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待物理课堂的“毛胚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待物理课堂的“毛胚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人都购买过商品房,在房子到手的时候,它还是个“毛胚”。于是人们便迫不及待去装修、设计自己的爱房。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人们迫不及待去完成装修这件事?笔者认为,这就是“毛胚”的魅力。

那么,如何在科学探究中有意采用这种“毛胚”的思想,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在引入情境处设置“毛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存放着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而这个“火药”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兴趣。而要点燃学生的“火药桶”,首先在情境引入上要下功夫,给学生设置一个毛胚的情境,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索欲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温度计的时候,教师不妨创设这样的情景:先让学生找一个带塞子的瓶子,里面装上水,在塞子里插上一根细管(可以用去掉圆珠的圆珠笔芯),然后让学生用双手握住瓶子,学生会发现细管里的水上升了。正是这个毛胚情境,让学生自然想知道水上升的道理,也为后面温度计的引入提供了极好的铺垫。

二、在实验探究中设置“毛胚”

初中学生都喜欢动手实验,因为在实验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惊喜,可以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而在实验中也会伴随新的疑问产生,这让学生受到挑战时,会全身心地投入探究中,又得到了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这正是“毛胚”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学生设计了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教师不需要马上告知学生这个电路不合理,而是利用这个“毛胚”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评价:这个电路是否合理;这个电路是否可行;这个电路是否方便;这个电路能否优化。从而借题发挥,逼近教学目标。

三、在交流中设置“毛胚”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注重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学生的操作、结论的传授就可以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品尝交流”。殊不知,在物理实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实验的误差的分析、数据的分析、学生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在实验中生成的新问题,这些都需要在讨论中完成。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探究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有意的毛胚中生出“实”来。否则,即使有“毛胚”,学生也是不敢生出“实”来的。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当实验完成就像在家品汤一样应该及时“品尝”。学生通过“品尝”可以取长补短,解决一些困惑和错误。例如,在学习《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不能只是满足学生测量出机械效率,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实验后充分“品尝”: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品尝”,自由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置“毛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给学生深思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思维的静态表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在问题探究时要让学生能真正充分地思考。思考就是想,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有时可能深思,但都会逐步引发较周到、深刻的思维活动。

2.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的时候,连最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会兴奋地参与,尤其是一些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在动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3.让探究的触角向课外延伸。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引领,让学生在“毛胚——评价———改进”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探究的动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进程中,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不满意的状态,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