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湘西花垣县苗歌的艺术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湘西苗族民歌是我国多民族音乐中苗族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苗族人民从古至今口传心授、代代衍展的湘西苗族本土音乐,是湘西苗族先祖及后人的心灵交流与对话,神秘而悠远,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无穷魅力。当地民众常即兴表现当时的情绪或叙述当地的事件,遇到举行仪式或集会时,男女对歌、日夜不休,但大都唱过即完,保存的很少,即便是流传下来的,也很不完整,词句传化或意境完全改变,没有定性。专门用于宗教或婚嫁等所唱的歌谣,虽也全靠记忆力传诵,词句间不免有传化或改变,因经常演唱,其内容还是大致相同,保存的也较多。
研究湘西花垣县苗歌必须从构成其音乐上特殊民族风格的一切因素,如“旋律、节奏、曲式、节拍”等,以及研究这些外部形式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以及民族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苗歌获得更深层的理解,才能够据此创作出具有时代性、民族性、艺术性的苗族音乐作品来。
在湘西苗族歌曲中,苗歌被分为“韶唔”、“韶萨”两个种类,即:“抒咏性歌腔”和“陈述性歌腔”。
“韶唔”即抒咏性的苗歌腔,也就是苗歌中的“高腔”。湘西花垣县抒咏性苗歌是高亢的假声演唱,这种唱腔旋律起伏较大、咏唱性强、情绪饱满、高亢激越、抒情优美,婉转流利。“韶唔”大都是一段曲演唱多段词的分节歌山歌体。常以中音区引腔配上衬词“噢、欧、呓”等作腔,民间把这种引腔叫做“帽子”,“帽子”有长有短,这种“帽子”因苗歌内容和歌手不同而发生变化。
“韶萨”即陈述性的苗歌腔,因为就是苗歌中所说的“平腔”。这类苗歌声腔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灵活性较强,速度可快可慢,婉转流畅、悠扬悦耳,是湘西苗族地区流行最广的歌腔。在歌曲的开头一般也常根据歌腔形式和内容情节的需要引腔,有长有短。
苗歌演唱的语言——苗语,属于汉藏语系,分为两个次方言,即:东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共有四十八个声母,三十五个韵母,有六个声调;湘西苗歌的调式很多,宫、商、角、徵、羽或大小调都有。苗歌的曲式结构很完整,一般都是由上下句组成的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歌曲,也有复乐段和多段体的歌曲。苗歌曲调一般都带有引子、插句或插段、尾声。苗歌曲调的旋律旋法很独特,音型、动机、乐汇很短而富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风味。苗歌的节奏非常自由和复杂,用散板演唱的占多数。由于苗歌在演唱上很自由,因而在演唱一首苗歌时,常常在中间有不少停顿,这是由于歌词要即兴创作造成的,其实苗歌曲调旋律音符的休止并不多。苗歌的旋律的装饰音、滑音很多,尤其是下滑音更独特。有的下滑音经常滑到半个音。这种苗歌在演唱时,发声、咬字、吐字很独特。用假声演唱的高腔,高亢激越,优美动听;用真声演唱的平腔,悠扬悦耳,婉转流畅。
湘西苗歌的演唱形式十分多样,有在室内“座堂唱”(平腔),室外山坡野外的“牧歌唱”(高腔),还有把湘西苗歌引入到其它苗族艺术表演形式的活动中,如:苗鼓舞、跳香、接龙、椎牛、八人秋,使苗歌的演唱更具浓郁的民族彩色。
苗歌一般都是由上下句组成的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歌曲,也有复乐段和多段体的歌曲,曲调一般都带有引子、插句或插段、尾声,曲调的旋律走向很独特,音型、动机、乐汇很短而富有独特的性格特征和风味。湘西花垣县的苗歌以乐句为单位核心,用句前、句中、句后来划分苗歌的曲式、段落。一首苗歌的开头乐节或乐句,叫做起腔;中间的乐节或乐句,叫做腔;结尾的乐节或乐句,叫做绞腔。通过苗歌歌手们对曲式结构的表述,形成了湘西花垣县苗歌本身的一套固有的独特曲式结构。在一首苗歌中,总是出现一个或两个乐句,加上乐句的起腔、加腔和纹腔组成。在每一个乐句当中,又由一个或几个长短不同的旋律,不断的、相对稳定的重复或变化出现,形成了有规律,多样化的曲体。
湘西花垣县苗歌的曲调,多是以旋律当中最低的那个音开始,并用最低的那个音结束,在歌曲结束时,便又回到了全曲最低的主音,而在演唱曲调中的最高一个音时,就要从最高处往下八度音程大跳下来。这样的演唱方式形成了起伏的旋律线,不仅使曲调粗犷嘹亮,而且含蓄、柔美,有一种铿锵之势,这种多层次、多性格的音乐形象,在中外诸多优秀民歌的当中,也是不多见的。
苗歌自古以来就有一定的、固定的节拍,表面看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要根据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点才能找到苗歌内含的节拍规律。湘西花垣县的苗歌多采用自由节拍,形式上散而不乱,一般是“头拍强、二拍弱、三拍次强”。这也是湘西花垣县苗歌在节拍力度处理上的一个特殊现象。
