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的规模约7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客观问题。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自身专业就业认知状况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专业认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220-01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大学生创业网中国大学生历年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3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还有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3]。

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甚至倒闭,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2 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除了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外,导致学生就业形势堪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诚信问题日益突显;二是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三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定位偏颇,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适当定位角色。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截止到2010年,人才缺口预计已达千万[4]。

大学生就业问题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有正确的认识,是否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并且在提前大学期间积极做好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在校工科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6份,调查结果如下。

针对大二学生调查问卷为代表,进行统计。虽然已经在大学中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29.4%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所学专业几乎没有了解,44.1%学生认为对自己所学专业只是一般了解,而只有20.5%学生表示对于自己所学专业较为了解。众所周知,高校课程设置一般是低年级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而高年级才开始大量涉及专业课学习,所以导致大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对于自身专业情况不明,迷茫。

由于了解专业不够,大二学生只有56%左右的同学能明确表达自己是否适合本专业的学习。其中38.4%学生认为自己适合目前的专业学习,17.5%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适合,而44.1%认为目前并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目前专业的学习。同时近50%的学生都想过转专业学习。尽管大部分学生了解专业不深,同时近一半的同学有过转专业的想法,但却仍然认可大学学习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17.5%认为学习的专业是非常有用的,70%同学认为学习的专业有一定的作用,而觉得学习的专业没有作用和不清楚其作用的同学分别占4.5%和8%。

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对于学生就业指导的观念亦开始转变,由前些年的只针对高年级甚至毕业生才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或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转变为引导学生从进入大学就要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学习制定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由简单完成就业,走上工作岗位,转变为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二调查群体中,20.5%学生表示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60%学生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过初略的想法,只有19.5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甚至不曾考虑过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只有1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职业规划,并且坚定的在实施。16.5%表示自己有职业规划,但是却没有实施。44.5%的学生表示正在规划中,而22%的学生表示从未考虑或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由此也可以看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关于就业担心的问题中,14%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51%学生担心薪资太低,19.5%学生担心专业不对口,仅15.5%的学生表示就业没有什么可担心的。80%以上的同学对于毕业后薪资待遇期望集中在3000~4000元。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开始理智和客观。对于就业的影响因素,学生认为根据重要程度依次是个人素质,工作经历,学历,大学成绩,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最后是职业能力证书。对于就业中个人素质的重要性问题上,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个人素质是诚实,责任心强;排在第二位的个人素质是能够吃苦耐劳,而勇于创新也成为学生认可的排名第三位的个人素质。

而纵观在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专业的满意度也逐年升高,大一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度是60.9%,大二学生是66.7%,而大三学生则是高达77%。同时自身主动去关注专业,了解专业发展动态的学生比例也在上涨,由大一学生70.3%,增长到大二85%,大三83.3%.同时也可以看出,大二年级是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和认可专业,规划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对于三个年级同学就毕业发展方向的问题来说,大一62.5%学生表示继续会从事本专业,大二71.7%,大三78.8%。大一学生中有23.4%表示不清楚自己毕业的发展方向,毕业时再说。大二学生中仅有3.3%,而大三学生中没有学生表示自己还不清楚自己毕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在升高,同时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越发明确。

3 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高校和大学生都在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佼佼者”的情结,树立平凡的就业观。除了课堂专业学习外,应主动去关注和学习专业,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同时学校应该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社会需求更加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增加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加强学生个人素养,专业素养,职业规划素养的培养。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大学生创业网

[2] 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新机遇[EB/OL].中国教育在线.

[3] 2011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就业形势严峻[EB/OL].中新网.

[4]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EB/OL].创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