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宝宝用好止咳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宝宝用好止咳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温变幻不定,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很多宝宝被咳嗽困扰,因此,止咳药便成了热门药物之一。但是,年轻的父母们,止咳药,你会用吗?

止咳西药清单

适合宝宝年龄段服用的止咳西药很多,一般所含成分较少,只有1~3种,兼具祛痰、抗过敏和支气管舒张之功效,目标比较明确,见效较快。适宜宝宝服用的止咳药包括镇咳药与祛痰药两大类。

第一类:镇咳药

根据药物作用的部位以及止咳机理,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末梢性镇咳药:

1.中枢性镇咳药:

药物作用于大脑的咳嗽中枢,将引起咳嗽的最高司令部抑制了,无法发放咳嗽指令,当然就不咳了。所以,这类镇咳药止咳作用强大,无论何种咳嗽,也不管咳嗽有多剧烈,一用上它就会变得静悄悄。但风险也大,主要在于解除了人体的保护性反射,给了分泌物或异物滞留于呼吸道的机会而加重病情,有“闭门留寇”之虞。为避免此害,务必从严掌握使用指征,即在剧烈干咳(无痰液),甚至无法吃奶、睡眠时,才考虑给宝宝服用。

根据药理,选择适合宝宝服用的止咳药:

可待因:口服后大约1小时发挥最大止咳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但有产生耐受性、成瘾性或引起便秘等弊端,宝宝极少使用。

咳平:镇咳作用稍弱于可待因,但无耐受性及成瘾性,服药后20~30分钟见效,效果可持续3~4小时。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和结核病所引起的咳嗽。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但成瘾性及耐受性较弱,宝宝使用的较多。

福尔可定:与可待因相似,成瘾性较弱,新生儿和儿童较为耐受,无便秘和消化紊乱之忧。但不宜久服,以防成瘾,且必须密封避光保存。

2.末梢性镇咳药:

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减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炎症刺激的敏感性而止咳。适用于呼吸道感染,但无痰或痰液量较少的阶段。

根据药理,选择适合宝宝服用的止咳药:

咳必清:用于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干咳,服药1次可维持疗效4~6小时,有痰的宝宝不宜用。

咳快好: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刺激引起的咳嗽。

克咳敏: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无耐药性与成瘾性。服药后30~60分钟显效,作用持续4~6小时或更长。

第二类:祛痰药

祛痰药能使痰液变稀、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根据作用机制又可细分为痰液稀释类、调节分泌类与直接促排类。

1.稀释痰液类:

通过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又称为恶心性祛痰药。由于能引起恶心、呕吐,所以剂量不要太大,最好饭后服用,限于痰黏稠不易咳出的情况。

愈创甘油醚:主要用于呼吸道炎症早期咳嗽。

桔梗糖浆、远志糖浆:主要用于慢性呼吸道咳嗽。

2.溶解痰液类:

含有特殊成分,可使粘稠痰液中的糖蛋白分解或纤维裂解,粘痰液化而易咳出。

必嗽平:服后1个小时见效,持续6~8小时。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导致的气急等症。

氨溴索:祛痰效果好,适用于肺炎咳嗽、支气管哮喘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治疗。

乙酰半胱氨酸:哮喘患儿要慎用,因为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呛咳,甚至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

标准桃金娘油:促进排痰的作用较显著。

第三类:复方制剂

从儿科临床上看,止咳的复方制剂大行其道,其奥秘就在于咳嗽、痰液可互为因果,两者联系极其紧密。镇咳药虽能止咳却不能排痰,有“闭门留寇”加重感染之风险;祛痰药虽对痰液排出有一定帮助,却对咳嗽无能为力,而咳嗽是痰液排出的动力。所以,两类止咳药合用效果更佳,这就是复方制剂大行其道的奥秘所在。以下是儿科最常用的复方止咳药:

复方福尔可定:含有福尔可定、苯丙烯、伪麻黄碱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等4种成分,集镇咳、化痰、抗过敏作用于一体,适用于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症状的治疗。缺点是极少数宝宝服后可能出现嗜睡和恶心的现象。

美敏伪麻溶液:包括右美沙芬、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3种成分,止咳作用较好,祛痰作用稍差。

氨溴特罗:包括克伦特罗和氨溴索等2种成分,既化痰又止咳,化痰作用尤其好。主要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慢性咳嗽。

复方咳必清糖浆:含有咳必清(末梢镇咳药)与氯化铵(痰液稀释药)等2种成分,特别适用于咳痰困难的宝宝,但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愈酚伪麻口服溶液:由可待因、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伪麻黄碱等组成,不仅具有排痰、止咳的双重功效,还能解除由鼻塞流涕引起的鼻后滴流综合征,使宝宝免受长期咳嗽的困扰。但含有中枢镇咳药可待因,宝宝务必谨慎服用。

止咳中药清单

在儿童止咳药中,中药占了半壁江山,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可对付主要症状咳嗽外,还能针对并发的其他症状发挥作用,药效更加全面。不过,中药止咳剂有寒、热、温、凉之分,分别对应咳嗽的不同证型。所以,要用好中药止咳剂,必须首先分清孩子咳嗽的证型:

1.风寒咳嗽:表现为咳嗽痰稀,气急咽痒,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低热、无汗、肢体酸痛、舌苔白、大便稀软等。

2.风热咳嗽: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略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大便干、舌苔厚等症状。

3.痰湿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痰尤甚,喉间呼噜呼噜作响,胸闷吐清水,不想吃东西等。

