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到题的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到题的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强调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笔者针对小学高年段学困生的习作现状,以树立学困生的习作自信心为立足点,打破当下习作教学常规的教学模式,提出“从文到题”的逆向习作教学模式,通过自由习作、自由编题、变换角度一材多用,帮助解决当前学困生最大的习作困惑,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 学困生 从文到题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80-02

1.论题的背景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的改革力度可谓是大幅度的,尤其注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然而,纵观当下的学生,他们中有几个是真正对写作感兴趣的呢?他们中有不少人惧怕写作,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常常很苦恼,在40分钟的时间里要围绕题目要求完成400字以上的作文,这种限题又限时的应试降低了不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综观小学语文习作练习,三―六年级共有习作62次,写人记事类的(包括自由作文、看图写事)有37篇,占59.7%。写人的文章通常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记事的文章重在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突出中心思想。两者都要求把事情写具体,都要有中心、有重点的突出。所以此类文章选材是关键。

通过对五年级30名学困生的多次写人记事类习作进行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写些什么”,即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素材,并且不会处理素材,最后便出现了“文不对题”、“中心不明确”、“主次不分”等问题,甚至只写几行字或干脆留空白。久而久之,他们每次面对作文,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2.论题的提出

培养学困生的习作兴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要想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就要让他们明白:写作并非高不可攀,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规律,走出误区,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

正当我思考着如何让学困生觉得写作并非难事时,受到当下盛行的“全羊宴”、“全牛宴”、“一鱼八吃”、“一鹅八味”等美食菜肴的启发,于是大胆提出了“从文到题”的教学尝试,让学困生能够在这种逆向的训练模式下,学会灵活处理典型素材以满足不同的写人记事类作文题目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在“一材多用”中掌握习作技巧,从而培养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3.论题的阐述

3.1概念解释

3.1.1“从文到题”:即以文章为出发点,以题目为归宿。先让学生在没有题目的限制下自由写作,然后根据自己的作文编写多个不同的题目,学会变换角度一材多用。

3.1.2 编题:“题”在这里指主题或题目,包含习作的具体要求,就像平时考卷上的作文题,或者单元习作的题目一样。

3.2可行性分析

3.2.1从写作思维的培养来看:《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说道:“写作思维的一般操作模式就是分析与综合”。“从文到题”的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文章与题目之间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不仅加强了写作思维的培养,也加强了题目与文章之间的对应关系。

3.2.2 从解决学生困惑来看:对于学困生而言,长期的习作自卑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这种“一文对多题”的习作教学模式旨在训练思维的同时,解决学生“不知写什么”的烦恼,告诉他们好的素材是可以用在很多题目上的,就好像一块好木,可以用来做桌子,可以用来做床,还可以用来搭建房子。

3.2.3 从学生的需求来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文到题”的习作训练,从自由习作到自由编题再到自由评价,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多样选择性 ,让学困生能够轻易地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强烈需要。

4.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4.1教学目标

“从文到题”的习作教学模式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习作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作文中真正致命的错误是中心不明、主次不分,甚至离题。从去年我区五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中可以发现,整个区的试卷中犯了这类毛病的作文还是大有存在的。这种“从文到题”的教学模式,能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对素材的处理,避免作文出现上述重大错误。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从文到题”习作教学模式的目标

4.2 教学策略

4.2.1 抓住习作契机:习作契机是习作的最佳时间。选准习作契机有利于打开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想写。许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来创造习作契机,但我认为,生活中习作契机时时有,把握得好皆文章。“从文到题”的习作就是要以生活为大背景,善于捕捉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为载体,不限题目,给学生心理、情感、思想上的自由。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当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和同学分享喜悦时,当学生为没有拿到“优秀班级”而深感可惜时,当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时……每当出现这些情况,学生往往会有满肚子的话要倾诉,教师何不顺势而行,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呢?以下两个是我曾经抓过的习作契机:

1)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开考没多久,某男生就深感不适,忍不住呕吐了。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侧身子捂鼻子时,一位女生默默地站起来,拿起教室后面的扫把,走向呕吐物……半个小时后,教室恢复正常,我灵机一动,告诉大家试卷上的作文不用写了,就围绕刚才的事情写一篇作文。

2)某天天气恶劣,狂风暴雨突如其来,搅的学生不能安心坐在教室里听课。正当我的教学计划无法顺利进行时,我马上转变教学思路:“同学们,请大家有秩序地把凳子搬到窗户边上,我们来看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透过玻璃窗看,十几分钟后,我让他们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