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秘有机农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秘有机农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保护原生态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从细微的小处开始,一样能体验生态环境的每个细节。责任和真诚都被一一感知到。

生态就是对于生命、生活、生存的态度。水果、蔬菜、谷物、板栗连同路边的野桑葚、野草莓,在这里都能享受自然的护佑,远离农药、化肥,远离空气污染,有机种植和保护原生态在这里结合。从中能清晰地感受到那是一种包容、平等、尊重的态度。

高速公路上,远处层峦的青山和隐约可见的长城在眼前铺开,车行至山间,离葱绿的树草近了,让刚刚从城市出来的心顿觉清爽。

过了密云县城,我们往大山更深处驶去,树愈发的葱茏、鲜亮。

有机种植

穿过不足百户的小村,驶上斜坡,我们终于来到有机农庄的大门前。不同于公园景点的大门,也有别于工厂、别墅的大门,这道门显得有些简陋,几根粗木搭建起高大的门框,门框顶端牌子上写着“之万有机纪念农庄”,原色的木牌上刻绿色的字,比不上雕龙画凤的精致牌匾。“不怎么气派啊!”我心想。

车驶过大门,在一片宽阔的水泥地上停下。我走出车门,环顾四周,发现这门只是一个形式而已,门外是山连着山,门内还是望不到头的山,零星地点缀着几栋房子。

办公处旁边不远处,走过一段布满碎石的坡路就是蔬菜种植区,它为乐活城有机超市在市区的5家店供应蔬菜。路边辟出的地里,分块种着西红柿、豆角、黄瓜,地边有茂密的杂草相围。有趣的是蔬菜地里还能看到零星的几个果树,挂满青色的果子。

与蔬菜地隔路相望的是肥料堆,因为晒干了,臭味已经不是很浓烈。肥料来自农庄的养殖区,那里养着猪、牛、羊、各种类的鸡、孔雀等等。

再往前走,撤去塑料薄膜的大棚里,种植着各种蔬菜和香草。

走进大棚,一进门就看见,洋白菜宽大的叶片“千疮百孔”。“虫子吃的,没办法,规定不准用农药”,工作人员谭小姐有些可惜这好好的菜被虫子吃,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谁吃不是吃”,人爱吃的菜,虫也爱吃;虫都不能吃的菜,人怎么吃?

西红柿挂着青色的果,小西红柿结出了黄色、红色的果。谭小姐顺手摘了一个,在旁边的水龙头下冲了冲递给我,“尝尝!没施过化肥,没打过农药。”“像小时候吃的西红柿!”,很久没有这样吃西红柿了,吃的东西和生长它的环境同时同地。

另一个棚里,一溜排开各种香草,“这是洋甘菊,加蜂蜜泡水喝很养颜。那是迷迭香,晒干放在衣柜,就不用再放清香剂了。那一片是薄荷,摘一片叶子贴在额头,很清凉,能消暑。”这么多香草,吃的用的一应俱全,可以代替家里多少这个剂那个药,真想把它们全都收入囊中。

从大棚出来,后面是一片板栗树林,树下各种草生长茂盛,一位师傅正拿着镰刀在树下割草。“草长得太好,树就长不好了。”不能用除草剂,一片林子割完要三四天。因为任由它们随意生长,这位专护板栗的师傅自己也不清楚他管理着多少板栗树。

这就是我眼见的“有机种植法”了,即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一系列种植方法。

20世纪90年代,英国已有800个有机耕作农场,政府对实行有机耕作农场还给予经济补贴。1993年英国政府拨出了100万英镑支持农民实行有机耕作。

德国已有10000农民转而实行有机耕作,全国21%农田已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机耕作的成本比普通的耕作要高出30%。

把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还原成亲眼见到的场景,竟是这么有趣的过程。

融入环境

离开种植区,跟随谭小姐沿着唯一的一条水泥路,步行向山里走,我的脑子里不停地蹦出问题来:灰色水泥路会将我们送到哪,大山深处藏着怎样的有机秘密?

