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家卫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家卫凭借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以及对都市人群内心敏锐的捕捉把握,成功构建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电影美学。他的独特,首先在于对生活细腻深入的感悟理解,并用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述方式,来宣泄生命的真实体验。他不仅是个导演,更是一位敏锐洞悉生活的艺术家。
他的电影艰涩小资打击人们智商
人流拥挤,华洋杂处的重庆大厦,旺角的高楼分割出的暗蓝色天空,启德机场一角可以瞥见飞机起落的公寓窗口,当然还有路边摊,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卫靠这些标志性的元素,组和出了一个世纪末的香港。如《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当然,你也可以把《东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现代城市。而《春光乍泄》里,那种远在异乡的无根飘零的忧伤,也是对香港这个殖民城市在另一个异域时空的反诉。
王家卫的电影也许很多人看不懂,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魅力。《蓝莓之夜》,看得人想睡觉,可人们就是不肯去睡。《2046》,只是一些凌乱的片断,像立体派的画卷,大概也可以归入“走神”之作。可我们眼睛盯着屏幕,愣是走不了神。《花样年华》稍微好一点点,却也是雾里看花。一些人声称看懂了,说那几件旗袍真是好看。《东邪西毒》终极版一鱼二吃、冷饭新炒、卷土重来,但大家就是偏偏流着口水一再琢磨。
他把人们带到了他那单调迷人的世界,完全不管人们能不能走出来。他的电影被贴上了王家卫的风格、小资的标签。要承认看不懂那是智商低,不但丢了智商还丢了体面。他的电影就像英文字符一样横在那里,无情地打击我们的智商,成为很多人心里的一道坎。其实,真正看懂王家卫的人,并不觉得他的电影有多艰涩多小资,相反觉得相当细腻。他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映射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愿意碰触的东西,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泻。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真实,才能真正融入到他的电影之中,继而触摸体味人性的内心世界。
影像世界之外他其实很单纯
“哥戴的不是墨镜,是过滤器。生活过于春色烂漫,我需要墨镜来过滤绚烂的世界。”戴墨镜对王家卫而言是个Label(标签)。据说导演都爱戴墨镜,但没见过王家卫这么爱戴的。简直爱到很难找到一张他不戴墨镜的照片。记得有句俗话叫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通俗地说也就是看人有成见,但用在他身上绝对是个错误。
梁朝伟和刘嘉玲,当初我们看到在《东邪西毒》终极版推广会上,他们两个并排站在台上的距离总是超过一米,好像互相之间一点关系没有。在戴着墨镜的王家卫眼里:一早起来,看见两个背影。一男一女,穿着短裤,背着背包,戴着帽子。手牵手走进林中,像是两个小学生。再仔细一看,哎呀,原来是伟仔和嘉玲……由此,他透过自己黑黑的墨镜得出结论:这两个青年之间的默契胜过千言万语,他们之间有戏,准成。尽管刘嘉玲在此之前,曾和不少男人有过绯闻。这个结论是他曾在圈里说的,说的是当初拍《东邪西毒》的那个时候。
“小学生”这个比喻用得真好,果然感受和别人不一般。后来,还真让他说对了,他们真就结婚了。因此就有圈内朋友问他:“王导,你成天戴个墨镜,怎么就看那么准呢?”王家卫笑:“生活过于春色无限,我的绝活就是用墨镜过滤浮躁,去伪存真。”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句戏语,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敏锐智慧,在墨镜后闪闪发光。
王家卫不戴墨镜被记者逮住过一次。那是在2006年的戛纳,王家卫是戛纳评委会主席。有一天,不戴墨镜的王家卫出现了――那是在戛纳一家叫做“竹园”的中餐厅。他出现在中午的12点之后,进了门悠悠踱向角落一桌,淡定地叫了一碗烧鸭汤面,便呼哧呼哧地吃起来。在吃鸭肉、剔鸭骨、吸面条等例行程序后,王家卫忽然举起了碗喝面汤。但是,他那总不离鼻的墨镜,显然挡住了碗与嘴唇的亲密接触,王家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墨镜摘下放在桌上。举起汤碗,孩子似的仰着脖子呼噜呼噜,将一碗面汤一饮而尽。然后一抹嘴,墨镜又戴上了,速度快得让人吃惊。
虽然王家卫几十年保持同一个造型,没有一点新鲜刺激感。但没办法,就是这么一个陈旧滥调的造型,因一碗汤的功夫却被人们视为传奇。
后现代爱情构筑影像世界的华丽
如果说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是“王家卫式”电影的精髓,那他的后现代爱情则是他影像世界最华丽的一笔。
1980年,王家卫从香港理工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到九龙岛一家牛仔专卖店里卖衣服。有天晚上,飘然进来一个女子。女子清秀脱尘,骨感的身体散发着一股冷艳的魔力。她看了看王家卫,就要了条APPLE牌牛仔裤。王家卫急忙拿着裤子上前让她试穿,并调侃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参加过模特大赛对吗?”姑娘诧异之后马上说:“你认错人了。”她付了钱,快步走出店门。
翌日一早,姑娘再次来到这家牛仔店。她生气地说:“怎么搞的?尺码根本不对,我怎么穿啊?”王家卫乐了:“我料定你会来找我,尺码我是故意拿错的。我想请你喝咖啡,肯赏脸吗?”姑娘听他这么一说恍然大悟。她心甘情愿地掉进了王家卫布好的爱情陷阱。这段美好的初恋,被王家卫后来拍进了电影《阿飞正传》的开头。虽然恋情无疾而终,却留给王家卫不可磨灭的烙印。他把这种烙印用自己独特的电影手法表现出来,就是那种单调,孤独,复杂的内心挣扎。
失恋对王家卫打击很大,朋友看他难过就拉他去酒吧散心。那晚,他有些微醉,调侃:“我的爱情来去匆匆。从现在开始,第一个进来的女人我就要追她。”话音刚落,进来了一个戴墨镜的女人。王家卫接着调侃:“一个女人这么晚还戴墨镜,只有三个理由:第一,她是盲人;第二,她在耍酷;第三呢,她失恋又不想让别人看出她哭过。”朋友好奇:“那她属于哪一种呢?” 王家卫说:“当然是失恋。”女人刚好坐在他们旁边,无意间听到了谈话,就抛过来一句:“你才失恋。”说罢,她摘掉眼镜冲王家卫莞尔一笑。
此女叫陈以靳,是香港无线电视TVB电视节目监制。为赶一部连续剧眼睛熬得通红,就戴个墨镜到酒吧放松。闲谈之间,她发现这个小青年居然对电影有自己独特的高见。临别时她说:“我们电视台正在办导演写作辅导班,你不如去学导演。”
从此,王家卫开始了漫长又艰辛的电影之旅。1985年,陈以靳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王家卫。结婚前夕大采购,陈以靳特意送给他一副RAYBAN的黑色墨镜。她说,你经常熬夜会不适应白日光线,我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疲惫的眼睛。
爱,是一种细碎的细节。这既是妻子对他的深爱,也是对他电影事业的无言支持,更是王家卫一直钟情墨镜造型的潜在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