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水工环问题及主要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工环地质研究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该领域中,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和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而为当代的地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水工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就新技术的概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水工环 问题防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当前的地学研究中,水工环是现代地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研究内容而言,其中主要包括了水文地质学研究和工程地质学研究还有就是环境地质学研究。对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地下水的起源、形成以及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然后探索出如何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对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岩土工程地地质的性质和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以及工程地质勘查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环境地质也即是水工环。虽然水工环研究工作中各个研究部分所研究的对象有所差异,但是这些研究对象却互相关联,并且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水工环问题的防治对策

为了控制和防治水工环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就必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深入了解,因地制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下分别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防治对策:

1 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活动的日趋频繁,使用水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在不断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的后果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破坏地下水的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所以必须做好防治工作。我国西南红层严重缺水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四省(市) ,红层分布面积31. 01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在红层地区进行各类水文地质调查和供水勘查都是为了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满足集中供水,因而划分红层地下水富水等级采用的水量标准较高。为解决红层严重缺水地区分散农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在地下水贫乏而过去又研究、勘查很少的红层表层(特别是基岩风化带) 进行庭院式打井供水。调查研究发现,地貌条件是四川、重庆红层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富集的主控因素。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从地表入渗得到补给,沿谷坡形成地下潜流,在沟谷段形成地下水汇集带。受含水层中可溶盐份的影响,随着地下水循环条件由强变弱,水质大多存在由淡变咸(富含钙及硫酸根离子) 的变化规律。因此,必须以勘查资料为依据科学合理地限定地下水的开发深度。通过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楚雄红层盆地边缘泥岩分布区浅层地下水的富集规律,表明在地貌、构造有利部位的高原红层地区,可以通过采用钻孔开采浅层风化裂隙水,分散解决农村人畜饮用水困难。

2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例如:泥石流、地震、滑坡、岩溶以及崩塌等,这些都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防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事先做好地质勘探工作。 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提出了区域地质灾害时空预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根据调查资料,统计研究了降雨型滑坡的几何特征;建成了由20 台遥测雨量计构成的降雨观测网;取得了自2002 年4 月以来的降雨资料;利用降雨观测资料,结合以往的历史降雨数据记录,初步研究了雅安雨城区的降雨特征;研制成功了斜坡渗透性观测仪;自2003年4 月开始斜坡岩土体渗透野外观测试验,已取得5 —9 月的自动记录数据;创建了基于MAPGIS 的地质灾害时空气象预警模型,当得到区域未来降雨预报资料时,可以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以2003年8 月23 —25日降雨过程资料为例,进行了地质灾害时空预警模拟反演研究。地质灾害监测:主要是在巫山、奉节、万州等地,引进自动监测技术,初步建立了孔隙水压力变化与深部位移特征的库岸稳定性监测;进行了“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研究和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RS) 应用等。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三峡工程库区开展了1∶10万县(市) 灾害地质调查,以及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监测预警经验,避免和减少了生命财产损失。

3 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环境地质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进行防治时首先需要查明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999年, 在滇东南、滇东北贫困干旱缺水的峰丛谷和岩溶盆地区, 凿井11口开发岩溶水。在水位埋藏深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峰丛洼地,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暗河天窗, 实施高扬程提水工程1处, 开发岩溶水603154万m3 /a。2003~ 2005年间, 在泸西小江流域选择岩溶中山、峰丛洼地、溶丘台地槽谷和盆地边缘等9种不同地质环境类型, 应用核磁共振、高密度电法、瞬变电法、地质雷达等先进技术方法探测岩溶水, 应用效果良好: 盆地岩溶中山区表层岩溶泉蓄引利用; 盆地上游溶丘台地槽谷区、周边岩溶峰丛洼地区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 盆地上游边缘岩溶山麓谷地区上层岩溶水排泄带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 盆地中、下游边缘溶丘台地表层带富水块段庭院式浅井开发; 盆地中、下游岩溶水径流由浅变深转换带附近的覆盖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 盆底沉积平坝区埋藏型饱水带富水块段深井开发等。针对存在工程型、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困难, 9项不同类型岩溶水勘查、开发示范工程通过采取引、提、堵或凿井开采等方式, 开发岩溶水资源2238155万m3 /a。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勘查开发示范方案类型齐全、代表性好、实用性强、易于实施和推广, 为岩溶盆地流域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不同水源地类型岩溶水的开发利用作出示范样板。

三、加大水工环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是以处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而地质信息的特点决定了使用GIS 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使该项技术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有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3 物探技术,由于物探技术能提供多种描述地质材料的物理参数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和不破坏地质环境的优点,在水工环勘查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在时空域内利用高分辨率技术勘查地质目标的成功,使水工环物探勘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4 水质测试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目前在水、工、环测试中主要应用以下各类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同位素测试。

结束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社会发展中过度的追求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速度,使得社会可用资源消耗急剧上升,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于水工环给人类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概括,并探讨了其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从而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安全可靠的保证依据。一般来说,要想解决好水工环问题,就需要我们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并合理的处理好它们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准则来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持续迈进。

参考文献

[1] 水工环地质工作信息[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03)

[2] 魏伦武.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成果综述[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04)

[3] 兰自亭,刘继朝.豫北平原地质灾害[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12)

[4] 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