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贫困生调查及解困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部分高校贫困生的调查,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比较困难,而且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社会应该转变资助观念,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社会、学校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创造氛围的同时,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解困
[作者简介]王建斌,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教师。重庆400047
[中图分类号]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f2008)02―0175―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招生、收费、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教育费用实现了由政府完全承担到政府和受教育者分担转变,高校贫困生问题自此凸现出来。我们以重庆市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作为调查单位,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生生存状况,引起社会关注,寻求解困途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82份,有效问卷766份,有效回收率95.7%。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同时,也采用个别访谈等调查方法对部分贫困大学生、辅导员、学生处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调研,就贫困生的经济、生活、心理以及救助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
一、高校贫困生的生存状况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缺少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和保障学业正常完成的在校大学生。笔者在调查中将大学生的月消费划分为四个等级:300元以下、300~600元、600~900元、900元以上。根据当地基本生活消费水平,月消费为300元以下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在766名有效调查对象中,贫困生为112名,占全部调查对象的14.6%。高校贫困生分布状况如表1:
贫困生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高校学生中的反映,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首先,绝大多数的贫困生来自农村,而生源地是城市的贫困生比重较小;其次,家庭负担较重的非独生子女贫困生远远高于独生子女。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有57.1%的人认为家庭无法支持上学的费用,剩余42.8%认为家庭基本可以支持上学费用,意味着在贫困生中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特困生仍然占很大的比重。
(一)高校贫困生经济来源
普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提供,而贫困生除了父母提供外,勤工助学、打工、贷款等也是其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经济来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父母经济支持仍然是贫困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其次,国家的助学贷款和奖学金政策也为贫困生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在调查中,有41%的贫困大学生已经申请助学贷款。国家、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是贫困生经济来源的必要补充。勤工助学、打工等方式已经成为贫困生获取生活费用的重要渠道,并且这种渠道对贫困生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远远高于非贫困生。
(二)高校贫困生生活状况
大学生活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然而,社会交往、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协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生活比较单一,学习仍然是他们课余生活的主要方面。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贫困生课余活动安排在第一、二、三位的分别是看书、其他和上网,贫困生业余生活更多的选择封闭式的个人生活。调查表明,30.9%的贫困生表示愿意展开社会交往,61.8%的贫困生表示愿意展开社会交往,但是实际交往较少,仅仅有7.2%的贫困生表示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与他人交往较少和不愿意交往的占到总人数的69%。一方面,经济困难制约了贫困生开展交往活动,影响了他们社会交往的范围。另一方面,贫困生自卑、人际敏感等心理因素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交往。
从消费状况看,91%的贫困生将每月的花费主要用于吃穿等方面,仅仅有12.5%的贫困生的花费主要用于购买需要的图书、进行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经济困难对贫困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无法和其他同学、朋友展开正常的社会交往,以至于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生活空间。其次,学习需要的基本图书、资料无法得以保障,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的提高。贫困生尽管十分刻苦努力学习,但是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导致贫困生文化素质基础薄弱。另一方面,经济困难困扰着贫困生,缺少必要的学习用品、学习资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贫困生尽管经济困难,但是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51.7%的贫困生认为尽管经济困难,但是经过磨练以后,可以促进成材;16%的贫困生认为贫困阻碍了个人成材;32.1%的贫困生认为生活困难和成材毫无关系。从心理上看,少数贫困生比较自卑,8.9%的贫困生表示不愿意让其他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生活困难,53.5%的贫困生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知道自己比较困难抱无所谓的态度,37.5%的贫困生表示愿意让他人了解自身状况。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过分自卑、过分敏感,引起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调查中发现,26.4%的贫困生人际关系过分敏感,14.5%的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症状,此外,焦虑、强迫、偏执等心理状况也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女生远远高于男生。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贫困生的绝对数量和比例大大提高,贫困生问题已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经济上的无助使他们不得不为了完成学业而寻求帮助,甚至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而耽误课程去勤工助学、打工。伴随着经济的困难是他们心理压力较大,人际交往范围较窄,甚至出现抑郁、恐慌心理,严重者出现行为。
二、高校贫困生解困途径
高校贫困生的解困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他们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经济援助,更需要给予他们精神关爱。政府、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基本上形成了“奖、助、勤、减、补”等多方位的经济资助体系。这些政策和资助体系为部分贫困生提供了完成学业必须的经济保障,但是也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是高校贫困生比例高、数量大,仅仅依靠有限的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很难满足广大贫困生的需要,还有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不愿意接受他人资助。二是目前的解困途径仅仅重视物质救助,而对广大由于经济贫困而引起心理压力或者心理问题的学生缺少“精神救助”。三是现有的救助体系注重“输血”而轻视“造血”,不利于他们形成自力
更生的能力,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四是在贫困生救助过程中,由于救助方式不正确,造成了贫困大学生自尊心的伤害等。针对目前对贫困大学生救助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构建新型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势在必行。
(一)转变贫困生的资助理念。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社会往往将贫困大学生看作是需要资助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求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强制要求受助者表现出“感恩的心”,无疑会对他们不成熟的心灵产生伤害。在调查过程中,有48.2%的贫困生认为“不表达感恩,不能说没有良心”,很多贫困生认为“大爱无言,大恩难以言谢,若捐赠为了感谢,捐赠就变得毫无意义了”。49.5%的贫困生认为“若受助者不感恩,就不应该继续捐赠了”。尽管正方、反方观点旗鼓相当,事实上都表明了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对社会的帮助怀有一种感激之情。因此,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生,要将贫困大学生看作是暂时处于困难的平等主体,而不是被“施舍”的对象;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看作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而不要将对他们的资助当作是实现自身名誉的手段。
