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科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科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泾县汀溪保护区地理概况、功能区划、动植物资源概况等,并据此对汀溪自然保护区进行论证与评价,以期促进保护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汀溪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功能区划;动植物资源;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54-02

1 保护区地理概况

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位于泾县的东南部,以汀溪乡大坑村、桃岭村及蔡村镇宋村境内的连片原始次生林为依托,是该县现存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一块天然林集中地。保护区内共有人口5 396人,土地总面积6 906.9 hm2,其中耕地10 hm2,林地6 581.9 hm2,森林覆盖率95.29%。

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中元古界成为基底岩系,地表未见出露,志留系在区内广为分布。区内以山地为主,山间盆地和平原所占面积很少。隆起区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层状分明,断陷带经河流切割发育成山间河谷小平原。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棕壤、粗骨土、黄红壤等,土层深厚、土宜性强、有机质含量高。

保护区主要地貌是由黄山余脉延伸而成的山地。隆起区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层状分明,断陷带经河流切割发育成山间河谷小平原,侵蚀剥蚀小起伏的低山海拔400~1 000 m为主,大都北东走向,山体完整,脉络清晰,由于差异性上升运动的影响,山间多发育规模不等的山间盆地,都有河流穿过,与山地相间分布。

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南沿,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西南风。光、温、水等气候条件优越,且配合比较良好[1]。年平均气温15.6 ℃,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7 ℃;极端最低气温-14.7 ℃。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2 114.8 h左右。全年无霜期一般为239~240 d,一年中降水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于5―8月汛期,冬季最少,年平均降水量为1 600 mm左右。

2 保护区功能区划

汀溪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核心区被保护物种非常丰富;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保护对象有适宜的生长空间和栖息环境;区内无不良的因素干扰和影响的地方,面积2 334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3.8%。缓冲区环绕核心区,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区域,能够对核心区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和屏障作用,该区也有完好的森林,面积为4 227.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1.13%。实验区围绕缓冲区,该区主要以森林、经济林地、农田和林区的群众为主,面积为33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

3 保护区植物资源概况

3.1 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

据初步调查及有关资料统计,汀溪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约565种,分属114科。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16种;被子植物107科363属549种,在安徽省植物区系中占在重要的地位。保护区地处偏僻,地质古老,保留了不少古老珍贵的植物,初步调查发现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省级保护植物12种。

3.2 植被类型

3.2.1 常绿阔叶林。①苦槠林:该群落分布于低海拔的丘陵、低山地区。群落高约11 m,乔木层盖度85%,优势种为苦槠,主要伴生种有白栎、板栗、甜槠等;②青冈林:该群落主要分布于大泥坑入口处陡峭的中山地区,面积约5 hm2。群落高约10 m,乔木层盖度95%,优势种为青冈,主要伴生种豹皮樟、五角枫、肉桂等;③楠木林:该群落主要分布在沟谷山涧内,群落高约8 m,乔木层盖度85%,优势种为华东楠,主要伴生种有天竺桂等。

3.2.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①青冈、川榛林:该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的谷沟地区。乔木层高8 m,盖度90%,主要种类有青冈、川榛、茅栗;②枫香、鸡爪槭林:该群落主要分布在黄连坑,面积可达20 hm2。乔木层高达14 m,郁闭度80%,枫香、鸡爪槭在上乔木层占绝对优势。

3.2.3 落叶阔叶林。①五角枫、枫香、山合欢林:主要分布于海拔600~800 m的地区,林相不甚整齐,乔木层盖度70%~80%,主要有五角枫、枫香、山合欢、香果树等;②香果树林:香果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皖南山区和皖西的大别山区有零星分布。在汀溪自然保护区的山谷中,常有不连片的香果树林分布。乔木层高10 m,盖度80%,主要种类有香果树、五角枫等;③毛红椿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 000 m近山顶的缓坡处,高度11 m,盖度80%,主要种类有毛红椿等。

3.2.4 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500~700 m较陡峭的中山地区,乔木层高7~10 m,乔木层盖度70%,主要有马尾松、麻栎、枫香、茅栗、白栎、化香等。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见,汀溪自然保护区原始植被保护完整,垂直分布较明显,种类丰富,保存有亚热带天然典型的常绿阔叶林――苦槠林、青冈林、楠木林等以及落叶阔叶林――香果树林等,对于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具有很高的价值[2]。

3.3 自然保护区主要经济植物

该次调查还发现该地区具很多可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有糖类植物、淀粉类植物、油脂植物、芳香类植物、鞣料植物、药用植物等。

4 脊椎动物资源概况

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基本上掌握了该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状况,泾县汀溪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04种,隶属于31目70科,保护区的脊椎动物从区系上主要分为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

4.1 水生脊椎动物

鱼类有19种,其中鲤形目2科14种,非鲤形目4科4种,以鲤形目为主,其中鲤科共12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科。

4.2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有2目6科16种,常见的代表种类有无斑肥螈、淡肩角蟾、虎纹蛙、大绿蛙等。

4.3 鸟类

鸟类有14目35科共107种。其中留鸟67种夏候鸟33种,旅鸟6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保护区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灰胸竹鸡、白鹇、勺鸡、环颈雉等雉鸡类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许多鸟类具有药用价值,如池鹭可止血杀毒;斑头鸺的肉、骨入药,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枕黄鹂的肌肉可以补益阳气,助脾,舒郁和肝。还有一些种类如画眉、红嘴相思鸟等,是名贵的观赏鸟类。

4.4 兽类

兽类有8目15科32种,代表种有黄麂、黑麂、猕猴等;保护区兽类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华南兔、黄麂、野猪数量较多,经济价值较大。另外,还有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如穿山甲的鳞片入药,可散血通络,消肿排脓,通经下乳。

4.5 爬行类

爬行动物有30种,隶属于3目8科。其中,最常见的蛇类是虎斑游蛇、红点锦蛇、王锦蛇、黑眉锦蛇、尖吻蝮、竹叶青、烙铁头等南方种类。

5 汀溪自然保护区论证与评价

保护区拥有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悠久的自然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多种珍稀动植物等自然遗产,显示出该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1)优越的地理环境。汀溪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其内隆起区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层状分明。地处中纬度南沿,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拥有较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3]。另外,汀溪自然保护区还与安徽省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等相毗邻,对构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2)独特的地理位置。汀溪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的最北缘,是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区,是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同时该地陆生动物具有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因此,该区对于生态学及野生动植物系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动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汀溪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由此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库。

(4)森林景色秀美,植被丰富多样。汀溪自然保护区地处偏僻,地质古老,保留不少古老珍贵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

(5)较好的自然原始本底。该区内有面积较大的一块天然林集中地,占地面积约6 666.67 hm2。是泾县现存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也是安徽省尚存较好的自然历史本底,是研究亚热带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森林植被更新与演替、野生动物的系统分类与进化、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等一个保留较完整的天然科研基地,是一座天然种质基因库。

(6)丰富的旅游资源。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秀美而神秘的原始森林内谷岭交错、沟壑纵横、林木葱郁、有流泉飞瀑之胜;汀溪乡还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是皖南地区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其内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革命遗迹;可与泾县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可见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融合,将成为泾县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4]。

(7)良好的人文素质。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之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有效宣传和实施,当地村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如当地群众自发的对国家级保护植物银杏、南方红豆杉、香榧等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使该区保存了目前极为少见的参天古木。

6 参考文献

[1] 葛文官.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 李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 李晶,王秀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3-75.

[4] 彭驰,王美娥,廖晓兰.城市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和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0(2):5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