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州 325000;2.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1)

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以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大部分单纯以儿童或单纯以成人研究为主,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我们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869例6~60岁的对象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把温州市鹿城区人群分成城市和农村两个层进行抽样,在城市163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6个居委会,在6个居委会的12 150人中抽取982人,在128个村中随机抽取6个村,在6个村的18 620人中随机抽取1 167人,年龄均在6~60岁之间,共计抽取居民2 149例,经过筛选5项指标均为阴性且近期无感冒发热,免疫前体温正常,无接种乙肝疫苗史、肝病史及1年内无输血史者共1120人作为免疫对象。全程接种3针疫苗者共869人,失访人群年龄、性别与在访人群无差异。

1.2 疫苗

采用卫生部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每次1剂,19周岁及以上对象接种10 μg×3疫苗,19周岁以下对象接种5 μg×3疫苗,批号均为2004060204,均在效期内使用。免疫程序为0、1、6月,接种途径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1.3 血清检测指标及判定标准

免疫前筛选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保护性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试剂为郑州安图绿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免疫后1个月采血,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TRFIA)法进行检测,抗-HBs诊断试剂盒(IFM法)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试剂均在效期内使用。检测由专人负责,按照说明书操作。筛选时为定性检测,免后用定量方法检测。

1.4 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二次输入,核对后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抗-HBs滴度水平

2.1.1 不同性别抗体滴度比较 按照Y=lg10(抗体滴度+0.001)进行转换,转换后抗体滴度见表1。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滴度高于男性。

表1 不同性别的抗体滴度比较

2.1.2 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比较 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滴度的几何均数、中位数均有下降趋势(χ2均=0.943,n=6,P<0.05)(表2)。对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几何均数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一元方差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元、三元方差分析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与抗体滴度存在一元线性负相关,即年龄越低发生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度越高(P=0.000)。

表2 不同年龄组的抗体滴度比较

对性别和年龄组与抗体滴度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402 >F(1,857)0.01=6.680,F=9.363>F(5,857)=3.045) 。由而性别和年龄与抗体滴度几何均数不存在交互作用(F=1.578<F(5,857)0.05=2.225)。

2.2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接种乙肝疫苗后,只有2例对象出现局部轻微的红肿,无发热,48 h内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抗体滴度高低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接种对象发生免疫应答后的抗体滴度女性的几何均数、中位数均高于男性,这与以往报道相同[1~4]。不同年龄组间的抗体滴度几何均数、中位数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减低的趋势,且存在线性负相关,这点与时景璞等[5]报道的结果相一致,可能与年龄增高,人体对乙肝的免疫应答敏感性减低有关,因此建议易感人群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3.2 性别、年龄与抗体滴度关系

不同性别中均存在抗体滴度随着年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性别和年龄与抗体滴度的关系是独立关系,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这点以前的文献报道较少。两者单个因素与抗体滴度关系与王昕等[2]报道的抗体阳转率类似。

3.3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接种血源型乙肝疫苗可以发生过敏反应[6],但较少见。乙肝重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微[2],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引起不良反应较少见[7],本研究未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课题组成员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中做了很多工作,特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王昕,王英文,孙树.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成人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的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学,2003, 20(1):60-61.

[2]王昕,孙树,时景璞,等.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2):121-122.

[3]张万华,刘流.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4:653-654.

[4]张凤梅,陈希平,杨传志,等.不同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50.

[5]时景璞,王昕,王桂花,等.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6):366-369.

[6]梁争论,李河民,吴小音,等.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1):91-93.

[7]梁争论,李艳萍,荆庆,等.一种新型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人体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考核[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4):193-196.

(收稿日期:200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