在资助方法上,要实现由“输血”观念到“造血”观念的转变,也就是由原来的直接提供经济资助到提供假日或者课余工作机会的转变。调查显示,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父母和亲戚的资助,只有10.7%的贫困生依靠勤工助学,25%的贫困生依靠校外打工。贫困生自力更生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国家、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打工机会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有利于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资助主体和资助方式的多元化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奖、助、勤、减、补”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是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从奖学金方面来看,尽管各类奖学金数额比较大,但是覆盖比例较小。由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获得奖学金的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重并不大,难以达到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效果。通过助学贷款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也受到“门槛过高”等诸多条件限制,效果并非十分理想。41%的贫困生申请了助学贷款,55.3%的贫困生没有申请或者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85.7%的贫困大学生认为“手续比较烦琐,难以办理”,仅仅有8.9%的贫困大学生表示比较容易办理,5.3%的贫困大学生表示,自己对助学贷款不太了解。很多商业银行以各种借口严格控制贷款学生的数量,最主要的借口是大学生的诚信度无法保证。然而,调查显示,96.4%的贫困生表示“自己一旦有钱,首先要还助学贷款”,仅仅有3.5%的贫困生表示“贷款后不考虑还款”。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尽可能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保障他们完成学业同样是必要的,不能因为部分学生未能按期还款而限制贫困生贷款。目前,实现贫困生贷款地由大学所在地向生源地转变,可以大大地减少贷款手续的烦琐,提高贫困生贷款的比例,但是仍然难以解决助学贷款难的体制性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建立和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资助主体的多元化势在必行。
1.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比较低,占GDP的2.5%,与发达国家的投入比率相差较远,美国占5.1%,日本占6.7%。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而高等教育又是影响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在我国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家庭承担比重逐步增大。由于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难以支付高昂的学费,影响着他们安心完成学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要逐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尤其要设立高等教育保障基金,保证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2.完善助学贷款制度是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贫困大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难度比较大、比例比较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办银行面对助学贷款周期长、还贷率低的高风险,以及量大、额小、息低的高成本、低回报率,自然存在着。心理和贷款上的‘冷处理’做法”。政府要逐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理顺国家、学校、银行和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让贫困生失学是政府的行政责任之一,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制定社会政策等方式,保证贫困大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补贴,调动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将对学生的低息贷款看作是对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尽可能为符合条件、的确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学校也是助学贷款风险的承担者之一,要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并且勇于承担贷款风险。学生是贷款的直接责任人,要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尽可能早日还贷款。只有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障助学贷款制度正常、有效的运行。
3.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是解决问题的新型途径
通过勤工助学解决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我国比重并不是很高,自主创业者更是微乎其微,这既有观念上的因素,也有教育体制的因素。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在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比较少,且具有临时性、不固定性、报酬低等特点,制约了勤工助学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者较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立意识比较差,往往将贫困问题归因于家庭、社会。长期以来,家庭重视子女教育,其负面作用是使大学生对家庭产生过分依赖心理。最后,现行的教育体制都要求学生按照一定顺序修满一定学年,也制约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长期性和创业的热情。要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道路,为贫困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开辟道路。政府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和自主创业者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并且成立专门的机构,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社会尤其是企业要尽可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或者充分实现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企业的资金优势的结合,实现双赢。贫困生要抛弃“要、等、靠”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积极寻找勤工助学和自主创业机会。为了确保大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有制度保障,高等教育要实现制度创新,采取灵活的学籍、学分制度。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不仅仅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新型途径,而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有利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材。
实现资助主体和资助方式的多元化,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的根本出路。政府、社会、学校和贫困生群策群力,创造一个全社会助学的风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贫困生资助计划的完美结合。
(三)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培养贫困生积极、自信、乐观的健全人格
调查表明,很多贫困生存在着自卑、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症状。44.6%的贫困生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自“生活困难”,同时有相同比例的贫困生认为来自“学习压力”,10.7%认为压力来自“情感”,14.2%认为来自“人际交往困难”。然而,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并不畅通,“当遇到心理问题时,通常会寻求谁来帮助”,75%的贫困生选择“依靠自己”,或者说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23.2%的学生选择“依靠父母”,而依靠学校或者老师的仅占到3.5%。综上所述,单单将贫困生问题看作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严重错误的,它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解决心理问题物质基础。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宏观上讲,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济贫”的高尚的道德风尚,不歧视、不嘲笑贫困阶层。在高等院校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体验到社会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贫困生保持乐观健康心态的关键。微观上讲,“要改革心理教育,并将实用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学校、院系要充分重视实用心理学教育,积极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自我疏导。使贫困生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以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其次,加强高等院校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作为高等院校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引起各个高等院校充分重视。政治辅导员担任着在生活上关怀学生、在思想上教育学生的使命。他们是大学生的直接交往者,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技巧,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最后,要教育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态度认识经济上的困难,保持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解决贫困生面临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成败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国家、社会和学校要齐心协力,为贫困生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柱,充分保证他们完成学业所必须的经济基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