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伴随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 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就指出: 人们不断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 [1]188这种解放的需求促使了创新教育的诞生, 如今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点, 创新人才培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 而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高校之重责。

中国的创新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 但也初见成效。一方面, 我们看到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 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 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样不尽人意的数据。另一方面, 我们也看到例如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创新班学生们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多篇专业创造性学术成果, 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同的客观成绩。应该说, 创新能力培养已成强势之趋。本文试图顺应这种趋势, 在阐释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性, 进而从主体发展和环境营造两个层面上提出构建内外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 创新与创新能力内涵

(一)创新

“创新”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首次从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理论, 他将创新概念界定为5种情况: 一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四是取得或控制原材料货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 五是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2]4-5这种定义过于强调经济学意义, 目前对创新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创新是新设想(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3]328

从教育学角度来讲, 创新是一种文化过程, 它是由一种新观念、 新行为以及新事物的出现, 所引发新方式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笔者认为只要创新主体能够用新方法、 新思维、 新途径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都能称之为创新。本文的“创新主体”, 意指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 独立思考、 协作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方法、 理念、 理论、 产品等成果。概括起来创新的特征主要包括: 新颖性(首创性)、 未来性、 创造性、 变革性、 价值性、 先进性、 时间性、 市场性、 风险性、 协同性、 效益性。[4]4-6

(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努力,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 发明或改革旧方案的能力。[4]59综合来讲, 创新能力涉及一个人的多种能力, 如认知能力、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 想象能力、 试验能力 、 自学能力、 吸收知识能力、 信息能力等, 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5]41

尽管学术界对创新能力还没有统一定义, 但许多研究者在“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后天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以及具有独特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的观点上已达成共识。[6]58-59就创新能力本身而言,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具有以下特征: 探索问题的敏锐力; 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 转移经验的能力; 形象思维、 侧向思维、 灵活思维的能力; 联想的能力; 评价的能力; “联结”和“反联结”的能力; 预见的能力; 运用语言的能力; 产生新思想的能力以及完成目标的能力。[4]59-61

二、 传统教育对创新教育的制约

创新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现代教育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特征, 创新教育应着力发展学生自我实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根深蒂固, 致使创新教育实施起来非常艰难, 创新能力培养低效, 其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观念陈旧, 制约创新教育理念引入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的自觉行为, 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高等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囿于传统、 惯性定势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 第一, 教育目的。传统教育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颇深。至今将“传道、 授业、 解惑”知识的灌输作为中心。[7]63应试教育并没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而退出历史舞台, 而是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竞争性而变得更为“扎实”, 严重制约了创新教育注重“引创、 生本、 培能”的目的。第二, 师生地位。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尊师重道”, 无形中将师生地位不平等化,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创新教育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为本, 倡导以学生的内在需求(心理特征、 知识渴望、 方法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第三, 教学方法。传统教育方法单一, 以教材为中心, 以“注入式”、 “灌输式”“封闭式”等接受方式为主,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独立性、 创造性, 与创新教育寻求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相违背。第四, 学习内容。传统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 以培养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8]32这种专业教育分科过细使学生知识成点线结构, 难以成面, 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 思路局限, 难以满足学生通识教育的需求。正如怀海特所指出的那样: “ 最糟糕的那种教育一定是以一种或两种特定科学为基础……往往只向学生灌输这些特定学科的狭隘的成果……一个人如果只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 把它作为这种学科特有的一套固定程序, 那么, 他实际上并不懂那门学科。他缺乏丰富的思维, 不能很快领悟完全不同的思想概念的含义。他将无所发现, 在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时也将反应迟钝。”[9]92-93创新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面的知识结构、 发散的思维模式。

(二)教育体制落后, 制约创新教育体制变革

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政策导向仅体现在舆论上, 多数学校保障创新教育实施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10]50虽然许多学校在管理过程中, 要求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但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 刚性的考核要求、 实质的激励措施。教师未能彻底履行“引创”职能, 培能目标难以实现。创新教育体制的变革需要教育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来进行支撑, 而往往高等教育体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社会政治、 经济、 市场发展速度, 得不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撑, 创新教育体制规划完善难以实施。现今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高等教育的培养体制难以形成: 教育——市场——经济——人才的良性循环, 已经导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已屡见不鲜, 2010年考研人数已突破140余万, 就业难成报考主因。[11]140余万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数字, 而是教育市场失衡的另一种体现。高等教育体制中教学、 课程、 管理、 激励、 保障等体制再不加以完善, 教育满意度将会不断下降, 帕金森的“办公大楼法则”将深入人心(大学的大楼愈盖愈大愈高, 人文精神却愈来愈矮化, 创造性的成果和大师级人物也愈来愈匮乏)。[12]

