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藏族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族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就藏族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家庭生活现状、学校生活现状和心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心理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交往等活动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当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的数目不断增加,父母与儿童长期的分离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就有关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还较少。

一、研究过程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留守儿童跟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跟其他地区一样,就是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另一类则是藏族纯牧区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游牧而被长留守在家乡的少年儿童。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在全县14个乡中的4所中学和60多所小学中,抽取了4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半结构式访谈、个案追踪法、比较研究法、影视法以及其他的参与式方法,多维度的搜集资料与信息。其中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问卷414份,回收率为82.8%。其中2份回答不完整被剔除,有效问卷为412份,有效率99.5%。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现状

1.学习成绩方面

(1)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更好。在夏河县的寄宿制学校中,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优于非留守儿童。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学生”已经成为主体,他们能够体会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的艰辛与不易,希望通过好成绩来报答父母。

(2)非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寄宿制学校超过6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一般,接近20%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有70%的学生在成为留守儿童之后,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2.人际交往方面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数据显示,80%以上的儿童能和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睦相处,85%以上的儿童有很多或有一些与自己要好的朋友,可见父母外出务工或游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一种“群体认同感”,留守儿童更愿意与留守儿童在一起,相似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殊的亚文化。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现状

1.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自立、更坚强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自立能力比非留守儿童明显要高,一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老人的年龄普遍较大,而且往往是同时照顾几个孩子,他们的精力有限,所以这些留守儿童必须自立,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其他人。留守儿童面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基本上都能够积极主动的面对。

2.留守儿童的生活艰辛,缺乏应有的照顾

留守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卫生习惯比较差。大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一件衣服会连续穿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持续几天不洗手不洗脸的留守儿童比比皆是;部分留守儿童很难按时吃饭,随便吃块干馒头就是一顿饭,有时可能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对于无监护人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更糟糕,尤其在生病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大多留守儿童就只是默默的忍受着。

3.隔代监护,过分溺爱,教育方式欠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在学校学习更加有信心,更积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不完整的家庭。祖辈往往觉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十分心疼,因此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只要每天去上学就行,至于学习情况、日常行为、道德品行则很少过问。祖辈们大多年迈体衰,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管教有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更多帮助,平时也很难和孩子有畅通的交流。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1.亲子关系方面

在纯牧区,留守对亲子关系影响不大。在纯牧区,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四个以上的子女。从受民族、地域、文化传统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他们更看重整个家族的关系。据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他们因为父母一天都在外忙着照顾草场、放牧,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交流少,亲情往往只是一个“称呼”上的关系,但相互之间感情表露较少,他们把血缘关系看得更重,很重视“大家族”之间的群体关系。

在非牧区,留守对亲子关系影响较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的,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跟父母关系疏远,亲子关系相对淡薄,有一个非常典型个案:雯雯(化名)的父母在她六岁时外出打工,六年来一直没回过家。当调查人员问她是否想爸爸妈妈时,她说:“不想!习惯了。”

2.留守儿童内心压抑

家庭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中的困难、压力等各种心里话无法给父母述说,再加上一些孩子比较敏感,本能的把很多事都压在心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不会将心里话跟父母或其他长辈说,而是选择了朋友或同学,有的干脆憋在心里,时间长了难免压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最需要父母照顾、关心的年龄阶段,然而生活的需要父母外出,使他们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本该是快乐生活却蒙上了一层不快乐的气息。

【参考文献】

[1]宗权.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教育从论,2007(5).

[2]张晓艳.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