“这是野桑葚,路边山上随处都有,你尝尝”,说着谭小姐拉过一支挂着紫黑色小果的树枝给我。我小心翼翼从上面摘下几个,犹豫着要不要放入口中。“擦一擦,直接吃吧,上面只是有点灰。”想想也是,这深山里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化肥农药,有什么可担心呢。放进嘴里,很甜,只是汁水少了点。

尝过桑葚,回过身看见一盏路灯,一根剥去皮的树,顶端置一个三角形小棚,一盏白色节能灯安静地待在下面。这路灯依然延续了大门的风格,简陋而且单薄,未经修饰的原木。

顺着路往前走,右侧山体的岩石爬山虎肆意地攀爬,不知名的杂草缠绕其中;左侧,视线越过丛生的灌木杂草带是一条波绿的河。河水来自密云水库,河里鱼类丰富,但是禁止捕捞垂钓,只有当参观体验的客人来到这里才能尝到应季的鱼。“河里的鱼没有人专门饲养,也不会定期捕捞,它们靠吃河里的天然食物生长,所以味道很鲜美”,谭小姐一边介绍一边将我的视线引向前面。“转过去在二滩有凉亭,我们去那休息一下。”

凉亭修在一潭水面上,全木质结构,从路到支架、到顶、到桌椅、到花坛,原木的颜色未有其他修饰,只是鲜花、青山围绕周围增添色彩。坐在椅子上,凉风从山上吹来,带着树草的味道,仰头闭眼,享受惬意时刻。一睁眼,看见一盏节能灯在头顶,灯罩由藤条编制。

保护原生态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从细微的小处开始,一样能体验生态环境的每个细节,责任和真诚都被一一感知到。没有武断的规划,没有繁复的修饰,更没有臆想的气派,让所有生命好好地生长,大门、路灯、凉亭所有的设施在服务于人的同时自然融于景。

有机饲养

“这里人真少,真安静啊!”我话音一落,谭小姐接道“农庄一般不允许机动车进入,只有拉货的车每周进来两次。平时我们都是靠步行、自行车或者电瓶车。”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

我们跟随货车去进入养殖区,车行至水泥路的尽头,从小路进入密密的树林,树林里土地微湿。一排鸡舍进入眼帘时,刚才的静谧终于被打破。灰色的珍珠鸡、白色的乌鸡、花花的土鸡,在各自宽敞的院子里散步。工作人员提着刚刚装箱的鸡蛋从鸡舍走出来。谭小姐很为这里的鸡蛋骄傲,“这里的鸡蛋销量很好,一个礼拜送一次到有机超市,基本不够卖,鸡和鸡蛋一送过去就卖完了。”

跟随工作人员,我进到饲料房,饲料由专人配好,玉米、菜叶都来自农庄的有机种植,有机超市的货车进山拉货会带回来超市过期的有机面包,晒干后拌入饲料。在这一套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下,有机贯穿始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

走进一个鸡场,鸡舍建在一块高地上,鸡三三两两在里面踱步,偶尔低头找食,有的钻进草丛找虫子,一副悠然的样子。工作人员提着桶进鸡舍捡鸡蛋,我也跟了进去。“每只鸡都有自己固定的下蛋窝,基本不变”,一边捡一边给我介绍。从窝里总能掏出三四只蛋,个头略小,蛋壳细腻,握在手里紧致舒服,能够感受到经过自然孕育而储藏的生命力。“雏鸡很少拿来卖,基本上都是卖母鸡煲汤,越炖味就越浓。”

走出鸡舍,时间已经不早。虽然只是一次粗略的有机农庄之旅,所见所闻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帮我解开心中诸多疑问。它有2000亩原始森林,它封山育林30年,它严格控制参访人数和参观频率,它的果蔬获得有机认证。它里面是怎样一番景象,探过之后我们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