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症手足口病11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症手足口病11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探讨重病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重症手足口病11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作总结分析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最早于1956年发现于新西兰。1969年首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分离出Enterovirus71(EV71),1974年证实与HFMD发病有关,之后被证实是在匈牙利、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日本和新加坡爆发流行的HFMD的致病病原体。而且在2008~2009年,在中国大陆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EV71和CA16,5岁以下儿童中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009~2010年收治手足口病28例,其中11例合并严重并发症,表现特异,大多预后良好,少数留有后遗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6岁,其中<1岁3例,1~2岁4例,2~3岁2例,3~5岁2例。病程5~13天,平均9天。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和手足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11例重症患儿中均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1℃,发热时间最长7天,均在发热后1~4天出现皮疹。表现为口腔黏膜及手心、足掌、臀部等处红色斑丘疹或小水庖疹,周围红,或疱疹性咽峡炎。2~4天后疱疹吸收变干,无结痂。3例合并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表现为肌阵挛,抽搐发作,眼向上凝视、嗜睡、昏迷、多汗,抽搐。1例小脑病变,表现为肌阵挛、凝视,眼球震颤,多汗。2例脑干脑炎,表现为慌恐,易惊,昏睡,心动过缓,呼吸抑制。1例脊髓灰质炎样急性迟缓性麻痹,表现为下肢乏力、下肢感觉障碍。3例并发心肌病变,表现为心肌炎、心动过速。2例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高血压(BP>140/90mmHg)、低血压、少尿、无尿,甚至休克。2例神经源性肺水肿,表现为发绀、气促、呼吸困难。

辅助检查:取患儿咽拭子、疱疹液、大便标本、血液、脑脊液,采用RT-PCR方法做肠道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其中EV71阳性9例和CA16阳性2例。血分析中白细胞正常7例,白细胞升高(白细胞>17500/μl)4例。高血糖(血糖>8.3mmol/L)3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正常值1.5倍)3例。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正常值1.5倍)5例。CRP增高7例。心电图检查6例正常,3例为窦性心动过速(135~250次/分)。其中T波低平2例。查心肌酶谱7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胸片示肺泡充血,水肿2例。6例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正常1例。脑脊液淋巴细胞异常增多5例细胞数为95×106/L。蛋白质轻度升高。头颅CT、脑和脊髓MRI检查发现3例脑部,2例脑干,1例脊髓病变。

治疗与转归

一般治疗为对症治疗,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药物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应用抗病毒合剂口服,利巴韦林10~15mg/(kg・日),静滴,疗程5~7天。2例干扰素(IFN-α)100万U,肌肉注射,疗程3~5天。神经源性肺水肿采用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大剂量甲泼尼松龙15~30mg/(kg・日),3~5天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400mg/(kg・日),分2次给药,连用3天。以及循环支持60~80ml/(kg・日),同时营养心肌等对症处理。治愈8例,病情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

讨 论

手足口病是3~6个月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EV71为重要病原,亚型C4a多见于中国,还有非EV71肠道病毒(包括CoxsackievirusA4,A6,A10和A16)在中国CA16最多见。男略多于女,农村多于城市,1~4岁小儿易感。除引起手足口病外,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感染、心肌受损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注意监测血压、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糖和尿量。

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危重病例,尽早脱水降颅压,及时呼吸支持,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以及解决好肺水肿、脑水肿与休克救治时容量复苏之间的矛盾。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时注意采用“边补边脱”的治疗方法,尽快恢复有效血液循环,保持内环境稳定增长,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C].2008.

2 杨凌,胡景伟,周忠蜀.肠道病毒71型感染与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2):1782-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