(三)培养环境局限, 制约创新教育平台建设

人要完成创新活动, 实现创新目标, 离不开社会大舞台。首先, 创新能力不能单纯依赖个体的生理、 心理成熟而自然形成, 它还依托于多方外部因素。其次,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 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13]49-50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要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外部环境和实践平台。从社会这个宏观层面上来说, 需要发达的科技环境、 开放的文化环境、 兼容的学术环境。从学校这个微观层面上来说, 需要一种复合型、 宽口径、 重交流的教育模式, 可以通过完善引导平台、 选择平台、 自学平台、 实践平台、 保障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开拓型、 复合型创新人才。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创新意识还不够、 文化注重权威和继承性、 前沿科技信息非公开化、 教育观念和模式复制国外居多, 自我创新较少; 社会领域中学术气氛、 创新气氛、 文化环境、 协作气氛有待提升; 政治经济对创新教育的支持度还不足。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 稀缺的软、 硬件资源, 较低的支持度和协作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教育中“引导、 选择、 自学、 实践、 保障”五平台的建设, 致使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开发出适合我国情发展的低成本、 高效能、 切实际的创新教育模式的现状。

三、 创新教育: 内外结合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类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 而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中心, 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 更是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人发展核心就是其创新能力的发展。[13]191人的发展实际上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指个体的生长和成熟, 是本质也是基础; 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 是发展也是条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基于两方面, 一是内在创新素质的修炼。二是外在育人环境的营造。

(一)加强主体性, 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力根源于深层的自我, 包括人的一切快乐、 热情、 潜能, 是产生创新型思想、 灵感的源泉。[13]190本文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 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 学习能力培养、 创新品质培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主观能力性, 只有不断加强主体性意识, 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创新源泉。文辅相教授曾说过: 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 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 没有发展主体的内化, 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倡导一种“以生为本”的创新教育, 应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上来。

1. 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

创新意识是指主体自觉进行创新的心理活动。它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 亦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它支配着人们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规定者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 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4]189创新意识具有新颖性、 社会历史性、 个体差异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创新意识在创新实践中自觉程度的高低、 指导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可以将创新意识依次划分为创新需要、 创新动机、 创新兴趣、 创新理想、 创新信念、 创新世界观等六种表现形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 只有注意从小培养主体的创新意识, 才能为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部门应以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有希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强国。[15]

2.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

创新是在创新思维的主导下进行的, 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是以创新思维为灵魂的。创新思维即产生新成果的思想活动, 一种具有创新品质的思维。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突破性, 超越旧的成果; 新颖性, 开创产生新颖的成果; 独立性, 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综合性, 有多种思维方式参与; 辩证性, 循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进行; ⑥开放性, 审视、 吸收外界的新信息和新材料等特征。[16]173-174本文认为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里的创新主体即大学生是一群具有一定的知识贮备、 学习经验、 认知能力的个体, 首先要他们认识到创新思维是无限的, 是可以训练的, 只要不断思索均可以产生一种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未知的结果, 这就是一种创新。其次要不断扩大思维空间, 创新主体应从善于引发思维、 学会发散思考、 注重逆向思维、 发挥联想的魔力、 精于辩证综合、 重视比较思维等方面入手。[17]76-87只有发挥其主体性, 不断质疑、 思考, 才能形成惯性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

3.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能源基础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亦是如此。学习能力包括现实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18]46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创新主体的潜在学习能力。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1964年出版的《人类潜在能力探索》一书中认为: 一般情况下, 人的大脑资源的95%没有得到开发, 人脑最大的创造能力可能是无限的。种种科学调查亦显示, 人的创新潜力极大, 但挖掘、 开发得却很少。[19]7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学习潜力开发力度不够, 没有将这种源源不断的学习潜力转化为现实学习能力来加以实践。现代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就是一种以拉大时间跨度来加大学习潜力的开发的有效举措。大学生既需在时间战略上加大力度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还需在方法战略上加大力度, 学习方法远比知识重要, 知识仅是一种量的积累, 方法却是一种质的拥有, 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大学生应在惜时的原则上创新学习方法, 提高自学效率。如: 自主学习法、 问题学习法、 开放学习法、 案例学习法、 课题学习法等可为借鉴。[20]40

