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畏惧不是人生的选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畏惧不是人生的选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有三万多个小时在海底度过”

最近关于你开着小型潜水艇破深海潜水记录的新闻满天飞,在那个小小的舱内,有没有过特别糟心的感觉?

在某一刻,我确实想说:“真想伸一伸我的腿,要是当初能把这台机器再做大点就好了。”但我为了这个计划已经努力了数年,花了很多钱,所以我不该再去抱怨什么。

那这是一次美妙的旅行喽?

太刺激了,就像去了趟外星球。当我拍一部电影,那些批评家各行其是地冲我而来。而我造一台潜到海底的机器,没人会对此发表意见,评论家不会给我的机器写评语,这感觉好多了。

你在电影上的成就最为人所知,不过你花在科学探险上的时间比很多科学家都多得多,为什么没做科学家呢?

我从小喜欢科学,小时候就

去荒野树林徒步旅行,捉蛇捉青蛙,还在学校树林里捉昆虫,制成标本观察它们,后来又对天文学感兴趣,我父母给我买过望远镜和显微镜,他们鼓励我对科学的兴趣。我花了很多时间观察自然。中学毕业我面临科学和艺术的两难选择,着实让我犹豫了一阵子,我的确喜欢物理学,但我数学不好,最后选了文学,然后通过了考试。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海洋感兴趣的?

我是读着科幻小说长大的,读完那些故事,就会在我的脑海中放电影,把我的想象中的太空船、外星人画到纸上甚至课本上。那时候我想,外星人不一定都生存在外太空,也许他们就生活在地球上。所以15岁时,我梦想成为潜水员一探究竟。我父亲很支持我的梦想,他在美国给我找了个潜水员培训班,我在那儿拿到了潜水证书,两年后,我家搬到加州我才有机会实现潜水梦。之后40多年里,我有三万多个小时在海底度过。大海太神奇了,如此丰富多彩,众多神奇的生物在其中游弋,超乎你的想象,直到现在,我仍对大海知之甚少,我对海洋仍然充满好奇心。

不过后来你没做潜水员,而是成了电影导演,看得出来你的电影总跟潜水有些关系。

我热爱水下探险,但很不幸,它提供不了拍好莱坞大片那样的回报。所以我只能脚踩两只船了。没错,拍《深渊》时我就塑造了一个水状的生物,在之后的《终结者2》中我把这种技术又再推进一步。

评论一直以来都看衰你,当年你拍《泰坦尼克号》,好像大部分媒体报道都认为你会失败。

当时的评论真是长剑出鞘,好像我们在拍一部好莱坞历史上最蠢的电影——竟然耗资两亿拍一部古装戏。对于制片厂高层来说,问题只剩下两个:是会亏损2千万?还是5千万?

据我所知,你拍《泰坦尼克号》实际上动机不纯?

(笑)给《泰坦尼克号》找投资时,我跟制片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片,它的故事凄美动人,可以媲美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我背后的动机是潜入海底探寻那艘沉默的巨轮。我没把这真心话告诉电影公司。我说的是,我们要来一次海底探险,拍摄泰坦尼克号的真实画面,把这个画面放在首映式上,肯定会引发轰动,而后将带动票房大卖。

意外的是,电影公司同意了我的要求,出资给我去探寻沉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觉得疯狂。两个月后,我在北大西洋的一艘俄罗斯潜艇里看到了真正的泰坦尼克号。

当年《泰坦尼克号》太成功了,而你多年都不推出新作,可能大家都认为詹姆斯·卡梅隆赚了个盆满钵满,享受生活去了。

拍摄给我的震撼太大了——深海拍摄就像一次外太空旅行,我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景象,在影片成功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暂停我的导演主业,转做全职探险家。于是我策划了一些探险,去了些危险的地方。我和团队三年中花了200万美元,发明了一套技术,得以进入泰坦尼克号残骸内部,又做了一次全面的勘探,使它重现在世人的眼前。

我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顾问委员会的一员,参与策划了一些太空旅行,让宇航员带着3D摄像机进入太空站。所以我即做纪录片,又从事科学事业,我的人生由此变得完整。

你的电影特别注重故事性,科学也能讲故事吗?

科学是侦探小说,这是科学的精彩所在。为什么世界万物都有其运行方式?这本身就存在着戏剧性,这种探寻的求知欲望推动着科学的前进。做一名科学家然后致力于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望,这是我乐意讲的故事。

人们喜欢看电影,追捧明星和大导演,但科学家就要默默无闻的多。

科学家中有很多人专注、孜孜以求,我觉得那种追求意义非凡。

在我们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忙着挣钱,不幸的是,你不这么做,就会被看成是个笨蛋。但我最感兴趣的是追求其他梦想的人,无论艺术家、探险家、作家、科学家或是探索某种重大意义的人。我认为这些人是唯一值得了解和赞美的人。不幸的是,社会倾向于赞美不该赞美的人,倾向于赞美那些以肤浅方式娱乐我们的人。我认为他们不应该被当做崇拜的对象。

“我是个有准备怪癖的人”

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后,你撕了自己的美国公民证,保留了自己的加拿大公民身份(卡梅隆出生于加拿大)。你怎么看奥巴马?

