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人的睡觉问题是大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意如水,新闻如风,不好把捉。这让新闻人常感心力交瘁。可再疲惫也得强打精神把活干完。时间不等人,流水线不能停,稿稿件件,无穷尽也。
行行有本难念的经,转型、爬坡中的中国,没有悠闲营生,但新闻人普遍缺觉还是有些职业特色的。今年世界睡眠日(3月21日)前夕,中国医师协会的“2014年中国人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媒体人位居12类睡眠障碍高发职业的末尾。其实,这也算不上新闻。近些年,只要搞这类排行,新闻人基本都是垫底的。2009年记者节的时候,新华社电指出,记者始终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工作紧张、压力大、休息不好;多年统计显示,超过八成的记者经常感到疲倦,七成记者反映工作压力大,六成记者没有正常睡眠……
3月19日,大江晚报有篇评论说记者的睡眠,“常年的夜班生活,深夜12点左右才匆匆到家,生物钟不是紊乱,而是颠倒;每天接触海量的信息,或令人焦虑,或让人惊奇,或耸人听闻,思维永远奔驰在高速路上;每天既要关心乌克兰局势、MH370下落,还要操心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别提每人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一旦夜半铃声响起,那肯定发生重要新闻或者稿件出错了……如果这是你,你能睡好吗?”
没办法,不是说“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吗?你若公开抱怨,一句话就把你噎住:“不愿干就走人,又没人逼你!”
这年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新闻人更缺觉了。有权有势者不让记者把新闻登在媒体上,记者非要把新闻登在媒体上,那没的说,堵截伺候。追兵更多,新媒体时代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单位不分大小,皆有发声吐槽之平台。就在今年世界睡眠日当天,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4年)》说,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站350.7万个,其中单位办的245.2万个,个人办的105.5万个。网站主办者有近281.7万个。这还不算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使用者。
新闻不是别人生活的全部,却是新闻人的全部。在信息战争的大海里,只要不甘于沉没想有点作为,你就得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尽管这让你身心更疲更累更弱。当媒体真成了“大众媒体”,当新闻好像谁都能玩得起玩得转的时候,专业选手不加倍卖力是不行的。
可长期睡不好睡不够,身体必然出故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自己命不保如何干革命?人人不顾命谁来干革命?
不解决睡觉问题,“革命”也容易走偏。近些年,媒体舆论中戾气、怨气、暮气十足,内中原因很多,但新闻人自身的戾气、怨气、暮气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而新闻人的戾气、怨气、暮气,所从何来?内中原因也很多,但睡不好睡不够肯定是不可忽视的诱因。长期睡不好睡不够,心理必然出毛病。
即便是从媒体竞争的角度来说,一支身体不强、心理不良的队伍,怎么会有战斗力?
弦太紧迟早要断,弦太松出不来好声音,不松不紧、张弛有度最好。专家建议工余多锻炼,跑跑步、打打球、爬爬山、下下棋、听听音乐、聊聊天。方子不错,药也不苦口,可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锻炼,哪还有心情聊天?再说,一个集体里,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你跑去打球聊天,说轻点是觉悟不高,说重一点就是“图财害命”啊。
用睡觉的方法解决不了睡觉的问题,解药在睡觉之外;睡觉问题也不是光靠个人能解决的,还要靠组织。大的方面说,一是媒体得真把自己当成专业新闻机构,二是得真把员工当成专业人士,三是新闻人得真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以专业的心态干专业的活。
猫有猫途,狗有狗道。与数以亿计的网民、层出不穷的传播渠道硬往一条道上挤,失败的注定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睡不好睡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方向不集中、用力太分散,做了太多不该做的事,打了太多不该打的仗。
今天企业产能过剩的困局,或许就是明天媒体过剩的困局。过剩,不是因为多,而是因为不专业没特色。不解决专业特色问题,新闻人必然过劳过忙而睡不好睡不够,更要命的是,迟早还会因为关停并转淘汰出局而睡不好睡不够。兹事体大,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