4. 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的形成关键

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创新品质上, 这主要表现在应具有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 坚韧不拔的毅力,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意识。[21]9创新品质因人而异, 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 大学生应着力培养以下心理品质: 独立性, 能够独立思考、 判断、 选择、 行动。具有强烈自信心, 超越“权威定势”、 “经验定势”、 “从众定势”; 敢为性, 有相当的胆识, 敢于行动、 敢于冒险、 敢于拼搏、 并勇于承担后果; 坚韧性, 为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不畏苦难。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特在讲他的成功奥秘时说过: “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自控性, 能自觉调节和控制情绪和情感, 保持心理健康, 约束自己行为; 合作性, 善于交往、 合作、 共事、 体谅、 理解、 沟通。这些品质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个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和立足社会的本领差异。

(二)营造育人环境, 促进个体发展

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系统, 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唇齿相依。高等教育作为个体教育的高级阶段, 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创新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培养的是即将进入社会且心智成熟的青年。高校凝造了一个小社会集, 学校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包括: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叶澜教授认为: 与社会功能相比较, 个体发展功能是学校教育更为直接和内在的功能。促进个体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固有价值, 亦是对人本理念最为本质的诠释。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 人的教育也是源于环境的影响。对于心智趋于成熟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 他不仅是一个受教育者, 更是一个公民、 子女, 他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涵盖了家庭、 学校、 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 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自由、 开放、 民主的发展空间, 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家庭: 创新能力培养的起始点

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起始点, 其影响伴随个体一生。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子女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直接保障。适宜创新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在: 家庭的鼎力支持、 家庭的文化修养、 家庭的民主和谐等方面。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 促发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 家庭中轻松、 无拘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13]280家庭教育担任着启蒙教育的重任, 个体的身心发展、 品性发展方向决定于此。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 和谐、 健康的家庭环境, 促进其心智健康发展。其次要从小养成个体良好的自主思考、 动手的习惯, 启迪其多思、 好问、 多疑、 自立的品性。再次要尊重个体的个性和兴趣, 并加以正确引导, 培养其兴趣爱好。另外要丰富生活, 宽阔视野, 扩大个体的知识面, 充分了解“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的深刻寓意, 激发其创新、 探索意识。

2. 高校: 创新能力培养的黄金点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这阶段的受教育者面临步入社会实践, 应用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的挑战, 所以这对学校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全力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诚然, 这两方面并不矛盾, 是一种前提和目标、 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所以高校要致力于创造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软硬件条件, 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 营造积极的氛围和有利的环境,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阶段得到关键性提高, 成长为创新人才, 在创新平台的建设方面具体建议如下。

(1)引导平台: 打造创新型导师队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其进行思想内容、 学习方式、 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引导。[22]130-131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了一种平等互动、 双主体的创新教学氛围,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 促进教学相长。因此, 各校应加大力度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健全激励机制、 管理机制、 监督机制、 考核机制来保障导师的工作到位; 建立遴选机制、 培训机制来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思维、 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导师队伍, 才能高效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2)选择平台: 创新课+转系制

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自由, 为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改革传统办学体制, 改变学校惯于让学生适应学校课程, 适应学校管理、 缺乏人性化选择与服务的现状。首先, 高校应提供给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力, 建立菜单式弹性学分制课程体系, 合理压缩课时, 给学生足够的消化、 自学时空。其次, 要分阶段、 分学年开设创新能力必修课。第一学年: 创新心理课和创新思维课,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身心和思维上的熏陶和训练。第二学年: 信息资源探索课与科学方法论课,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信息与方法的贮备。第三学年: 创新课题研究课, 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课题和导师来完成研究型报告。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操与协作的机会。第四学年: 创新就业实习课, 让学生们进入社会实习、 进行知识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展示、 实操的平台。再次, 高校应建立健全二次专业选择机制, 让大学生在一定的考核标准下在第二学年有再次选择专业和攻读双学位的机会, 以弥补其高考选专业的盲目。所以高校应尽快在导师制、 学分制、 转系制、 双学位制、 自修学分、 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为创新能力培养服务。