我觉得大家都对奥巴马没能坚守承诺产生了失望情绪,但我同时也认为他是在船驶入激流时成了掌舵人,这跟我的好朋友施瓦辛格当选加州州长时的情况差不多。

据说你在片场以对人不留情面著称。

我认为无论谁跟我签了工作合约,都明白自己会被要求做出顶级的工作。所以不至于闹到不愉快的境地。

你片场暴君的名声已经具有传奇色彩。《终结者2》剧组有人穿的T恤上印着:“你吓不住我,我给詹姆斯·卡梅隆打工。”

我记不起来我有大发脾气过,拿录像来证明给我看。你这样说,其实是,就好像你玩了皮划艇漂流后,难道只会跟别人说:“过程尽在掌控?”不是的,你会说,“太刺激了,差点把命给丢了!”实际上你活的好好的。跟我一起拍电影的人回到家说:“我快死了,”因为那样说听起来会是个好故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受到了什么伤害或者是被虐待。

艾迪·哈里斯(《深渊》男主演),他看起来挺坚强的,据说他在从《深渊》片场回家的路上哭了。

他那是秀给大家看的坚强而已。

凯特·温丝莱特,她曾抱怨说她在拍《泰坦尼克号》时有两次都差点被淹死,所以你对演员的抱怨的反应是:“哇,别这么夸张”?

是的,那就是我的反应。不是我撺掇一个演员来演电影,我跟他们说:“你想来演这部电影吗?如果你来演,你就得带着头盔在水底下演戏。”然后他们签了合同。我只是给他们创造了条件。

你对演员可真严格,那你通常会给年轻导演什么样的建议?

有不少年轻导演跟我讨教过成功经验,我会告诉他们: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别人会为你去划边界,但你自己一定不要。你要去冒险。失败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选项,但畏惧不是。从来没有一次探险是在有完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你必须承担这些风险。

听说你会端着AK47扫射水果,你给在加州的家里安装了一套高级自动灭火系统。还听说你正要把家搬到新西兰的一家农场。

我是个有准备怪癖的人,但我搬去新西兰是出于事业和价值观的双重原因。拍完《阿凡达》之后几年,我的工作都在新西兰展开。至于价值观,我小时候每个暑假都在我祖父的农场里劳动,我想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让他们了解食物和水从何而来,加州的城市生活没法做到这样。

你的好几部电影都涉及到核灾难。有传言说你搬迁到新西兰是因为害怕会爆发一场核灾难,这谣言有真实成分在吗?

古巴导弹危机那会儿,有天我看到我爸放在桌子上的避难所建造手册,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某种天启般的恐惧感,但我没必要相信会发生一场大灾难。

成为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小时候是个孩子王,他曾领导小伙伴用蜡烛和布料做了一个热气球,晚上点蜡烛让热气球升空,在家乡小镇引起巨大轰动。这件事还登上了当地报纸。

·高中时代,卡梅隆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读科幻小说,甚至上课时也会把科幻小说放在课本后面偷偷看。

·18岁那年,卡梅隆从美国搭车回加拿大老家,中途司机困了想睡觉,于是卡梅隆跟这个陌生人学会了驾驶,把那辆皮卡开回了加拿大。

·卡梅隆是个不折不扣的火星迷,他潜心研究宇宙空间环境和火星知识,设计了火星登陆探测车和挖掘机,在国际火星协会论坛上,他和普通观众们坐在一起,并认真地做笔记。

·卡梅隆与人合作研制3D摄影机共花费1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掏的腰包。

·拍《真实的谎言》时,施瓦辛格带着其他演员去兜风,耽误了拍摄,他回来后,卡梅隆指着他骂道:“难道你想让保罗·范霍文替我拍这部操蛋的电影吗?你要在搞出这种屁事,就找他来吧。”

·卡梅隆是个枪械迷,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钻研枪械,逐渐成为半个军火专家。他时不时会呼朋唤友驱车前往美国西部的射击场,用AK47打烂西瓜和汽水罐,甚至把一辆报废汽车打个稀巴烂,他说那很“过瘾”。

·他第四任妻子琳达·汉密尔顿因为无法忍受跟着他一次又一次去沙漠里玩射击,跟他离婚。

·卡梅隆喜欢精明强干型的女人,他的第二任妻子吉尔·安妮·赫德就是如此,俩人连在去开会的路上都要飙车较量,还一边用车载电话通话,他们的约会内容包括沙漠射击场玩AK47和M16,骑马以及潜水,还在一次热气球旅行中遭遇险情,紧急迫降。

·卡梅隆在片场喜欢亲力亲为,包括给演员化妆和操作摄影机,当卡梅隆情绪低落时,工作人员有条屡试不爽的策略,他们会问:“如果你来拍,这个镜头你怎么弄?”卡梅隆必定情绪大为好转,大谈特谈他的想法。

·卡梅隆工作节奏极度紧张,这让《终结者2》的员工很崩溃,有人因此穿上了“终结者3,我不干”的T恤。

·卡梅隆性格强硬,因不留情面和情绪化常常遭到剧组成员抱怨,他为了控制自己易冲动的性格,戒掉了咖啡,在拍《泰坦尼克号》时为了提神,他服用维生素B12和小麦草汁。

·卡梅隆为他的家安装了先进的全自动安全系统,可以轻易对付盗贼、火灾,甚至炸弹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