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告也幽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告也幽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竞价

警笛四起,一栋楼浓烟滚滚,起火了。消防员抬着一个救护垫,准备接从高楼上跳下来的人。楼上一个老年人,趴在窗前开始喊起来:“来接我,20美元”,这时,另外一家的女士趴在窗口哭丧着嗓子喊“30美元”,消防指挥员赶紧拿起话筒,朝大楼喊起来:“30美元,还有吗?”一个中年男子在窗前也喊起了“50美元!”随后,在消防指挥员的主持下,不断有人叫出:“70美元”、“90美元”……最后一个女士喊“200美元”,消防指挥员大喜:“200美元,还有人出更高的价吗?”周围一片寂静,指挥员命令抬救护垫的下属过去接她。她看到救护垫在自己楼下的时候,飞身一跃,跳了下去。就在人影在空中飘荡的时候,一个急促的声音喊道:“2lO美元!”,抬救护垫的消防员听到更高的价格,赶紧朝着那个声音跑去,可怜那个已经在半空中的女士,重重砸在了地上。在警笛呜呜声中,弹出了广告词:什么东西都能卖,仅仅是价格问题。随即弹出一个拍卖网站。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十分幽默的消防员营救场面,大楼着火,许多人都争先恐后想使用救护垫,于是展开了一场生死竞价。消防指挥员当起了竞价主持人,拿着话筒喊话,样子十分滑稽,尤其是一位女士好不容易以200美元谈妥,而且已经从楼上跳了下来,可是一听到还有更高的210美元价格,救护垫马上转移,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那位跳楼女士已经重重砸在了地上,故事情节十分的幽默。这是一个十分具有创意的诙谐、幽默的拍卖,意在说明它的广告词:什么东西都能卖,仅仅是价格问题。在这个广告中使用了滑稽技巧。如此幽默的广告不仅能取得很好的广告效果,在广告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个经典之作。

神速的打印机

在一间会议室,两位互不相识的商人坐在了一起。先来者在看报,后来者刚坐下,显得无聊,就掏出香烟,准备抽烟,但是没有发现烟灰缸,于是起身去寻找烟灰缸。这时,看报者迅速操作桌上的笔记本打印机。等吸烟者拿着烟灰缸回到座位时,却尴尬地发现面前有“禁止吸烟”的桌牌。

专家点评:

这是芬兰赫尔辛基GREY广告公司为佳能BNZZ笔记本打印机做的一则广告,广告非常幽默,虽然没有一点语言的对白,但滑稽的表演,把佳能笔记本打印机的方便、快捷等功能特征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汽车的缺点

以下是一则汽车的广告语:

它惟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100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眼。

专家点评:

如果一辆汽车在时速100公里时,车内安静得听得见后座人嘴里嘀咕的内容,难道这是汽车的缺点吗?显然广告利用了先抑后扬的技巧来制造了幽默,表面上说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是一个缺点,但实际上是介绍这辆车的安静性能非常好。轻松幽默的语言很容易让消费者感觉到这种汽车连缺点都是如此的美妙,更何况它的优点了,由此带来了绝妙的产品推销效果。

网速太慢

一位女正在网上聊天,网速比较慢,对方视频在一点点下载展开,已经露出眼睛以上部位。女士看着对方迷人的双眼,兴奋得给母亲打电话,“妈妈,我又恋爱了,不过这次不同,这次是网上认识的,我们的想法很多地方都不谋而合,而且,他有着迷人的双眼。晚上我和他有一个约会。”等她打完电话,再回头看计算机视频的时候她惊呆了,他居然是一个很胖、很丑的男子,由于网速过慢,嘴还一张一合的,刚才看到的那个英俊的脸原来是他头上的一幅明星画。画面弹出网络服务的广告,广告词是:请选择一个快一点的网络。

专家点评:

广告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技巧,一开始女子表现出了十分兴奋的心情,看到刚刚露出来的半个脸,以为遇到自己的梦中情人了,把自己约会的事情都告诉母亲了,而且由于晚上马上就要约会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可是,等到视频全部展现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故事起伏跌宕,充满了幽默色彩。这一切都是网速太慢的错,广告适时推出,建议广告受众选择一个快速的网络。

走光了

一个漂亮女子去复印文件,但因为复印纸被先前来这里复印的帅哥放得太高所以无法拿到,无奈只好双腿跪在复印机上去取纸,不巧的是,她的膝盖不小心碰到了复印机的START开关,于是复印机开始了工作,漂亮女子的裙底风光自然被“好色的”复印机毫无保留地、永久地保存在Double A复印纸上。然而更巧的是,那位帅哥,因为还有文件没拿,于是又折回头去取文件,乐呵呵地把复印有美女春光的Double A复印纸取走了。广告最后弹出广告词“关键时刻,怎能卡纸”。

专家点评:

该广告奇就奇在美丽的女士不小心碰巧按动了复印机的复印按钮,结果,自己美丽春光复印无遗,还更幽默的是,男士返回取文件时,拿到了这个“非常有价值”的复印件,美丽女士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的裙下风光就被别人盗走了。故事情节一系列的奇怪巧合,制造了幽默、滑稽的效果,从而加深了对Double A复印纸的印象。

选自《广告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