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倭寇王王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倭寇王王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90-01

公元1559年,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农历12月25日就在这一天让明朝廷头疼了十几年的“倭寇”头子终于被正刑了。他就是“倭寇王”王直。

一、研究现状

大陆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的。“中国叛人”、“首倭而作之乱者”、“倭魁”等,都是对王直的称呼。8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如樊树志在《“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里也提出放在国际贸易大潮中审视,王直其实是一个从事海上走私贸易的徽州商人,他们反对海禁,要求允许与日本开展正常贸易。

二、人生历程

1、出身及年少

《筹海图编》里是这样写的:

王直者,歙人也。少落魄,有任侠气,及壮多智略,善施与,以故人宗信之。一时恶少,若叶宗满、徐维学、谢和、方廷助等,皆乐与之游。间尝相与谋曰:‘中国法度森严,动辄触禁,孰与海外乎逍遥哉?’…遂起邪谋。明代中叶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的扩大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还是朝贡体制,大大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开始解体和官营手工业的衰落,曾经显赫一时的官方海上贸易开始走下坡路了,呈日渐衰颓之势,于是私人海上贸易便发展起来了,但是在海禁政策下步履维艰。

1515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窥探中国市场,他们在广东收购大宗丝货,转贩于日本、印度、菲律宾乃至葡国本土出售,牟取超额利润。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占用澳门为通商基地,澳门成为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交汇的重要枢纽。其后,西班牙以马尼拉为转运口岸,将中国的磁器和丝绸遍销西班牙本土和它在美洲殖民地。再稍后,荷兰也染指中国市场。

考察了国内和国际环境,王直选择海洋作为舞台,比之朝廷上下官员,更具有时代特征。

2、称“徽王”之前

嘉靖十九年(1540),王直与叶宗满等人往广东,“造巨舰,将带硝黄、丝绵等违禁物抵日本、暹罗、西洋等国,往来互市者五六年,致富不赀” 。这时王直主要以这种方式从事走私贸易。日本使团里有官方代表,也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商人、武士、海盗等,中国商人这时便与他们合作,以逐海外贸易之利。他们带到日本的商品有丝每百斤值银五百两,丝棉每百斤价银至二百两,还有布、绵绸、锦绣。从日本带回的手工业产品如倭刀、倭扇、各种描金的东西、盒子、屏风、砚盒等,工业原料有铜、硫磺、苏木等等。当时在中国海域来往的有中国海盗、日本海盗、西方海盗等,互相合作或兼并是常有的事。王直重振势力时,陈思盼以横港为据点,不从王直。王直凭着他的才智将其擒杀,此后东南海上便是王直的独占舞台。他杀陈思盼一方面是因为利害冲突,另一方面想取得官府信任,以期能开放海禁,合法进行贸易。这一段时间他用一系列行为向朝廷表达他的愿望,最终换来的却是家人被逮,后还被俞大猷率数千人包围不得不突围而去。

3、全盛时期

这以后他的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海盗色彩增加,暴力行为明显,对抗心理坚定起来。他在平户松浦津,“僭号曰‘京’,自称曰‘徽王’,部置官署,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挥” ,势力达到极盛。日本海盗无法与之对抗,有的被王直雇佣成为集团一员。王直的走私活动已公开化,朝廷对付的主要目标就是他了,“有能主设奇谋,生擒王直者,封伯,予万金” 。他们抢劫的主要对象是富家大姓、富商大贾,“预籍富室姓名而次第取之” 。官署粮仓和县库都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能得到丝、棉等这些东西。这些给沿海人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破坏,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了。

王直集团的这些海盗行径,一方面当然是客观上的需要,但推及王直个人,恐怕还有因为愤恨于朝廷产生了报复心理。在十六、七世纪的中国海域,活跃着许多国家的海盗。十六世纪中叶,王直集团势力强大,所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是当时中国海上商业势力的代表,这些在后来的郑芝龙及其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为中国的海上历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4、接受招抚

由于这几年朝廷的不断剿戮,王直集团人员的伤亡很大。三十三年,胡宗宪初巡按浙江时檄文徽州府逮捕了王直的母亲妻子,此时他们的安危系于一线,因此能有与官府缓和关系的机会,他是不妨一试的。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月,王直一行人抵达舟山。朝廷令胡宗宪相机擒剿, “直乃桀然诣军门,时十一月也” 。皇上认为“直元凶不可赦”,以前的诺言灰飞烟灭。嘉靖三十七年正月,收王直入按察司狱。

三、结论

第一,王直是一步步由普通商人到走私商人再走上亦商亦盗的道路。这其中有他主动的选择更有朝廷的逼迫。

第二,王直与日本海盗是“强者胜”的相互竞争的关系。当王直势力足够强大时,一部分日本海盗便加入王直集团,受王直雇佣以得到相应的利益。朝廷所谓的“倭寇”其实就是王直集团,多为中国人,受王直调遣,并不是日本人入侵。

第三,王直在江南的活动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给沿海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所破坏,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但是导致江南长达多年战乱这种负面后果朝廷难辞其咎。

参考文献:

[1] 胡宗宪.筹海图编.卷九.大捷考·擒获王直,第244页;第113页;第245页.

[2] 谢 杰.虔台倭纂》上卷.倭巧,参见晁中辰;王直评议,安徽史学.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