苗歌是湘西花垣县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湘西花垣县的苗歌当中,构成其苗歌风格特色的前提的润腔是在滑音、装饰音的基础上形成的。苗歌的唱法丰富多彩,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环境,大致可分真、假声结合唱法、半真半假声唱法、轻声唱法、真声唱法等几种类型。在湘西花垣县的苗歌中,不论是句末或曲终,都是用颤音、滑音或先颤后滑作结束,尤其是在曲终,总是先用颤音演唱,再用直嗓子演唱,最后用滑音演唱作结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即“颤后拉直,直后加滑”。
装饰音也是湘西花垣县苗歌中运用很广的色彩音,一般来说,单倚音和后单倚音较多见。给曲调骨干音加上装饰音,是美化旋律、增强风格的一种特殊手法,在骨干音的周围还存在着很多升高、降低、滑音都不到半个音的内含音,人们把它们叫做前装饰音、后装饰音、辅助音、颤音等等。因此要想把苗歌的风格和特征完全体现出来,就不能少了这些装饰音和滑音的存在。
湘西花垣县苗族有着丰富的本民族语言、文字资料,但是由于长年的征战跟苗族内部的纷争,仅剩下少部分留在衣服上的表示吉祥的文字字样,但是从歌词中,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很多苗族特有的语言特色。
湘西花垣县的苗歌演唱者在演唱时一般喜欢在演唱中贯穿衬词,并经常把衬词作为苗歌的起始腔来使用。如:《歌声阵阵象飞泉》一开头就单独使用“噢”字作为起腔,这种开门见山、从起歌就把衬咏唱出来的演唱形式,展示出湘西花垣县苗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在衬词使用中,“噢”字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般主要使用在主词的后面。在苗语当中,“噢”字是个重要的语气词,常常附加在苗族生活话语的后面,加上这个衬词,语气、风味就也变得大不一样了。
由此可见,在苗歌的演唱中,将衬词灵活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演唱时的歌曲韵味,而且可以使歌曲更具灵活性和多变性。因此,在苗歌的演唱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衬词的使用。
在湘西花垣县的苗歌中,有些苗歌为了内容和形式上的需要,时常在歌曲的引子当中,要加上一些称呼词头,如“嗨嗨——乃噢(即亲人哎)”,“嗨嗨角色噢”、“巩噢”等等,作为表达对象的身份。尤其在情歌的起歌部分,这是因为在延长之前,首先要认清情歌演唱的对象,并引起对方的注意力。一些苗歌的衬词、称谓词甚至超过了主词的分量,这在民间歌曲当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也就使歌词结构变得复杂起来,冲破了苗歌当中曲式结构和乐句的方整性,使乐句和词句的结合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美感。
传承苗族民歌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古老苗歌所体现的历史价值;揭示苗族人民真善美,体现苗族人民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的社会价值;独特的曲调、曲式、调式对发展苗族民歌及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将起到不可低估作用的艺术价值;如由“苗家人人爱唱歌、最爱唱的是请客歌”等苗歌,表现苗族人民朴素、热情、好客,对促进对外交流及旅游开发有积极作用的对经济价值。
苗歌通过别具特色的苗族语言、以及独特的发声方式和润腔技巧,表现出苗族人民所特有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因此,保护苗歌就成了保护我国苗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展现苗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保护充满艺术魅力的苗族传统技艺——苗歌,并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尹建国,《湘西苗族民歌及演唱特点》,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一期
[2]张艺,《湘西苗歌的种类及特征分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1年12月第4期。
[3]花老虎,《湘西苗歌研究》
[4]向日征,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吉卫苗语研究[M],城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13
[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宣传部编《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歌曲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6]张建国,湘西苗歌音乐初探[j],艺术探索,2005,S2
[7]雷惠玲,湘西苗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