(3)自学平台: 图书馆+实验室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以高校有义务提供健全化、 人性化、 现代化的自学平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入现代化模式。因而高校应进一步开放实验室、 图书馆, 给学生以独立的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并配备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和指导人员, 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和指导系统。取代守旧、 落后的管理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提供丰富完备的馆藏文献、 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 高速的互联网信息检索系统, 使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的第二课堂和重要阵地。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 让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实验,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个可以实践的空间, 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实操能力, 形成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实践基地

实践是知识的升华, 是能力的质变过程。经历了一定的量变学习后, 所追寻的是实践中创新能力的质变飞跃。创新教育下的高校应努力丰富校园文化和建设实践基地, 建立“教、 学、 研、 产”相结合的实践平台, 创造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首先, 要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信息文化环境, 在信息化社会使学生能在开放的、 互动的氛围中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 举办“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 “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 “创业计划大赛”、 “科学报告会”、 “名家讲座”、 “学术沙龙”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其科技创新的兴趣。其次,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在就业之前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5)保障平台: 激励大学生创新积极性

高校应该确定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构建多层次、 多规格、 弹性化的激励机制, 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首先要建立具有校本特点的学分制和有效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如实行弹性学分制放宽学制年限,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并相应调整有关学生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制度等,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实施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激励制度。这类激励制度主要包括: 设立学生创新基金、 学生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的产权制度、 学生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以及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制度等。[23]144

3. 社会: 创新能力培养的质变点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要求我们的社会具备开放、 民主的创新氛围, 形成尊重教育、 尊重知识、 尊重科技、 尊重创新、 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首先, 社会要全力配合教育系统构建终身教育机制, 让终身学习观、 终身教育观深入人心。其次, 社会政治、 经济应与教育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合作关系, 为教育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社会政治应提供给教育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政策倾斜。再次,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 与教育系统一起努力落实改革措施, 改变大学生高失业率现状。同时提供给高等教育系统的学生质量并举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来确保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 陈伟. 创新管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3] 鲁克成, 罗庆生. 创造学教程[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

[4] 匡长福. 创新原理及应用[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5] 徐东坡.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高教论坛, 2008(3): 41-43.

[6] 贾琼.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9): 58-59.

[7] 成秀英.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12): 63-65.

[8] 乐伶俐. 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及其对策[J]. 教育探索, 2007(5): 32-33.

[9] 怀海特. 教育目的[M]. 上海: 三联书店, 2002.

[10] 尹金荣, 罗锋, 王东.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3): 49-50.

[11] 汤寒锋. 140万人今考研, 就业难成应届毕业生考研主因. [EB/OL]. (2010-01-09)[2011-04-15]. http: //edu. people. com. cn/GB/kaoyan/10734924. html.

[12] 杨建业. 中国高校陷入“办公楼法则”? [EB/OL]. (2010-04-08)[2011-04-15]http: //news. xinhuanet. com/comments/2010-04/08/c_1222115. htm.

[13] 赵卿敏.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 上海: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4] 彭宗祥, 徐卫, 徐国权. 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15] 百度百科. 创新意识[EB/OL]. (2009-08-07)[2011-04-02]http: //baike. baidu. com/view/19912. htm.

[16] 耿俊茂.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8): 173-174.

[17] 文茂林. 开发你的创新思维[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18] 陆晓莉. 潜在学习能力开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23): 46-48.

[19] 文茂林. 开发你的创新思维[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0.

[20] 龚春燕. 创新学习的方法[J]. 人民教育, 2002(4): 40-42.

[21] 曾萍, 张雅君, 蒋华.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 2009(5): 8-10.

[22] 吕绍明. 互动与引导: 双主体理论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两种表现形态[J]. 南京社会科学, 2006(4): 130-131.

[23] 陈新颜, 包和平.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4): 143-144.

Innovative Educ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WU Xueling, LIU Ying

(School of Law,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advanced stage of education and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Nowadays,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a core basi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the prim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from the two levels of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creation, which is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y analyzing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level focuses on developing innovation awareness, training innovation awareness, cultivating innovation learning capability, shaping innovation personalities. The environment creation level emphasizes school culture, society support, family coordin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