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假借,两种诠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假借,两种诠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早期汉字中,假借字就已经很普遍了。汉字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汉字去记录无限的语言,必然会出现“同音代替”的现象,导致假借字出现,这也是语言“经济性”的一种体现。然而,古汉语中,存在两种假借,即“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的假借,这两种假借诠释了各不相同的内容。此外,“通假”现象也反映了古代语音变化,利于我们根据通假字来探索语音发展规律。

关键词:假借的产生;两种假借;通假字

中图分类号:C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清代学者孙诒让在《与王子壮论假借书》一文中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势也,故依声而托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者,所以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孙诒让的这段话中肯地提出了假借的起源及作用。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为了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就必须为某些概念另造新字、新词。但是,光靠象形、指事、会意等这几种造字法来造字,不仅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和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难以表达,甚至一部分实词也难以表达。若是都为每个新事物造一新字,那么汉字的数量肯定会不胜其数。所以,采用一种比较实际有效的方法――假借,尽可能用同音字代替,只要音同或音近即可,意义间没有必然联系,这样,就不必另造大批新字了,也不至于使汉字出现臃肿复杂的现象。

“假借是意义上本无关系的词,只是由于语音上的联系而借用文字形式来表示意义的一种现象。”“文字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类: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根据本字的有无,假借可以分为两种,即“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的假借。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又叫“六书”的假借或“造字”的假借,它的特点是“久借不还”。“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是许慎对六书中“假借”的解释。“所谓‘本无其字’,是就假借的原因说的,而‘依声托事’是就假借的方式和基本原则说的。”即汉语中该字的读音和意义已经存在于语言中了,但是当人们在将其付诸于文字时,并没有为此字另造一个新字,而是采用了语言中已有的与该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此意义,这就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现象,也就产生了假借字。它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甲词在语言中只有读音和意义,而没有汉字形体,就借现存的乙词来表示甲词的意义,而此假借义盛行后,并没有为乙词的本义另造新字。如:

“而”:其本义是“胡须”,《说文》“而”部:“而,颊毛也。象毛之形,”后来被借来表示“连词及第二人称代词”后,并没有为其本义另造新词。

上述情况中,该字的假借义很盛行了,而本义则为人们所不熟悉,甚至很陌生,造成了“假借义行而本义废”的现象。

(二)甲词在语言中只有读音和意义,没有汉字形体,就借用乙词来表示甲义,此假借义盛行后,又为乙词的本义另造新字。这也是古今字产生的一个途径。如:“莫”:本义是“傍晚”的意思,但后来被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一没有谁”后,又为其本义另造了新字“暮”,来表示“傍晚”之义。

(三)甲词在语言中只有读音和意义,而没有特定的字形表示,就借用乙词来表示,但乙词仍表示其本义,却为假借义另造新字,这也促使古今字的产生。如:“戚”:本义是“一种斧类的武器”,《诗经》:“干戈戚扬”,后来被假借为表示“忧愁、忧伤”的意义,尔后为此假借义另造了新字“感”来表示。如:《晋灵公不君》:“自诒伊感,”此处的“感”就是“忧愁”的意思。

上述情况,也是古今字产生的一种途径,“戚-感”就是一对古今字。

(四)有些字被借用了后,本义、假借义都通行,也没有为本义、假借义再另造新字了。如:“耳”:本义是“耳朵”,象形字,但后来假借来表示“语气词”,《孟子》:“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上述情况中,该字本义和假借义都盛行,而只用它一个字表示并没有另造各个意义的专用字。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的假借,又叫“用字”的假借,或“通假”,其特点是“偶尔一用”。古代人们在汉字使用中,没有用专表示某意义的某个字,而是选用了另一个与该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这两个字是同时存在语言中的。所谓“音同或音近”,指的是读音完全相同或相近。

另外,在通假这一现象中,此假借字必须读本字的读音,按本字意义训释,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一经文假借》中提到:“学者改其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读之,则以文害辞。”如:

“信”:本义指“言语真实”,《老子》八十章:“美言不信”;经常被假借为表示“伸展”的“伸”,《孟子》:“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此例中“信”与“伸”通假,表“伸展”。

上述情况中,两字并存于语言中,实际使用中,同音替代,产生了通假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同时,假借字还有一定的作用,通过通假字,便于我们去考究古音音韵的一些知识。一些通假字,反映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等语音演变规律。如:

《舜发于畎亩之中》:“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的“佛”应通“弼”,指“匡正过失”的意思,所谓“佛士”,指的是“直谏匡过的大臣”。此处,用今音去衡定,“佛”和“弼”读音并不同,但又古音中能通假,说明二字古音是相近或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古无轻唇音”这一语音规律。著名音韵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的著名论断,即古音中只有重唇音“帮、滂、并、明”,而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而“佛”属于古“非”母字,“弼”属于古“帮”母字,根据“古无轻唇音”这一语音规律,则“非”母和“帮”母相同,符合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所以可以通假。如:

《左传》:“公俱,队于车,伤足丧屦”中“队”应通“坠”,指“坠下,坠落”。此处,这两个字既然通假,说明这二字古音相同或相近,这实际上反映了“古无舌上音”这一规律。音韵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到“古无舌上音”这一论断,即古音中没有“知、徼、澄、娘”,只用“端、透、定、泥”。“队”属于“端”母,“坠”属于“知”母,根据“古无舌上音”这一规律,则“队”和“坠”音同或音近,所以可以通假。

在训诂学上,专训通假现象也有专门的术语――“读为、读日”,这对术语是专门用本字来解释通假字的;而“读若、读如”则一方面主要用于注音,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通假。《诗经》:“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

综上,假借字的产生有其原因,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同时,假借分为两种不同的假借一“本无其字”和“本有其字”的假借,而且这两种假借分别诠释着各自不同的内容。此外,通过对通假字的考察,也有助于我们去验证一些语音发展规律,通假字是我们研究古音的一项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