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条件,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产生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熊彼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

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er),这个复合型天才在1946通过提炼成千上万个优秀发明专利,从中得出一套创新方法―TRIZ。他指出,任何发明创新都是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技术系统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发展进化。

创造发明与创新的区别在于,创新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因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其创新也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理解创新的目的并不难,但探讨创新与创造发明的区别更具有指导意义。如何理解创新的内在?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到复杂机电装备,从微积分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从分子原子学到纳米制造等等,产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新产品几乎不可能在剥离技术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仅仅停留在让世人知道某项技术可以实现人们的愿望需求,那么此类活动即使包含再多的技术、再复杂的重组要素也不是创新活动,而只属于发明创造,是研究人员的个人喜好。因此,创新活动的另一个基本动作就是开发设计产品―只有商业化的产品才能带来收益,才算是完整的创新活动。

将技术、生产要素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就是产品创新―产品是技术的载体,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表现和验证形式。总而言之,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品开发,而创新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面。

由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在很多方面颇为相似,所以它们往往会被混淆或被错误地对待。这会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重要决策,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在农耕时代甚至更早时期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不被称作技术而是技艺、手艺,且大多掌握在能工巧匠手里。这些能工巧匠生产出来的东西也非产品,因为那时候不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虽然手工制品的一致性较差,却蕴含着科学技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会懵懂地利用自然现象或资源进行原始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诸多生产要素在缓慢无序的、反复偶然地进行重组。产品是在工业革命到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技术是随着科学探索、实验研究与社会化大生产而来的。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人们系统化地建立起了各类学科,尝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个体进行科学解释。这些学科也为服务于产品的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决定创新的生产要素开始有目的、有顺序地组合,人类在不经意中走进了技术创新的田园。

技术创新导致生产要素不断重组和累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令用户目不暇接。

那么技术创新必然导致产品创新吗?如果这一命题成立,那么在逻辑上两者可统称为技术创新。然而,产品,尤其是创新产品,是通过复杂的产品研发才得以实现的,并且存在很大的风险。根据美国管理协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在美国,企业50%以上的新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仅有10%左右。而国内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率更低,普遍在10%以下。

影响产品创新的因素很多,其中技术因素尤为重要。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产品研发、产品创新的前提和关键,但技术创新却不是影响产品创新的唯一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能快速获取产品及产品涉及的技术信息。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却在逐渐降低。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得不快速创新以留住用户。用户需求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地相互影响,它们在使产品种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用户产生了选择困惑。人们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狂轰滥炸”之下,一改过去对技术突破的崇拜、欣赏态度,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甚至毫不知足。但苹果、阿里巴巴等非技术型超级企业却用新产品、新技术一次次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人们仿佛又找回了久违的崇拜感,欣然追逐着创新。正如任正非所说,“人类需要的不是颠覆,人类需要的是技术高质量的继承与发展”。

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技术创新即可实现产品创新,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就是将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才获得成功的。尽管如此,苹果也不能抹杀早于其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只是苹果没有亲自做而已。尽管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发达的地步,但依然不能说在人类的科技货架上供给已经足够。实际上,客户需求与技术创新依然存在冲突、矛盾―企业无法依照用户需求选配技术,生产产品。如今,随着技术储备相对过剩,已经不是技术支配产品的时代了,而是用户需求。《任正非管理日志》就明确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华为的观点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

无论是从经济视角论创新的熊彼特,还是从技术角度看创新的阿奇舒勒,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明确了创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并可通过某种方式的组配来实现。另外,熊彼特的表述模糊含蓄,而阿奇舒勒的表述直接清晰,两者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对照也体现了思想创新的发展脉络。

TRIZ是阿奇舒勒有关创新的核心思想,包含四十个创新原理和创新工具算法,宣告了创新的本质就是通用和要素有规律的组合。理解掌握了TRIZ,就能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边缘拐点”架起桥梁,从必然王国走到一个蕴藏着巨大宝藏的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