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角色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角色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幼儿语言教学是学前教育环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整个幼儿语言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自然毋庸置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扮演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理论阐述结合案例分析的模式提出了教师进行幼儿语言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教育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提升给出一些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教师角色

一、引言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日渐成熟,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促进他们身心、智力方面的健康成长,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与幼儿智力启发、沟通技能培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语言教学,历来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成为孩子们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应扮演多元化、立体的角色,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发挥角色构建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交际和沟通理解能力!以下,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基于“角色构建主义”理论的层次上,论述“多元角色扮演”策略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巧设问题环节,扮演“引路人”角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的性格特征,教师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该特点,通过巧设问题环节的策略,激发幼儿“爱说话、会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在师幼问答互动的环节中,完成语言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不但能锻炼幼儿的语言会话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与人沟通的技巧,可谓一举两得。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幼儿智力尚未完全发育的现实情况,应采用策略性更强、组织性更完整的“问题创设”技巧,以“循循善诱”的模式,通过层次引导、环环相扣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说话,扮演好幼儿语言教学“引路人”的角色

【案例1】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过完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幼儿(全体回答):六一节!

教师:不完全对哦!你们已经是“小大人”了!应该说的更为具体一点,这个节日的名称应该是?

幼儿:六一国际儿童节!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过节那天,大家没有来学校上课,老师也没有和你们在一起,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

(引导式发问层次1)

幼儿1:老师,我去公园了!

幼儿2:老师,我去看电影了!

幼儿3:老师,我在家里,哪都没有去呢!

……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的节日生活十分丰富呢!那么,老师接下来想知道,你们都和谁去公园了?和谁去看电影了?在家又做了什么呢,玩了什么呢?

(引导式发问层次2)

幼儿1:老师!我爸爸和我妈妈带我的公园!我们一起荡了秋千、划了船!

幼儿2:老师!我爷爷奶奶带我去看的电影!我们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

幼儿三:老师!我在家里跟我爸爸妈妈一起吃大餐!

……

教师: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那天玩的很开心啊!有什么想和你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的吗?

(引导式发问层次3)

幼儿1: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带我出去玩!

幼儿2:我觉得好幸福!能和我最最爱的爷爷奶奶在一起过节!

幼儿3:爸爸妈妈做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开始喜欢上六一节了!(说完,还舔了舔舌头,看样子很回味饭菜的味道)

……

教师:大家讲的真好!(点头,并带头鼓掌)

在我的带领下,全班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引导式”的发问策略,将一个完成的问题“拆分”为三个层次,循循善诱地对幼儿展开提问。将语言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有话可说、兴致提升。可以说,教师很好地诠释了“引路人”的角色,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得到全面展示!

三、巧构三维空间,扮演“创设者”角色

幼儿对外界的感官刺激反映较为明显,第一印象的感官认知往往会成为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关键素材!笔者认为,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可拓展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将“说”与“看”、“说”与“想”、“说”与“触联系起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语言教学环境。

具体来说,教育者应结合语言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三维感官”语言教学环境,《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备、教学材料和一般布置要有利于引导、激发幼儿游戏和学习意识,要有利于引导、激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语言教学氛围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的“三维空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感官学习世界”,让他们能够在多元化、三维化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各种信息刺激,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教学知识。

【案例2】

在对本园幼小(6)班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便采用了“构建三维感官空间”的策略,将整间教室划分为上层、中层、下层的立体空间,体现出“三维感官”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刺激效应。

上层:教室的天花板。我借鉴网络资源,搜了了大量星星、月亮、宇宙的图片,将其打印成墙纸,黏贴在天花班上。孩子们只要一抬头,便可以会“繁星点点、宇宙深邃”的景观所吸引,激起他们的感官刺激。

中层:教室墙面。采用“动态”构图的思想,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游乐园”的环境氛围,绘满了碰碰车、摩天轮等游艺设备,让孩子们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下层:教室地面。为引导孩子们的图形意识,我在教室地面上绘制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让他们在蹦蹦跳跳的游戏过程中,张嘴说话,提升对图形的敏感度。

【教学效应体现】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展“张张嘴、动动手、说说看”的活动!大家慢慢观察、用心体会,把你们观察到的都说出来吧……

幼儿1:老师!天花板上好多星星、月亮啊!他们好像在对我眨眼睛呢!

教师:那是星星姐姐和月亮阿姨在和你打招呼呢!旁边还有太阳叔叔,你看见了吗?

幼儿2:老师!地上的图形好有意思啊!我想起了“跳房子”的游戏呢!

教师:好啊!那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就现场跳一段给大家看吧!

……

【教学反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教室空间,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三维语言环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感官意识,在惟妙惟肖的场景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创设出的环境,与幼儿展开“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语言沟通的能力,让他们“想说话、敢说话、善说话”。

四、结束语

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扮演好“引路人”、“创设者”等多元化的角色,以“角色构建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理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优质、创新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明霞.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