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六点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六点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着教育的环境和方式。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应用性极强,它作为交际工具,和生活紧密相关。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果离开了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语文学科就丧失了生命力。同样,语文教学如果忽视生活活水,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认识、体验、积累、实践等,只抓课内一小块,那无疑是沙上建塔,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都难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一些语文教师由此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甚至将它作为语文公开教学的“时尚秀”,走入以辅代主、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误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为了“辅助”教学,而不是放电影。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现行的语文教学,大多学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即集体的、灌注的、记忆的教学,它强调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进程,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导,学生学;教师设计,学生学习”的方式,往往会出现“有见于齐,无见于畸”的局面,培养出的学生只会背诵死的书本知识。同时,现行教材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时代差异”,学生无法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及新技术革命的信息。而信息化社会中,知识在奇迹般地增长,如果仍然靠积累式的学习和教学就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那么,如何解决“生而有涯,学也无涯”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做一个智能之舟的掌舵者?多媒体的引进与灵活选用,实如六月之甘霖,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就是其利。

可是,近年来,由于有些语文教师一味依赖课件教学,而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目标应在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中落实,这是经过历代语文教育所验证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悦耳的声音和漂亮的图片都不能代表学生的心声,不能代表师生间的互动。多媒体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弊端。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计算机多媒体在视听冲击上有长足的优势,有的教师在语文课教学设计时,往往喜欢用展示图片、影视片段或播放音乐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不是让学生阅读课文,透过文字去体味桃花源的美景,而是用已设计好的或动或静的图片来表现课文,这实际上会剥夺学生的想象。再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一文时,教师可先播放歌曲《水调歌头》,曲终再让学生讨论词中所蕴含的特点。这背离了“语文教学要加强对语言美的理解”的要求。语文教学主要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观文者不披文又怎能入情呢?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通过观看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实现的,也不是听一首歌曲就可以的。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曾听过一位教师上优质课,整堂课所有环节、所有内容都由课件体现,甚至连掌声和叹息声都在课件中作了精心设计,上课时教师只需操纵鼠标并作一些讲解。且不说如此周密的设计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仅从教学本身来看,一旦学生的回答与教师设计的答案不相吻合,机械的电脑就无法“随机应变”,而课件设计偏要在学生答出教师设计的答案之后才能提供掌声,肯定会让人觉得尴尬,让人感到这种教学是矫揉造作、哗众取宠。课堂因生成而美丽。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是智能的电脑无法做到的。况且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持久的兴趣,更多地来自于语文教师人格魅力和修养的影响,即“信其师,尊其道,学其行”。

三、留白不足,固化学生的思维

学习知识要从易而难,从感性到理性,而理性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严密的思维过程。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要想让学生拥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学生思维能力能够触及或者难以触及但通过启发、引导可以触及的知识点上,留下足够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然而,一些失败的多媒体课件,却恰恰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这一原则。在很大的程度上,它起到了固化学生思维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以自己有声有色的讲解,赋予课文新的感染力,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爱憎等。如今,多媒体却把这一切化成了屏幕文字,似乎更直接、更标准,然而文学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当学生在接受一种缺少了模糊性的文化时,也便缺少了自己思维的投入,充其量仅是教师或者更确切点说是教参的一种克隆,而这种克隆也许是低级的,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千疮百孔的,根本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心理学根据思维过程中不同的凭借物,将思维分成若干种类,形象思维便是其中的一种。形象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它以联想为基础。中国历来重视创作中的“触物起情”,由叶落归根联想到人生的归宿,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由禽鸟比翼联想到男女之情等。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是不可或缺的,而文学又恰恰是形象的艺术。

四、片面追求“多媒体运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是一种辅工具,但有的教师为追求“现代化”,在一些活动中从头至尾都用课件,而忽视了其他常规教学手段。有的教师的所谓运用多媒体只是用顺序播放的图片代替以往的教学挂图。或者一次活动只是变化各种不同的“媒体”,一会儿录音,一会儿录像,一会儿课件,一会儿投影,忙得不亦乐乎,而在课堂上缺乏学生与文本的交流。阅读、感悟、赏析、故事表演等传统的教学技术却成了课堂教学的“冷门”。

五、忽视学生主体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师生互动

我看到有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通通围绕着课件转,整个活动一直未离开课件,似乎设计了一个课件就等于设计了整个活动。学生是活的人,是一样有思维的个体,教师过度关注媒体,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兴趣,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最本真的反馈。

六、课件制作过度追求视觉形象,影响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些课件中美丽的新奇的画面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我们在一些公开课中看到,有的教师把课件制作的非常精美、花俏,结果学生只关注那些漂亮的形象、画面,注意力倒是抓住了,但课堂的主旨、目标却打了水漂。

看到以上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我们语文教师应多下工夫,克服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和误区,逐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