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汉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技能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汉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技能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知识,是当下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应注重其教学对象的基础性,以基础知识介绍为主,挖掘其文字语言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进而增强我们运用基础理论的能力,深入了解前人对古代汉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帮助我们掌握古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举一反三,加快学习速度。

关键词:古代汉语基础教学;语言文字;文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7-02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这段文明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之中,各地民族的语言与文字也在不断地整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汉语以及记录文字。在文学家的笔墨之下,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在语言文字之中,写出了无数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美,成为人们心灵追求的桃花源。而我们在古代汉语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从古代汉语中学到了什么,能掌握多少文言文中蕴含的语言文字技能以及文化知识成为研究中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所接受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一方面,能够学会古代汉语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的同学占52%,他们认为古汉语文字语言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它代表了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不断学习可以提高个人的基础知识运用,在阅读中更好的接受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使自己人格更加高尚,加强个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另一方面,认为将其作为选修的占44%,他们认为语言文字枯燥乏味尚且难懂,在现代网络社会中没有多大用处;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最主要是学了没多大用处,将其做为选修,供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用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当然,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其可必修,也可为选修,他们觉得仅仅当成爱好和兴趣足矣,没有必要深挖,研究。

我们总结,学生接受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程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下的原因从主客观加以分析得到:

主观上来讲,是因为学生自身对古代汉语中文字和语言缺乏足够的兴趣,分离现实与古代之间的联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死记硬背的情况比较多。逐渐导致学习的恶性循环,不再对其有兴趣。进而出现一种古汉语课堂之上休闲娱乐的情景。

从客观原因上来讲,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对待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够深刻,造成教学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即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只是出于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如何让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中学文言文变为学生们乐于学习的知识,成为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客观事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我们不能否定。而真正让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天地,使得中国古典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已达到古为今用,追求古今贯穿的大境界。所要运用的必要手段,在于能否驾驭古代汉语中语言和文字等这些基础能力。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文化是古代汉语中语言文字的母体和土壤,语言文字则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作为历史上曾经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文字,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精髓,社会制度、文化特征、宗教礼俗、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都包蕴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有必要学习文言文,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否则,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只能是个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甚至会闹出笑话。

我们从《史记·项羽本纪》中举个简单例子,拿“破釜沉舟”的“釜”来说吧,我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词的引申意是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将事情干到底。但对于它的原意,很多学生却不甚清楚,以至于有部分中学生将其解释为:用破斧子把船凿沉。这就是典型的因古代汉语中文字不清晰而导致的错误。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派秦军主力围攻巨鹿,项羽率楚军前往营救,由于兵力相差悬殊,项羽引兵渡过漳水后,“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结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楚军各个奋勇,无不以一当十,最终大破秦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具体分析来看,“釜”, 形声字。从金部,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形状类似于锅。“破釜沉舟”则就是将做饭的炊具砸碎,把渡河的船只凿沉,以示无路可退,后来人们就用“破釜沉舟”来比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如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等都同其近义。假如我们具备一定的汉字功底,且知晓它们的来源出处,便会避免以上的笑话,反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美。

故我们说,语言文字是思想的酒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从其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亦可谓民族的面孔以及灵魂。汉字作为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一,无论是结构的匀称规则,还是形象的简约奇特,无论是读音的音韵旋律,还是字义的丰富深奥,都有其独特的美感。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结绳记事至今,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深入来讲,若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的构造方法,那么便可事半功倍了。如上面提到的“釜”为“形”“声”结合的形声字,还有画出来的象形字,用符号表意的指事字,两字并一字的会意字,派生拆来的转注字,同其音借其意的假借字。这些我们都是必须要学习掌握的。

举个例子来说,《郑伯克段于鄢》这片经典文选中,我们分别讨论下古代汉语中的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特点。

“姜氏何厌之有?”这句话中,我们注意到“厌”这个字,我们多理解为“讨厌、厌倦”,如喜新厌旧、不厌其详等其中的“厌”都是这个意思。这句之中“厌”具体分析来,从结构上,可以说其为形声字。厭,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有:“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意为吃饱,后作餍。《论语》中说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苏洵《六国论》也有:“秦之欲无厌。”苏轼《教战守》中说道:“求之者无厌。”这些都表示“厌”乃满足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这句话“颖考叔,纯孝也”中“纯”这个字,我们现在经常说专一的意思。例如纯粹、单纯等。另外一层意思为“丝”,在《论语》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这里“纯”乃“丝”的意思。详细来讲是说,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戴帽子有根本的区别。那么,从字形结构上来看,其为形声字,从糸(mì),屯声。从“糸”,表示与丝线有关,本意为蚕丝。《说文》上也有,纯,丝也。作为形容词来讲,为纯正、纯粹之意,如“文王之德之纯”意为文王的德行之纯粹,深得民心意味,我们在这能够看出。

再者,我们针对上面两个句式讨论一下古代汉语中语言特点。首先,讨论下宾语前置这个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一般来讲,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为强调宾语,加重语气,借助助词“之”或“是”使宾语提前,有时构成“唯(惟)……之……”或“唯(惟)……是……”的形式。那么,“姜氏何厌之有?”,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何厌”即为“姜氏有何厌之?”这句属于以此来讽刺姜氏不满,而偏袒共叔段的心理状态。文中也有同类句式,如,“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患”的宾语。“其是之谓乎?”用“之”复指宾语“是”。由此来看,宾语前置可谓古代汉语中极为常用的句式。若是能够识别和理解,则有益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非常有益处。

而对于“颖考叔,纯孝也”这句话,我们讨论下判断句式。古汉语中,判断句大都是有标志的,我们大致将这种标志概括为四类: 1.以助词“者、也”为标志。 文言句子中有下面的格式,应作判断句考虑。 ⑴“……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其中“者”表提顿,“也”表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等。⑵“……,……也。”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文中所提“制,岩邑也”以及“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僖公四年》中也有“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⑶“……者,……。”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⑷“……者也。”句末连用“者也”,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较常见。如:我们学过的“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2.以副词“乃、亦、即、皆、素”等为标志。试看下面几句: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②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记》④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汉书·霍光传》⑤且相如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乃、亦、即、皆、素”只是副词,不是判断动词,它们只起帮助判断的作用。 3.以动词“是、为”作标志。 先秦古汉语判断句中“是”一般不表示判断,大都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如:是可忍,孰不可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汉代以后“是”作判断词渐渐多起来。如: ①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4.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②小惠未遍,民弗(是不会)从也。 另外,有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那么,我们能够总结出判断句这一常用句式有这么几个作用:1.表示类属关系,如,“滕,小国也。”2.表示等同关系,如,“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3.表示比喻效果,如,“曹公,豺虎也。”4.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某种逻辑关系,如,“夫战,勇气也。”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说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借用《庖丁解牛》其内涵表达我们所要论证的思想。我们由研究宾语前置及判断句等句式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汉语中语言的构成它自身也是含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只要掌握其用法,不断积累经验,多读多练,那么也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当然,在学习古代汉语时也会游刃有余,既帮助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也使我们学习到蕴含其中的中国文化。

从上面来看,古代汉语作品中包含了作者超乎寻常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真挚的情感,如果我们能准确的理解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诠释作品的思想内容,无疑会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消除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和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障碍。反之,若对作品的语言文字一知半解或者理解的不够准确,在似是而非的模糊感中则可能消解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所以说,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可以促进和拓宽对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的理解空间,使得古代汉语课堂特色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王力等.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刘 倩.论古代汉语课程的基础性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30(3).

[4] 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6.

[5] 梁诗正.趣说字词句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3,

[6]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