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南地北太湖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南地北太湖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种无类太湖石

白居易一句“石有类聚,太湖为甲”,太湖石声名鹊起,千百年来,用之几案清供,叠山磊池,皆欲得之而后快,江南四大名石三块是太湖石,一块英石。盛名之下,传统太湖石资源几近枯竭,清代已见禁采石刻。近来幸有安徽广德长兴、山东临朐、广西柳州等地出太湖石以及北京房山、安徽巢湖等地太湖石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

子日“有教无类”,太湖石亦应“有种无类”。有种者,各地太湖石形质色纹各有不同,无类者,包容广阔,唯美是赏,推动赏石乃至传统文化再创辉煌。

千姿百态太湖石

作为观赏石的太湖石,大致属于较近地质年代(2.5―10亿年左右)的浅海相泥质沉积,是土壤下地球岩石圈最上层的年轻岩石,经地质运动、环境变迁而形成的。由于其沉积当时所处的地台、海洋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加之成岩后经历的板块运动,火山、冰川海浸及气候变迁等综合作用,造成在大体相同下的差异化,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笔者试做概述如下:

一、华北区域太湖石 黄河以北至北京周边,含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局部、山东、安徽北部及江苏北部徐州等地。该区域属华北古地台东部,太湖石属滨海沉积相,局部有河流入海口沉积相,承接陆地岩石碎屑颗粒较多,常见瘤状颗粒,表皮麻点较多,沧桑感强。由于华北地台比南方扬子地台早露出海面数亿年,故此区域的太湖石成岩较早,生物沉积较少较原始。由于地台矿物元素差异化导致微量元素中亲铁锰类元素较多,断面多成浅褐色,氧化后表皮多见深浅不同的黄褐色。亦可有声,不清越。高温高压下泥质与方解石微粒变质共生,亮晶胶结明显。燕山运动期伴随剧烈的地质运动,原石撕裂揉搓变形,含硅溶液喷发充填裂隙,出露地表,故造型奇特,多见石筋遒劲。而后的溶蚀以第四纪冰川和自然雨水为主,较南方溶蚀力度明显弱。故整体形态多见大气磅礴少小巧玲珑,孔洞亦较少或较浅。整体区域由北往南太湖石发育趋好,现山东临朐太湖石产量非常可观,质色也颇佳。其造型奇特,雄浑沧桑,俨然已是庭院及景观绿化的首选。

二、华东区域太湖石 长江中下游及太湖流域,含江苏大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该区域为大陆板块扬子古地台东部,典型的浅海沉积相。鲕粒较北方细,但是可见,风化表皮光滑度介于华南和华北之间(太湖水下石例外)。基岩成岩于2.5亿年前,伴有大量浅海水生生物化石碎屑,常见各种贝类、珊瑚等。地台矿物导致含亲铁元素减少,亲硅钙等元素增加,故白。方解石共生微粒多,亮晶胶结明显。断面多白色,或微青微黄。表皮易氧化,粉白色。安徽宣城的宣石风化特征最为明显,园林叠山用来模仿冬雪景观,声也不清越。该地区在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和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都受影响,受物理应力较华北更大,岩石出露地表多,块形比较碎裂,含硫地热溶液形成的经脉较明显。成型后自然雨水溶蚀介于华南华北之间,但海侵作用明显最强,地质学上有7次之说,民间传说也曾说见东海三为桑田,导致此区域太湖石独石体量偏小溶蚀效果最佳,整体区域太湖石发育由西北往东南趋好。

该区域是传统太湖石产区,核心区是西太湖鼋山、禹期山、西山周边(分属苏州无锡境内),犹以水中产的最佳,宋代花石纲也是。此地太湖石质地上含金属元素和亮晶胶结更多,并有大量硅化物及方解石微粒存在,断面多呈烟灰色或荔枝肉色,风化表皮为灰白色,内外都可见微晶闪亮,上品金声玉质,犹灵璧磬石。与周边地区相比,此地太湖石除了质地好,还有两样是别的地区未经历的,一是天目山脉东段小范围高强度的岩浆喷发(究竟是火山还是陨石引起的,学术界还有争议),二氧化硫矿脉二次充填,石筋粗壮凸显并有层次感,柔美之外平添几分刚健,此次喷发造成同一矿脉的昆山昆石和杭州昆石的产生;二是约5000年前,太湖成湖,大量地势较低处的太湖石再次浸入水中,万顷碧波千年抚摸,一石初出如芙蓉出水,西子凌波,一切有关太湖石的人物积淀便由此一发而不可收!

