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监测降糖药疗效的三大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糖尿病已成为“数字化”疾病的今天,要监测降糖药的疗效,从表面看非常简单,只是反映糖代谢异常的指标,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最直接的标准。但是,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降糖药疗效的判定从广义上而言应该与治疗目标相对应,也就是说疗效的判定还应包括药物的安全性及降糖外的疗效。
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和反映病情控制情况的最直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血糖的间隔时间应依病情而定,如血糖控制不佳时可频繁监测,甚至每天多次监测,但血糖控制已达标的患者也应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血糖。监测中要注意:
⒈明确血糖控制达标的目标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4.6~7.8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
⒉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监测糖尿病的“金标准”,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糖的全面控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如持续近二十年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以使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
⒊患者的自我感觉不能代替血糖监测,更不能作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及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血糖的升高常常呈阶梯性缓慢上升,机体会逐渐适应这种状态,不会因血糖的轻中度升高而感到不适,如有许多患者血糖增高小于10毫摩尔/升时常常无口干等症状,因而误以为血糖控制良好,也就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高血糖存在“记忆效应”,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在血糖控制正常后仍将持续很长时间。这类患者平时看似很健康,等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甚至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等可致猝死的疾病,对健康潜伏着巨大危险,这种状态可说是“软刀子杀人”。所以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就以“降低对糖尿病无知的代价”作为当年糖尿病活动日的口号,希望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提高全人类对糖尿病的了解。
⒋重视监测餐后血糖: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如欧洲糖尿病诊断标准合作分析及巴黎前瞻性研究等均已证实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对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预测性超过空腹血糖,也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的高危因素。Dr.Monnier作了大量有关餐后血糖的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与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水平密切相关,但两者对其贡献随疾病控制情况而定。如果糖化血红蛋白
⒌根据病情监测夜间血糖:若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空腹血糖仍高或夜间有低血糖症状,为分清是夜间血糖一直高、夜间低血糖后的高血糖,还是凌晨时血糖才增高,可以通过测定睡前和空腹血糖同时加测夜间如0点和3点的血糖来加以辨别,因为三种情况的治疗是不同的。
⒍监测随机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餐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也不超过10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相对较大,为了解和控制波动性高血糖,有时应测定随机血糖。如饮食量临时增减、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等,及时测定可发现短期内血糖的高低波动。又比如吃了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如粥、果汁、饮料、西瓜等,血糖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这时就需要测进食这些食品后短时间如半小时的血糖。
无论什么时候及测定血糖的频率如何,都说明血糖控制的意义重大。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达标率仅25%左右,现状不容乐观,降糖治疗的任务艰巨而艰难。
监测降糖药物的安全性
血糖是评价药物降糖疗效的最直接指标,但安全降糖更为重要。因此,还应观察:
⒈低血糖的发生情况:低血糖一直被认为是磺脲类药物治疗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也已成为影响患者血糖控制和治疗顺应性的障碍。低血糖对老年患者的伤害较大,这类患者尤其需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以不宜选用降糖作用较强的药物如格列苯脲,而应该用一些吸收快、代谢快、低血糖发生危险较低的药物,如短效制剂和缓(控)释剂等。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每日服药一次,在依从性好的同时能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低血糖发生相对较少。同样是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格列奈类,在β细胞上的结合位点与磺脲类不同,起效快、作用消失也快,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风险;餐时即刻服药也使生活更灵活、便捷。
⒉肝和肾脏等毒副作用:如格列奈类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自胆汁排泄,因而不加重肾脏负担,能安全地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⒊胃肠道的安全性:如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主要在消化道。用药初期,尤其是空腹服药,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反应,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中有金属异味、大便稀薄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这是因为药物在胃内立即溶解后粘附在上消化道粘膜上,刺激所致。因此,该药不宜在空腹或餐前服用,应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监测降糖药物在降糖外的其他疗效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又与血糖控制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治疗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此外,目前糖尿病治疗目标也已从单纯降糖进展为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部分降糖药物也具有这方面的作用:
⒈是否对胰岛β细胞存在过度的刺激: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等已清楚表明现有的任何降糖手段都不能阻止胰岛β细胞的进一步衰退和疾病的进展,但对β细胞反复的过度刺激肯定会加速残余β细胞功能的衰竭,使患者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提前。不同的促分泌剂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程度不同,故治疗中应尽量选择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对胰岛β细胞刺激最小的药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残余β细胞功能,最好又能同时兼顾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以减轻胰岛负担。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和格列奈类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作用均呈葡萄糖依赖性,前者同时还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因此,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不会过度刺激胰岛β细胞。
⒉缓解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患者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如格列酮类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的激动剂,它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心血管危险因素。
⒊体重变化:肥胖(或超重)与2型糖尿病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前者又可加重胰岛素抵抗。据统计超过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控制体重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控制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如二甲双胍可减轻患者体重。
⒋脂代谢的改善: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这是并发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循环游离脂肪酸水平。
⒌其他危险因素的改善: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药物,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对非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有改善作用。如罗格列酮可以使C反应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水平降低约30%~35%,使血管的反应性升高近40%。但对心血管病变的长期影响还有待于大规模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每位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而病情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应科学综合地判定降糖药物的疗效。同时指导患者做个“有心人”,随时留意自己的病情,做好记录,使医生能更全面地监测降糖药物的疗效,真正做到治疗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