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读课文,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读课文,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中收效甚微,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内容,本文对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初读;课文;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的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对于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应该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了,但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初读课文阶段中收效甚微,甚至有少数学生连生字词都没有掌握,更别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不可能弄懂文章中的句子及课文内容。

教学实践中,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从兴趣入手,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字词――竞赛识字,激发兴趣

以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他发明了什么》一课为例,生字的读音和书写难度不大,但“械”字的读音有可能会读为“jiè”,通过小组竞赛边读边组词,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辨别“械”的字义:机械、器械中“械”是“器物、家伙”的意思;缴械、械斗中“械”是武器的意思。

一字多义的汉字很多,由此引出文中“灯泡”中“泡”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先试着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解释,再放入句子中看理解是否恰当。最后可以动手查字典以求达到更准确,“灯泡”中“泡”的意思是像泡一样的东西。另外“泡”还有这几个意思:

1.名词,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水~儿,肥皂~儿;

2.名词,像泡一样的东西:灯~儿,手上起了~;

3.动词,较长时间的放在液体中:两手在水里~得发白;

4.动词,故意消磨(时间):在茶馆~了俩钟头。

在掌握文中字义的同时,学生也顺便学习了该字的另外几个字义。若每堂课都这样进行,学生在怎样理解词语方面就养成了较好的习惯,积累的词语多了,理解能力自然也就慢慢提高了。

二、朗读――以读生趣,感情悟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读正确、流利易做到,同桌比赛、小组竞赛都可以在较短时间达到“读出声,读出意”这一目的,但要“读出味,读出情”可就不容易了。

以课文《他发明了什么》为例,首先老师可以指名学生朗读,但不要过多评论,然后老师一定要范读课文,如原文第一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是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里“东西”一词加引号起强调作用,要把加引号的目的读出来、读重音,从而达到制造悬念、增加趣味的目的。这才叫读出味来了。老师把握准确、范读入情入味,学生就朗读得又快又好。当然,如原文第十节: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组装成成品,使原来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文中“枪”、“造枪的技术”、“零件”、“标准化”这些重点词一定要读准、读重音,达到强调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对惠特尼的发明由衷的赞美之情、敬佩之情。

老师成功的范读自然引发学生感情朗读的激情,互相比试,练读的效果肯定会令人满意。然后选择学生诵读,开展比赛,朗读效果一定会喜人。

三、批注――学贵有疑,练习批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于不会读书。《他发明了什么》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学生初读课文时只要能找出什么是“标准化”并加以批注即可,若能以具体的例子作以说明,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标准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只要进行批注,老师就应多给予鼓励,毕竟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了,不管准确与否,可贵的童心是最值得赏识的。

一节语文课,花费在初读课文上的时间也就十分钟左右,要想提高初读课文的实效、高效,老师一定要紧紧围绕“趣”字做文章,学生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能动性。这就应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相信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