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继承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继承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主要以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礼记·学记》是集中反映这一时期先哲们的教育思想光芒的巨著。《学记》只有1229个字,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精辟而深刻,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比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近2000年,对世界教育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藏息相辅、相观而善、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是《学记》中的精华和光芒。它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如何在继承发展中让其再放光芒,是教育工作者弘扬传统,丰富和发展传统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继承”就是先“承”后“继”;就是温故而知新、实践和创新。“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要以崇敬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准确理解和把握传统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实践和创新”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在具体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的伟大光芒。

笔者认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仍对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深刻影响。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在课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扬光大。对此,笔者就其原意和拓展的相关理解,以及在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为做具体的阐述。

一、重新认识和实践“因材施教”之思想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是孔子解释为什么同一问题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之理由,也是“因材施教”思想最早之出处。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但是,就现在课堂教学生态而言,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因材施教是很难实施的。从学生层面看,至少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是行为习惯上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会有很大的不同;另一个是智能上的个体差异,多元智能理论的奠基者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不同的学生差异很大。如何调整或顺应个体习惯、智能差异不仅有方法的问题,还有时间的问题,因为因材施教是以一定的时空要求作条件的。从教师层面看也有两个问题要思考。一是如何创造机会和安排时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为,就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分类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够;二是如何降低教师的课后个别辅导的压力,课后的因材施教主要问题是教师的精力问题,如果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实现,在同一目标要求下学生两级分化就会很大,那么,针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的困难就会越大。

因此,从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意义出发,笔者认为,就现在的课堂教学生态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是有限的,难以实施的。因为,传统因材施教的“教”,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施教的主体是教师。既是教师一人的行为,就有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也就有可行性的问题。因此,要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我们有必要对“因材施教”的主客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并丰富“施教”的内涵。一是施教的客体可以是学生个体,更应该是学习小组。因为,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6-7个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助,学生要教师解决的问题就会集中体现为小组的共性问题。这样教师只要面对6-7个小组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四五十个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施教的“材”量就少,时间就更充裕,针对性就强;二是施教的主体不仅是老师,更应该是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来组建课堂学习小组,并在学习小组中建立学习帮扶机制,实现学生间的教学活动,那么施教的主体就不仅仅是教师一人,而是多主体的,因而施教面就广。何况同学之间最了解,也最平等,所以,“兵教兵”就是一种理想的、可实践的因材施教。

二、重新认识和实践“教学相长”之思想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学记》中阐述教和学的相互关系的一句经典。所谓“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教的过程,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后来教学相长又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教师自己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相长;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教学相长;还要学生自己身上的教学相长,这才是发展了的教学相长。

我们只要把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帮助,把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展示和表达也看成是一种“教”的行为;同时把“学”(才知不足)与“教”(然后知困)统一到学生的身上,那么“教学相长”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认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是一种学习,也可以看成“自教”;他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同时也是对他人产生“教”的影响,也可以看成“教”;他在展示和表达、在教同伴的过程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教”的方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身上就有“教学相长”的问题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的讨论和交流;提供机会让学生自由地展示和表达,就是实践教学相长的具体作为。

所以,“教学相长”应该在教师自身、教师与学生、学生自身三方面进行定位和实践,真正使“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辩证统一;把“教学相长”落实到一个完整的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成为有效甚至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力抓手。

三、重新认识和实践“启发诱导”之教学思想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启发式教育思想的萌芽。《学记》继承并发扬了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反对灌输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反对知识灌输、不压抑学生个性与需求的论述中,《学记》有一段经典的阐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现在我们再来反观我们的课堂,难道不是还在“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不是还在“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由此,我们想到了灌输只会是对自主的扼杀,失败是厌学的根由的警句。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之所由兴”和避免“教之所由废”呢?

先秦的先哲们是有答案的,就是从四个方面做到“教之所由兴”:“预(预防)、时(适时)、孙(循序渐进)、摩(切磋琢磨,取长补短的相观而善)”;从六个方面避免“教之所由废”,就是避免“发然后禁”、“时过然后学”、“杂施而不孙”、“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我们知道,现时的社会和现时的教育比起古时要复杂的多,理论也丰富,诱导和启发的方法和手段不只是“愤启和悱发”。可以是顺乎身心、顺乎自然,因为顺乎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诱导,好的教育方法必须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可以是调度经验、激发兴趣,因为,兴趣和经验本身就是启发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可以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点化”中诱发;可以是以成就成就自信,在自信中诱发创新;可以是凸显主体,以自主性来调动积极性;还可以是体验、生成…。总之,启发诱导的方法众多、手段各异,只要合乎规律、合乎人性,就会开启课堂教学新的篇章。

四、重新认识和实践“循序渐进”之教学思想

《学记》第八部分“不陵节而教之谓孙”讲的就是循序渐进。按一定步骤和方法有序推进、深入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本意。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师要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点的教学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体系来建构新的知识,并在建构中使之形成能力。而不是人为地去创设所谓的情境,“挖坑”人让学生跳去产生所谓的“悬念”;更不可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云里雾里。因为,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产生学习是一个不是太难的事情,学生才不会厌学,才有动力。

同样的,学生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活动。对学生而言,魏书生老师有一句话是值得深思的:“循序是要循自己的序,而不是他人的序;渐近是按自己的节奏前进,而不是盲目跟风”。只要不停留,有节奏地一直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地。

有一位台湾地区校长说得好:当我们引领时,不要太在意跑在后面的少数;当我们推动时,不要太在意跑在前面的人数;只要不停地引领和推动,不停地往前跑,都会跑到目的地。所以,只要教师循序,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学生也循序,养成自主的习惯,学会学习,渐进却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