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充分认可。但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文本解读呢?孙绍振在《名作细读》自序中讲到的文本解读现状值得思考。他说:“不管在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都是难点,也是弱点。难在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间或文字上有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工具书也不费事。这不同于数理化从未知到已知的认识过程。语文是在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基础上,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揭示出更深刻的所知。他不像数理化公式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独特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文本解读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教学价值取向。我们在微观解读层面基础上,还要考虑文本解读的实际教学功用。要实现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我们认为现在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文本解读需要大气的视野

文本解读,想说爱你不容易。因为即使我们认真地进行了文本解读,但真正大气的语文课却仍然离我们很遥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之间没有在教学价值上建立起联系机制。而这个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我们拥有大气的解读视野。

例如《安塞腰鼓》,这是一篇勃发着生命激情与力量的文章,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篇,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铸就的热情颂歌。然而我们能用这样抽象的描述让学生体验到吗?不能,因为现成的文本解读或教师自己的文本解读不会自动生成阅读的教学内容。

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我们如果借助“气势”来表现文本的解读内容,那我们就会因为解读视野的大气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大气。所谓“气势”,按照《辞海》里的注释,指人和事物的气魄和声势。我们在解读《安塞腰鼓》时把气势理解为: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章所潜在的想象力、扩张力、感召力,以及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上的冲击力,思想上的感染力和对灵魂的净化力。

如果我们抓住这样的大视野来教学《安塞腰鼓》,把读出一种生命的气势作为教学解读的切入口,那我们就能把这个文本在教学价值层面解读透彻。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主要有从以下几个层面解读气势。首先,文本表达形式上的“气势”,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短句的朗读具有急促干练的特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本文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间的各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它们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这样的表达使内容更加热烈、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根据这样的表达形式,可以转化成相应的朗读节奏和停顿来实现教学内容。

二、文本解读需要关注学生阅读主体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个难点,面对厚重的文学作品,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难以选择,生怕漏掉什么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又清楚知道,不能指望一网打下去就想捞光所有的鱼,捞学生捞得着的鱼,捞得牢靠的鱼就应该是文本解读选择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去选择合适的解读,文本解读需要关注学生阅读主体。

九年级下册的《那树》,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近段时间连续听了四位老师上《那树》一课,在作者命意或主旨的解读上,有如下一些不同解读角度:1、含蓄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2、呼唤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认同;3、思考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坚守的辩证关系;4、讽刺人类膨胀的物欲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漠视。四种解读层次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然就有较大的差异。

然而很多老师教过此文后,觉得教学过程中总是很难入味,自己上完这一课后,颇有同感,留下的遗憾远比收获大得多。面对这样的教学遗憾,我们不禁对文本解读的学情价值产生了现实的困惑和思考。

我们觉得,文本解读首先应从学生出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教学解读”。因此,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陌生的读者,但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解读时,我们要贴近学生实际的阅读体验。所以,在解读时我们就应了解学生可能读到哪一层面,哪些地方可能是阅读的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的出发点。以《那树》为例,九年级的一般学生可能会读到这棵树不该砍伐,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保护它,要注重环保意识等。这些应该是学生已有的解读水准。但他们难以解决的是在作者的笔下,那树为什么偏偏像是一位通灵的智者?作者透过文字到底想传递怎样的箴言?现代文明的道路飞速延伸,人工的东西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自然生长的一切。即便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老树也许还可以留有一片属于它的天空与土地。究竟是什么屠杀了这棵树?这是学生有疑而不能解疑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文本解读的起点。

三、文本解读需要指引教学设计

在解读文本时,如果我们没有思考适宜的教学设计,那么文本解读对教学的适用性就会降低。也就是说,在文本解读时,其实,我们第一次解读面对的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受,第二次解读是把这些感受与理解还原到文本恰当的问题中。文本解读只有经过这两个层面的解读,才能转化为阅读教学。

比如在《老王》一文解读中,我们可以读到老王的苦: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穷得几乎一无所有,苦到孤苦伶仃,没有家庭的亲情,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与旁人的冷眼与嘲笑,失群落伍的惶恐让他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我们可以读到老王的善:再卑微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也会让他无比高大,处于那样境遇中的老王没有沉沦,在挣扎中仍然保持着人性中的光彩,这个不幸的人惦记着的是别人的不幸,给“我”家送冰,量多价同,没想过要欺负“我们”这个好欺负的主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那个年代中最珍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我。

那这个孤苦的老王对自己的生活就没有任何期望?显然不是,他需要健康的身体,需要钱维持自己的生活,需要顾客来坐他的车,前提是允许他去拉车。他需要的这些仅仅是能能够“活命”。但是在那样一个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活命对于老王来说都显得那样艰难。更重要的是,越是贫困的生活越是需要精神的慰藉与寄托。平等的尊重、温暖的亲情或是友情,对生活的弃儿老王来说该是怎样的一种渴求!在老王的眼里,与他常有来往的,对他同样回报善意的我们一家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温暖的依靠,也许老王不曾从我们这里苛求亲情或是友情,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一家仅仅把自己看成是他的雇主!于是每次我们给他钱他才会如此的不自在,尽管老王是多么地需要钱!于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病成那样地步的老王还要挣扎着捱到我的家门,而不是托别人捎来鸡蛋与香油!

总之,在文本解读时,首先,我们需要大气的视野,读需要面向学生阅读主体,需要关注教学设计,理想的文本解读应能指引教学设计走向独特有效。解读的结果只有转化为合适的问题,解读的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得到现实的呈现和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