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造兰州”的困与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兰州新区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吸引企业“出城入园”的概念,这是其他新区建设时所未曾提及的概念。
8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一时间,兰州新区被推向舆论的顶点。
西北新区的大梦想
兰州新区行政区划面积达806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截至2015年,该区域GDP将达到500亿元左右,2030年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相比2011年兰州市生产总值1360.03亿元的数字,兰州新区的目标无疑承载着大梦想。
今年2月,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到兰州新区进行调研,提出要确保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00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完成生产总值40.71亿元。
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兰州新区要在8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增长9倍。那么兰州新区的宏伟目标靠什么实现呢?王三运强调:“要招大商、大招商、招强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大项目。”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资金、资源、技术等必要条件,同时,区位优势、市场、政府管理和百姓素质几个充分条件也不能缺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主任施祖麟说,兰州所有必要与充分条件都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政府不能心血来潮,盲目追求推进速度,否则难免会生成新的泡沫。
理想须过万重山
针对到底是批复西咸新区还是兰州新区的问题,专家进行了论证。结论是,兰州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北的中心;而且西咸新区的经济容量和发展潜力都不如兰州。由此,兰州新区肩负起带动整个西北地区发展的重任。
专家坦陈,兰州新区的发展,在巨大的机遇面前,首先要跨越重重挑战。
“要想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新区必须为企业落户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在专家看来,服务产业的发展是要前置于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区的发展不能重复老城区慢慢滚动发展的陈旧套路。
除此之外,在采访中,所有专家都提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解决好新区和老城区的互动和良性发展。施祖麟注意到,兰州新区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吸引企业“出城入园”的概念,这是其他新区建设时所未曾提及的概念。
据媒体报道,兰州老城区企业出城入园在积极推进,兰电、兰通、青岛啤酒已动工建设,兰石、兰飞、兰驼等出城入园项目已完成土地选址。但是,如果所有的产业都是从老城区搬家到新区,并不会直接促进兰州经济的大发展。
产业搬迁之后,有效释放出了老城区的城市发展空间,而这些用地用来发展服务业,将会实现更大的增值效应。
但由于兰州新区经济基础薄弱,即使国家政策到位后,各种资源也不可能像浦东、滨海新区批复后那样蜂拥而入。兰州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配套、服务配套等多方面持续投入,打造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平台,而这样无疑会使当地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农民安置、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城镇化布局的问题,也都需要用钱来解决。但是钱从哪里来?“现在不能盲目把摊子铺开,一下子投入很多钱,完全由政府贷款支付,最后会出问题的。”施祖麟说。
常规的发展方式没有意义?
“在西北地区树立一个样板,中央政府希望兰州新区有所突破。但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兰州本身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差。”施祖麟说。
因此专家认为,兰州新区要想真正成为新的增长极,常规的发展方式没有意义。
“要摆脱传统思维定式、旧的条条框框、老的习惯做法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办法,破解难题,争取以超常规的工作方式推动新区跨越式发展,探索一条符合新区实际、有新区特色的发展新路子。”王三运曾在讲话中明确强调。
但是,解放思想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往往和其实现的艰难程度成正比。
相比其他新区批复时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兰州新区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因为“现行政府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与其他国家级新区比较,兰州新区建设面临政府管理水平低、决策效率低、干部素质差、思想解放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等问题,有人认为,兰州新区建设需要花大力气来进行制度建设。
部分媒体评论员认为:“兰州新区的构建与其说是兰州产业的再造,不如说是一次市场制度的再造和政府职能的转型。”
“从制度设计上,应该要把兰州变成投资的乐园。只有超额的利润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投资落地。”专家认为,要实现这点是有可操作的办法的,比如特殊的财政政策,给投资者大规模的金融支持以及相应的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
“国家可以试试,在极端落后的地区,进行大幅度制度机制创新。不下猛药,兰州新区建设没有多大意义。”有专家这样指出。
产业转移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区域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的顺利推进。
在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中,除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不可回避的选择之外,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也被摆在重要位置。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兰州新区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建设,明确提出要把兰州新区打造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区。
而最新的兰州新区批复文件也指出,建设兰州新区,对探索西北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增强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批复意见中提到承接产业转移,虽然没有给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头衔,但是有这样一个功能定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发展中心主任施祖麟认为,“对于兰州新区来说,产业发展要白手起家不容易,开始可着重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然后逐步发展新兴产业。”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则表示:“要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把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做到产业转移但是污染不转移。”
沿海地区传统产业正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因此,如何避免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以及过去简单的低技术、落后机器整体搬迁的模式,使西部的发展避免重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覆辙,至关重要。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曦认为,要避免重蹈覆辙,就要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不能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搬迁,不是低端产业的重复,而是要以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升级。
为此,兰州新区需要进行制度设计。比如,关于产业布局,要明确产业发展链条,避免低端产业以及资源加工型产业的重复。“兰州的产业发展应定位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方面,这些兰州具有产业优势。通过产业转移实现技术升级,完善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从而整体提高产业水准。”赵曦说。
承接好东部产业的转移,不以企业为主角,而以承接一个产业群、产业带、产业环节为目标,注重产业链的配套生产。这是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然而,中部地区如湖北、湖南、安徽、河南,以及其他西南、西北地区,都在盯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如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样,承接产业转移同样面临激烈竞争。因此,兰州新区承接产业转移,在避免重蹈覆辙的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承接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