”字异释》叨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范天成《对郭编的几点质疑》[J]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21卷

[3]康瑞宗《古代汉语语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4]凌霄《浅谈古代汉语学习中副词的辨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5]刘超班《古代汉语表敬语素的特点及其类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月第3期第19卷

[6]李春玲《中国语文》[J]1996年第3期

[7]钱大群秦至沛《文言常用八百字通释》[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

[8]王海菜赵长才等《古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