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在院精神患者疾病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精神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80例,采用药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80例,单用药物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情康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健康教育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暴力行为的几率较高,给患者和被攻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而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对精神病的治疗仍以传统的治疗,即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控制精神症状。我科于2005年开始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我院精神科两个男病区和两个女病区的患者。诊断均符合国际精神疾病分类第10版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实验组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4~59岁,平均38.89岁,病程1.5~8年。精神分裂症4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1例,其他精神病12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5~60岁,平均38.74岁,病程1.5~7年,精神分裂症46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7例,其他精神病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疾病分类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药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而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1.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加强心理健康、病房组织管理、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宣教。健康教育的方式:以上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编写了小册子分发给患者及家属,在病房内粘贴宣传画,定期更换内容进行讲解,让恢复期的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集体讲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性质及预后情况,组织患者座谈,每周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不良行为的改变情况,并结合奖励手段给予奖励和强化。

1.2.3 治疗效果的评定 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NOSIE评分,时间为入院时,即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进行评定。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于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都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3]。

3.2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是精神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治疗性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以帮助患者为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专业性关系,可以达到治疗性的结果,被认为是精神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精神科护士和首次住院的患者接触,护士要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灵活掌握时机,运用沟通技巧。首先主动给患者以关心的信息,如介绍环境、自我介绍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建立信任感,患者信任护士,才会放松心理警戒,暴露思想,愿意接受护士的引导。

3.3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别于其他科的健康教育。在宣教病因、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时应有所侧重,如在宣教病因时,应重点介绍情绪因素和个性特点对疾病的影响,并鼓励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个性,稳定的情绪,以利于病情的好转及预防复发;在宣教药物的副作用时,应重点介绍最常见并且是通过患者自己的注意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副作用,如:口干、便秘、性低血压等。在精神科病房中,较常采用保护性约束、安全检查、强制性治疗等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给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以取得支持与合作,否则可能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甚至会发生医疗纠纷[5]。在护士帮助患者了解自我,适应角色的转换,促进疾病的康复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对康复期患者维持健康的自我认识、与家属的沟通和指导更能体现现代护理观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参 考 文 献

[1] 蒋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29.

[2] 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42.

[3] 韦丹.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华夏医学,2002,15(5):663-664.

[4] 桑优芬.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372-373.

[5] 周芙蓉.精神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