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于丹效应”看文史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于丹效应”看文史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开讲7集《论语》、10集《庄子》,一举成名天下知。“学术明星”、“学术超女”、“女易中天”等众多普通女学者难以企及的桂冠一齐加冕。2007年国庆长假,央视3套《文化访谈录》推出《于丹・游园惊梦》。于丹从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等7个方面阐述了昆曲之美。这档节目在黄金周期间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于丹”系列已成新兴的个性化文化产业:于丹的开讲给央视带来了骄人的收视率,《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等,给书商及于丹本人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赞同和反对的声音“渔阳颦鼓动地来”。“于粉”们及反对者鱼贯而列,以于丹为中心,站成两大阵列,或唱赞美诗,或扔口水砖,这些声音汇成文章,又给个中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名与利……这就是于丹效应

2007年盛夏,“中国最美50女人”评选,于丹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地进入前十,刷新了“美女以色悦人”的传统思维模式。是什么提升了于丹的美丽指数?当然是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史春秋。于丹的文史,练就的是童子功。“一两岁认字,四五岁就接触《论语》,五岁半看《红楼梦》”,长期浸淫于文学、历史及戏曲的长河中,身上自然而然地氤氲着一种自内而外的文史之美

我历来提倡“闲时不妨读文史”。“读史使人明智”,知识能塑造人之性格,而文学又让我们审美。掀起大唐清明政治“贞观之治”帷幕的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一代儒皇,他与魏征共同演绎了直谏及“从谏如流”的佳话,面对犯颜直谏的文臣武将而甘愿生受语言之刺的痒痛谛听真理,此等贤君风范,与他饱读诗史分不开。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武则天,捧读骆宾王《讨武檄文》至“一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痛惜道:“宰相安得失此人!”克服了惯于小肚鸡肠的女性劣根性,正是“通文史”所赐。武则天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曾高度评价武则天:“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真正的人中之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生手不释卷,他在延安时号召,“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他是握着所读的最后一本书《容斋随笔》逝世的。

读文史,能够通透人生。腹有文史,令人敬畏。文史,将感性和理性打成一片,是做人与处世的标本,既修身养性,又怡情逸志,还是一种精神美容。学有所专,甚至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史,犹如彩电,多频道、多视角,立体地再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人文景观,风土民情,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的思维模式、心路历程等,打开这台精神彩电,我们的内心世界将更为丰富。当文史化为精神的琼浆,注入灵魂深处,便无形中拓展了生命的厚度、深度和广度。

文史如此之美,遂引炎黄子孙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