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杭州“奔的”退市冷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杭州“奔的”退市冷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以一种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杭州“奔的”退市问题,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场政府形象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地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租车行业的决策失误。

[案例]

黯然退市

在2006年6月9日下发的“杭交复[2006]24号”文件中,杭州市交通局终于允许奔驰出租车退出当地市场。一直陷入亏损风波而被外界指为“形象工程”的杭州“奔的”终归难逃短命厄运。

为提高杭州的国际化大都市水平,提升杭州的城市品位,2004年8月18日,杭州市交通局召开了客运出租车汽车经营权竞投大会,100辆豪华出租车的经营权,被杭州大众、外事、四方出租车公司夺得(外事50辆,大众、四方各25辆)。

2005年1月28日,第一批用于营运的崭新奔驰E200轿车抵达杭州,每辆价值超过50万元。2005年2月8日,首批30辆“奔的”开始高调运营,但奔驰出租车自投放以来,就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除了“大众”公司的25辆“奔的”全部承包出去之外,“外事”竞拍的50辆“奔的”只有10多辆被承包,而“四方”公司只有5辆在运营,承包“奔的”的公司长期亏损经营。

2006年元月8日,杭州大众出租车公司7名河南周口籍的出租车司机事先约好,分别带着老婆、孩子趁着夜色,把7辆奔驰车开回了老家西华县,直接把车开到西华县公安局投案“自首”,希望以此让杭州大众公司退还押金(8万),终止承包合同。

在“奔的”司机和三家获得豪华出租车经营权公司的亏损怨声中,杭州市交通局于2006年6月9日批复了三家出租车公司联合呈递的报告,批复中称依据自愿原则,经营者可将奔驰出租车调整为目前市区主流车型水平的车辆。杭州“奔的”终于在上路16个月后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解读]

“奔的”缘何不挣钱

杭州“奔的”不挣钱,概括起来有五方面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奔的”决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奔的”自身的原因:娇贵的“奔的”运营成本相当高。奔驰出租车烧98#汽油,与90#汽油相比,差价在1元以上,每百公里的油耗量也比普通出租车高出许多,随着油价的不断飙升,“奔的”每月光油钱就要6000多元;另外,“奔的”维修保养费用极其高昂,奔驰出租车的刹车皮3000元/副,是普通出租车的10倍以上,每月必需的机油,普通车最高200元,奔驰车则要660元,换个车大灯起码上千元,保险杠就要上万元。如此高的运营成本,是“奔的”亏损的首要原因。

政府方面的原因:“奔的”作为公共产品,政府不但没有全部或部分承担成本,连承诺的扶持政策也没有全部兑现。当时为了支持奔驰出租车,杭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允许“奔的”随时在四星级以上宾馆外蹲点,在机场开出“奔的”绿色通道,维修工时费予以优惠。一年多过去了,这些政策却没有兑现。另外,政府对市场需求和目标消费群体预测不准,引进100辆“奔的”,结果近六成在车库“睡觉”。当初将目标消费群指向高端消费者,但事实上出租车的好处就是招之即来,高端消费者不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奔的”而苦苦等候。出租车只是临时代步工具,对一个赶路的人来说,坐奔驰的感受不见得比坐桑塔那好多少。另外,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有私家车。高端消费者又指向公司或单位,他们为了形象租用“奔的”撑门面。事实上,有贵宾来访,公司或单位更愿意租用迎宾车以示郑重。婚庆用车呢,不少顾客又嫌弃“奔的”的牌照,虽然是奔驰,但是从车牌一看就知道是的士。顾客更愿意多花一点钱去请婚庆公司的豪华车。而高档酒店外定点候车,没有出租车公司与酒店协议在前,“奔的”常常被“驱逐”。排除原来预测的几种可能消费群后,“奔的”的最主要消费者只剩下外来商务人员包车,而这个消费群是很小的。

出租车公司方面的原因:出租车公司的营销策略不到位。出租车公司原计划专门设调度为“奔的”洽谈预订客户,设立预订“奔的”的热线电话,但这些措施力度不够大,对“奔的”宣传还是不够,有的市民有需求,也不知道上哪里去叫车。另外在“奔的”经营惨淡时,出租车公司只是微调车份钱,没有为司机多分担一点风险。“奔的”的车份钱是每天450元,这样算来,“奔的”一天至少要600元才能保本。“奔的”司机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才能勉强收支持平。

司机方面的原因:“奔的”司机期望值过高,当经营惨淡时,只是一味向公司报怨,却没有改变经营策略,目光只投向机场、高档酒店,只想做包车生意,忽视短途散客生意。“奔的”司机之间也没有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一方面上海“奔的”司机做得很好,他们为了提高有效的行驶里程,自发成立了“调度平台”,互通信息、结成联盟、避免空驶、节约燃油。

[启示]

既缺位又越位的政府

杭州市交通局政策催生下的“奔的”,决策意图是提高杭州市的国际化大都市水平,提升杭州的城市品位,改善招商形象,属于提高城市形象的公共工程,可以定位为公共产品。

如果杭州豪华出租车公共产品的属性成立,那么这一产品的有效提供者应该是公共部门,或者由公共部门补贴私人部门来实现。被赋予塑造城市形象使命的杭州“奔的”,它作为公共产品,其全部成本或大部分成本本应由政府承担,但事实上却由出租车公司和司机来承担。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其他社会成员“搭便车”享受了招商形象改善、城市品位提升、个人档次感增强的实惠,却没有付费。于是,市场机制没有办法来解决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来弥补,如果政府不想补贴私营部门,市场主体只好选择退市,大家都没有了“形象提升”这个公共产品了。

正如杭州某政府官员说的那样: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豪华出租车是一道“流动风景线”。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政府不应是简单地取消“奔的”,而应该是扶植、补贴私人部门继续提供这种公共产品。普利康途研究中心观察家分析认为,杭州“奔的”退市折射出了政府以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将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转嫁给市场,公共产品提供缺位。同时也反映了政府越位企业经营,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出租车公司,本应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他们使用什么档次的车,购买多少数量,进入或退出市场本应自主选择,但政府部门却运用行政权力对出租车公司的经营横加干涉,运价由政府部门来定,甚至品牌车型都是政府部门说了算。政府越位企业经营,干预市场失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血本买来的教训

就在杭州“奔的”退市的第二天,媒体披露海南三亚市交通部门也在考虑投放一些奔驰、宝马等高档出租车。那么,杭州“奔的”退市给其他城市带来哪些可资借鉴的教训呢?

首先,如果豪华出租车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公共产品,那么政府要做好相关政策扶持,不能把这种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转嫁给市场,转嫁的结果必定和杭州一样。其次,政府在推出豪华出租车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对目标群体及市场需求量要有准确预测。再次,豪华出租车推向市场,适应市场有一个磨合期,出租车公司应尽最大力量为豪华出租车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帮助其打开市场并与司机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只有司机有利润,公司才能有更大的利润。最后,“奔的”司机之间也应加强合作,结成联盟,实现多赢。

出租车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以一种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杭州“奔的”退市问题,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场政府形象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理性地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租车行业的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