三、华南区域太湖石,我国西南部含两广、福建、云贵东部小部等 为华南板块西南褶皱带,市场上大量出现的广西太湖石以及英石、黔太湖等同属此类。属次深海沉积相,海水深度比华东太湖石略深,成岩年代相仿。灰泥质更细腻,同地层常见藻类,中小型浅海动物化石鱼类菊石等。同样受地台化学物质分布影响,碳含量高,表面不易形成氧化层,断面多见黑色。亦有灰白色,更佳,为白云岩或方解石微粒共生导致。该区域少受燕山运动影响,多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侧受力区或缓冲区,反复多次隆起拉伸,山势连绵,大量山石露出地表,但是相对应力不是很大,故多山但无绝高峰,石多见扁平状或可见清晰沉积层。有大规模岩浆侵入迹象,但岩浆含硅化物低,太湖石上的白筋和石表同步溶蚀,无隆起感。此区域海侵作用明显,自然雨水量最多,后期溶蚀效果极佳。成型的太湖石大小齐备,孔洞连环,秀美不输华东,雄伟不让华北。整体区域太湖石以中部广西地区最佳。含英石的话就是中南部最佳。此区域太湖石产量大,造型好,是太湖石文化发展最强有力的后备力量。同时由太湖石构成的喀斯特溶洞地貌和石林是我国地质景观中的奇观。

兼容并蓄太湖石

红太湖和黄太湖:产于江苏宁镇山脉镇江句容。是陆相泥质沉积岩,就是红土壤和黄土壤的沉积压实为基岩,成岩时间上限不超过300万年。后在剧烈地质活动中破裂,高温高压下由周围粘土重新粘合并不完全变质形成,再由地震等因素带出地表。基本没有孔洞,硬度低、粘性好,后世好事者加工成太湖石形态赏玩。明清便有此法,高手做出几可乱真,苏州园林中偶见。红土壤中含大量氧化铁元素,而黄土壤更多含钙硅及高岭土等,粘性更强。

苏州云林山房开发一种新型太湖石,方正端庄,无孔洞,多浮雕纹样,遇水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应为白云石受湖水侵蚀形成。

苏州横泾尧峰石,略欠玲珑,文正亨以其不玲珑,故佳。

西太湖亦有色黑、白、黄各类石种产出,偶有精品面世。

徐州有窟窿石,自然孔洞连环,粗看很像太湖石,大形欠佳,实际应是硅化溶液冷凝后包裹杂质形成,时间长杂质被雨水溶解脱落形成,置一古石盆中点缀庭院亦可。

广西也有类似加工成黄太湖一样的石头。

黔太湖及英石亦是太湖石同类。

山东白云石类太湖,是潮汐带沉积,含镁高,色白可垒假山。

安徽宣城宣石是白云质灰岩,也是类太湖,久置色白,为假山仿冬景的上选。

与其他石种不同,破碎或美感少的太湖石,亦是叠山磊池的上品,聪明的古人在此基础上将太湖石文化引向另一高峰,叠石名家辈出,名园长留天地间!

最近听说甘肃也产出不错的太湖石,而甘肃和云贵高原的金沙江西北岸正是古特提斯海的沿海区域,正好验证我国太湖石产地大体呈半圆形沿海分布,说明亚洲板块各个地台的浅海沉积都能产出极富观赏性的太湖石,未来极有可能还有更加精彩的太湖石面世!

太湖石千姿百态,太湖石文化源远流长。

太湖石“青云出岫”记 侯桂林

辛卯仲秋,余第四次畅游无锡太湖和苏州各名园胜景,再次陶醉于这水云木石之乡。然而,虽数次来到太湖石产地,但因缘分未到,一直没能得到一方地道的太湖供石圆己清梦。

今次经苏州石友推荐,从一位主玩盆景多年的老人家那里看到这块自在天然,贯通变化,造型典雅且元气充盈的老太湖石。观此石如浪奔流,如云卷云舒,高华朴拙,古意盎然,尤其是它之骨力与气势更为难得一见。开始老人家索价与余心价悬殊,拿它不动,后又想良机不可失,以志在必得的一片诚心先后三登其门而如愿以偿。

携石再返无锡给朋友过目,朋友看后冷冷地说了句:“不会是西太湖石吧?”他的一句疑问让余不免心生志忑,因为自己虽说玩石有年,但毕竟对“东、西、南、北”各地所产“太湖石”未曾实地考察和比对深研过。

本着求正求真的态度,去年4月28日,借主持“回归古典・逐梦时尚精品藏石展”时,余拜托“苏州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艺术总监吴人陈传玉先生亲临品鉴。陈先生以一颗谦谦君子之心和他研究古典赏石理论的真知灼见拿出一篇《踏遍三山无觅处,太湖遗珠落太原》的鉴评文章与我。陈先生言之切切,论之凿凿的评语让余心悦诚服,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窦。现将陈文与石照一并公布,愿与大家分享心中的快乐!

2012年7月16日于文源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