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教学下的课堂结束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教学下的课堂结束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了不少校内的公开课,也经常到校外听一些专家名师的示范课,总结他们的得与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感觉到一堂课该如何结尾对于整节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且充满着艺术性。一个高明的教者总是能给自己的这一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拍手称快。而有些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课堂结尾的教学,认为一堂课上下来,教学任务已经完成,进度紧迫,就草草收场,殊不知这样损害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所以我感到应该重视课堂结尾的设计,增加课堂结束艺术性,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那么一节好课对结尾究竟有什么要求呢?该如何结尾呢?

首先谈谈一节好课对结尾的要求:

1.目标明确,强化实效

一堂课新授结束后,余下的时间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呢?教师要交代清楚。例如:要求学生记住哪些字词语句、弄清楚哪几个问题、理解哪个人物等。由于目标单一且明确,容易统一学生的学习步调,而且难度适当,学生有望成功,容易使学生在掀起一个思维高潮,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巧设悬念,思绪涟漪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堂尾声处可紧扣主体设计,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让学生的思绪荡起涟漪。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学习后继课程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解”,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方法多样,事半功倍

按照中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分析,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4、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如果教师不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不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段时间里,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负荷,就要靠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课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扣住题意,妙语生辉

一堂课的好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讲究结尾用语,可根据课文主题、特点,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5.总结全篇,深化主题。

到了课堂结尾处,要总结全篇,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深化主题。总结语言要短小精悍,高度浓缩,画龙点睛。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语言概括出讲解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重点,掌握要点。对所听课堂知识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那语文课堂常用的结尾方法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一下方法可以尝试:

1.总结归纳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上课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所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例如,《古代寓言二则》的结束设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应该认识到这两篇寓言的寓意有什么共同之处?”生答:“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变通。”“是的,在生活中我们应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采取对策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变通。”这样的收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发散思考法

指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讲授《故乡》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闰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再如:《孔乙己》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若孔乙己考中了,你能想象一下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束时,可留下一个问题:若于勒真的发财了,结局会怎样?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

3.承上启下法

指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法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在教学《荔枝蜜》、《挖荠菜》、《都市精灵》等课文时,虽是同属散,但它们的写法不尽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散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上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4.留有余地法

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下去再讨论。如:如何看待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的问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体现出来的世界观的局限性问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流露出来的“超尘脱俗”的思想问题等等,都不一定在课堂上由教师讲透。实际上有些问题也不可能讲授,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总之,一个精彩艺术的结尾常常能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