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史选择题分类及解题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选择题分类及解题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高考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改的推进,历史选择题思维能力考查功能为人们所熟知――从再认再现能力到对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归纳能力的考查,从机械照搬教材到对历史概念理解和对基本理论、观点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

就 “3+文综”模式而言,历史选择题量不大(11―12题),但分值高(每题4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从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的解题技巧及得分分析看,只有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才有可能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一、试题分类

一是根据题干叙述方向分为肯定、否定选择题。高考中多数是肯定选择题,但由于否定选择题是从常规解题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求得答案,学生容易发生失误。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

例:(2013福建卷23题)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二是根据答题步骤分为直接、间接选择题。直接选择题只需运用历史知识进行简单分析就能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而间接选择题要根据题目条件和书本知识的综合思考才能选中答案,难度较高,要特别重视。

例:(2013上海卷28题)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三大盟国是()

A.美国、英国、中国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苏联、中国

三是就考查内容、形式及能力来看,形成相对稳定又各具特点的题型。

1.组合选择题

选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组合而成。

例:(2013福建卷15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排序选择题

根据题目条件,把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

例:(2013上海卷23题)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其签订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3.程度选择题

选项内容与题干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要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2013重庆卷7题)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天演论》D.《资政新编》

4.因果选择题

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知识与判断的能力。

例:(2013全国卷Ⅱ34题)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5.比较选择题

考查分析、比较历史事件或现象异同的能力。

例:(2013全国文综卷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6.材料选择题

要对备选项是否与材料提供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是选择题与材料解析题相结合的产物,能进一步发挥选择题功能。材料有文字、表格、地图材料等。这是高考发展大趋势,须高度关注。

例:(2013山东卷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7.概念选择题

历史概念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要求准确把握概念以作答。

例:(2013海南卷21题)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二、解题技巧

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解题时还要注意技巧。

1.审题干

(1)找到题干的关键要素:时空范围,比如公元前3世纪、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等,黄河流域、欧洲地区等,以及关键限制词,比如最重要、不是、根本原因等。

(2)背景分析:要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分析判断。如:如何评价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以及“斯大林模式”。

(3)理论分析判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辩证分析,用正确观点(如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等)作答。

(4)认真分析材料:对试题所用原始材料要仔细分析,弄清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内涵再作答。

(5)准确判断概念和图表信息:比如“国民经济军事化、改土归流”等的具体含义;考试中图表出现的频率较高,对此学生重视不够,较易失分。

2.审备选项

(1)首尾肯定法:主要运用在排序试题,可抓住首尾,准确回答。

(2)比较排除法:从能准确把握的备选项入手,增加得分可能。该法对于解答选择题很有效,要多运用。

(3)中外联系比较法:特别抓住时间来界定。如:17世纪时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4)识别细微差别,弄清选项意思,排除干扰,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特别是备选项表述非常绝对、唯一的,要认真甄别。

(5)注意备选项与题干要求是否相符。当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要求不符时就要认真取舍了。

3.提醒学生要慎改答案

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到学生说因改错几个题而丢分。究其原因多在最后检查时觉得不正确而修改。所以最好事先在答题时把不能准确作答试题作好记号,检查时特别注意慎改,避免出现因修改出错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