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自然环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自然环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N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0)12-0142-02

摘要:近年来,人居环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纲领。当前,国家城市发展的理念已经转向舒适和宜人的方面,因此探寻适宜的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的。本文以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成都市为例,探索自然条件对于该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结论评价该市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人居环境 自然条件 影响

21世纪,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焦点,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使的全世界面对一系列继续发展与优化的问题。工业化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今天的城市品质,也为人居环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及维护人类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不仅指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一、影响人居环境的因素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因素(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资源)三个大类。其中,城市的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天生和潜在优势,也是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具有自然优势的城市往往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成都的自然条件

据《华阳国志》记载,成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位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因此,“陆海”和“天府”给成都的自然条件定了性,也造就了成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性格。

1.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 平均海拔约500米。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也是是宝成、成昆、成渝、达成以及未来沪汉蓉、成兰、成贵、川青、川藏等铁路干线,成绵乐、成西、成渝城际铁路的交汇点,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和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成都北编组站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成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运输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2.地质条件

2.1.地表组成物质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得力于河流出山后,在冲积扇上来回摆动而堆积的地层。这种地层的特点,就是典型的河流冲击物的二元结构。上面是细腻的土壤,适合作物种植,下面是沙河烁石层,孔隙度大,含水性能高。二者上下结合,就是一套完美的农业土壤结构。加上两三千年来深耕细作的影响,表土积累大量腐殖质,形成了肥力很大的水稻土,更加增添了成都平原土壤的肥沃程度,在农业社会里物产丰富,自然奠定了休闲城市的“地利”基础。而主要的地表组成物质粘土,沙和砾石,也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对于城市的建设也较为有利。

2.2.地下水

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为地下水的蕴藏和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成都平原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北西向南东径流,地下水埋深较浅,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以1-3M为主,广布于平原全区;平原周边山地丘陵地带,地下水相对较为贫乏。平原降水丰沛,河道,渠系分布密集,农灌用水量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起到了积极作用。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72.02万m3/km2?a,位居全省之冠,地下贮存量之大,有较强的调蓄能力,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水库。

2.3. 地震

成都平原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因此,成都平原地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成都平原板块很硬,地震释放的能量只能选择薄弱的方向延断裂带向北释放。成都平原不是地震活跃带,发生地震的几率很小,一般震级都在3级以下,所以历史上周边大地震对成都造成的损失都不大。

纵观成都的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地表组成物质肥沃,地表承载力较强,城市建设限制较少;地下水蕴含量丰富且地震发生频率低,对于良好人居环境的营造和建设非常有利。

3.地形与地貌

成都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最高处在大邑县西岭镇苗基岭,海拔5364米;最低处在金堂县云合镇金简桥下资水河出境处,海拔387米;全市相对高差达4977米。地貌组合规则有序,平行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中高山区、沿山丘陵区、平原台地区、低山区、丘陵区。龙门山、邛崃山雄据西北,龙泉山斜贯东南,长秋山横亘南端,为中部成都平原筑成天然屏障,平原与山区之间为丘陵过渡带,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属川中丘陵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0.1%、27.6%、32.3%。

成都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不仅增添了成都山水并秀,风光如画的自然景观,也为良好人居环境的创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1)物产资源丰富

由于成都市海拔高度的显著差异,因此形成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与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并使市域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为全市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成都西部山地岩性多样,经构造运动、风化侵蚀等作用后,形成各种地貌形态,以名山秀水与奇峰异洞居多,如:彭州影厂沟瀑布群,邛崃天台山风景区,都江堰青城山,邛崃金龙溶洞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平原地貌

成都市三种主要地貌类型中,以平原地貌为主体,占全市面积的40.113% ,土地利用率最高,垦殖指数达3812% ,是四川省最宜发展大规模机械耕作的地区。粮食、油料及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保证全市人民的粮食、油料、蔬菜和副食品的供应有重要意义。

另外平原地区的城市,城市拓展性和通达性相对较好,平坦的地势有利于交通和城市的建设。成都历来陆路驿道纵横,水运发达,交通方便,也与平坦的地貌条件有关。成都城区楼房鳞比,街道宽阔平坦,具有典型平原城市特色,也是成都所处特殊地貌条件的结果。

平原不仅是发展农业的绝对好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建设,尤其是人们选择居住的好地方。成都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该处是人们安居乐业,创建良好居住环境的较优选择。

4.气候条件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年日照时数1042-141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次多风向为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79-84%;年平均蒸发量877-1132毫米,地域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季节分布是春夏高、秋冬低。

成都特有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和舒适性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冬季较暖,少雨,无霜期较长;春季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回升早,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相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城市,更有利于人们生活以及休闲。

(2)成都是四川多云雾地区,云雾多,空气中水汽不易辐射和扩散,常有闷热之感。而成都全年日照只有1213小时,日照不足,阴天占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二,加上成都湿度较大,全年相对湿度为82%,因此,成都地区楼房建筑间距较大,基底架空较多。

(3)成都地区静风频率高,同时云雾多,不利于城市上空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另外成都大气悬浮颗粒污染分布范围较广,北从驷马桥,东到川棉一厂,西至无机校,西南抵红牌楼,南止火车南站,也与成都的山地走向和全年的风向有关。

成都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休闲舒适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风向风速以及多云雾的影响而导致的污染问题也不可小视,空气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为成都打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增加了阻力。

5.水文条件

成都平原河流分属岷江,沱江,涪江水系。各水系从西北部各大小山口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岷江水系流经平原西南部后汇于新津县流出区外;沱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汇于金堂赵镇流出区外;涪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流出区外。各水系在平原的分流密度平均每公里2.5条,与江河配套的各级渠系每公里达2-4条,是典型水网化平原。特别是都江堰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渠首处于岷江冲积扇顶点,利用岷江丰沛的水量控灌整个成都平原。优越都江堰的灌溉,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三、总结

城市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作为地理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的自然环境及条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自然条件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具有先决性和客观性,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成都市的自然条件为成都人居环境的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地势平坦,地貌上无特殊天然障碍,易于规划布局;市区所在平原部分无大规模的斜坡和地质灾害, 市区周围河渠纵横为郊区农业生产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温润,易于休养生息;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等。总的来说,成都的人居环境由于自然因素的优势较为宜人;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今后成都人居环境的打造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汪苏华,李钟武. 成都市城市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5).

[3] 刘颂,刘滨谊.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1995(5).

[4] 李丽萍,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

[5] 王智. 如何创建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J]. 生态建设.

[6] 吴良镛.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 城市规划,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