4.痰热咳嗽:表现为咳声连连,痰黄黏稠难以咳出,发热咽干口渴,胸闷胁痛,舌质发红,舌苔黄腻等。

5.阴虚燥热咳嗽: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咳出,咽干或疼痛等。

6.食积咳嗽:宝宝“伤食”后影响脾胃运化能力,容易生痰而引起咳嗽,常伴有口臭、肚子胀等。

根据宝宝的的咳嗽证型,选对止咳药

蛇胆川贝液:适用于风寒咳嗽,且痰较多的宝宝。风热咳嗽者不宜。

复方枇杷膏: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的宝宝。风寒咳嗽者勿用。

鲜竹沥:偏寒,适用于燥咳及痰黄的宝宝,风寒咳嗽不宜。

消咳喘:偏热,发热咳嗽、痰黄带血的宝宝最好不用。

伤风止咳糖浆:又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过敏性支气管炎咳嗽。

小儿止嗽金丹:成分为苦杏仁、胆南星、紫苏子、焦槟榔、桔梗、玄参、麦冬、桑白皮、川贝、瓜蒌仁、知母、竹叶等,宜于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腹胀便秘的宝宝服用。

蛇胆川贝散:成分为川贝、蛇胆汁,宜于肺热咳嗽、痰多的宝宝。

急支糖浆:成分为金荞麦、四季青、鱼腥草、前胡等,宜于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咯痰不爽引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成分有麻黄、前胡、黄芩、紫苏子、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竹茹等。宜于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痰响等情况。

另外,枇杷露、半夏露、梨膏等,兼有止咳、祛痰作用,止咳作用缓和,并有化痰之功,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宝宝服用止咳药的10项原则

首先要明白,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相当于呼吸道的一把扫帚,可以及时排出炎性分泌物或其他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呼吸的通畅,故不能随便加以抑制。只有在无痰的剧烈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咳嗽时,可引起宝宝的不适和痛苦,严重时还可以影响到吃奶、睡眠与活动时才有服用止咳药的必要。同时,服用止咳药要遵循以下要则:

1.切忌刚刚听到咳声就服用止咳药。

因为咳嗽只是一种症状,与很多疾病有牵连,所以要先弄清病因,治本才是硬道理。比如:异物、过敏等疾病所致咳嗽,吃止咳药毫无用处;若为感冒引起的咳嗽,一些抗感冒药里已经含有止咳成分,不需要另用止咳药,否则就属于重复用药,容易形成超量服药;如果咳嗽较重,且伴有发烧、呼吸困难,可能是患了急性喉炎、肺炎等大病,当务之急是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不是本末倒置地服用止咳药。

2.宝宝不宜用成人止咳药。

主要原因在于成人止咳药中往往含有可待因等中枢镇咳成分(如最常用的复方甘草片就含阿片粉),且有成瘾性,用于孩子有一定的危险。虽说儿童止咳药里也可能有中枢镇咳成分,但通常只限于右美沙芬,属于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且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没有抑制作用,安全性要高得多。

3.宝宝咳嗽较轻可以不用止咳药。

应以治疗引起咳嗽的疾病为主(如感冒、支气管炎等),治好症结,咳嗽自然就消失了。

4.谨慎单纯服用镇咳药。

咳嗽一般应以祛痰药为主,不要单纯使用镇咳药,尤其是痰液多且较粘稠时。

5.不要大量服用止咳糖浆。

目前国内使用的小儿止咳糖浆大多含有麻黄碱、桔梗流浸膏、氯化铵、苯巴比妥等成分,服用过多可能发生始料未及的副作用。以麻黄碱为例,患儿服用过多会出现头昏、呕吐、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中毒反应,这一点务必牢记。

6.同种药品糖浆优于片剂。

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止咳目的,且服用时不必加开水稀释。

7.祛痰药、镇咳药不宜同时服用。

服用祛痰药且发挥疗效时,不要同服镇咳药,否则被祛痰药溶解、稀释的痰液,因咳嗽反射被抑制无法咳出,滞留于气管内会堵塞通气,严重者可能发生窒息危及生命。

8.不要多药齐下。

有些家长误以为同时服用多种咳嗽药,宝宝就会好得快一些。实际上不同商品名的止咳药往往配方相似,如果同时服用两种或以上的药量,可能会使某些成分的摄入量超过安全剂量范围,进而引起不良反应。复方止咳药更要注意,不仅有止咳药、祛痰药,还可能有支气管扩张剂或抗组胺药等,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叠加作用。

9.当心止咳药的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人们会比较警惕西药止咳剂,但对中药就会有所放松,以为中药无副作用,长期或大剂量服用也无妨,实际上并非如此。有的止咳中药加上了西药镇静剂,大量服用后果可想而知;即使不含西药成分的止咳药,即所谓纯中药制剂,也要遵从医嘱限量服用,如强力枇杷露,大剂量服用可导致痰液排泄不畅,甚至有成瘾性。俗语云“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10.服用止咳药后不宜马上喂大量开水或饮料。

诚然,适当多喝水可加速药物通过咽部、食道的过程,起到保护食道的作用,还能促使药物在胃中分解,帮助药物吸收,但给患儿服用止咳药水例外,因为大部分止咳药水不仅含镇咳、祛痰等成分,还有糖、甘草等局部湿润和呼吸道保护作用的成分,而开水尤其是饮料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等酸性物质,容易导致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使止咳药水局部浸润作用大大降低,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吸收,进而降低止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