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6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都有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心功能分级为II-Ⅳ,采用中西药治疗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心力衰竭属各种疾病迁延日久所导致的本虚标实之证,故而,诸药合用,对心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中药;心功能

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我们自拟中药方配合西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住院老年心衰患者64例,均经临床及有关检查确珍,并符合难治性心衰标准:①有心脏病晚期临床表现和心衰难控制的诱因;②常规的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等治疗2周无效。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1~74岁,平均65.8岁。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肺心病15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风心病1例。心衰的严重程度:II级者12例,Ⅲ 级者14例,Ⅳ 级者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0~76岁,平均64.9岁。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肺心病16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衰的严重程度:II级者12例,Ⅲ 级者13例,Ⅳ级者7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都有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哺乳困难,心率大于160次/min 22例,慢于100次/min 6例(均有呼吸困难,肝脏肿大,下肢及眼睑浮肿),气急呼吸困难14例,紫绀21例,双肺湿音11例,心音低钝18例,黄疸10例,浮肿16例,多汗12例,心脏杂音6例。全部患者均有肝脏肿大,约在肋缘下3 cm以上,边钝,质韧。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5~10 mg+多巴胺10~20 mg+多巴酚丁胺10-20 mg+5%葡萄糖25Om1静脉点滴。其疗程、剂量视临床而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组方如下:人参15 g,黄芪2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玉竹10 g,茯苓10 g,熟附子8 g。水煎200 ml,早晚各口服100 md,随证加减,连续服用4周。

1.5 观察指标 ①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的呼吸、心率、血压变化;②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

1.6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力衰竭的疗效评定标准[3]。① 显效: 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全部缓解,由端坐位变为平卧位或半卧位,双肺湿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肝大回缩1-2 cm,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减轻或消失,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② 有效: 心悸气短减轻,能下床轻微活动,水肿基本消退,心功能改善I级;③ 无效: 心衰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32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3.8%。对照组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8.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4例出现心悸,血压降低,3例低血钾;对照组2例出现心悸,血压降低,4例低血钾,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控制滴速后症状消失。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本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痰饮、癖血,其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肾密切相关[4]。在其病变过程中,因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一方面心之气阳不足,运血无力血行迟缓而心脉癖滞,另一方面脾肺肾功能失调,肺气失宜,津液失常;脾阳不足,运化失权;肾阳虚衰,蒸化不及,以致水湿内停,痰饮内聚。瘀血、痰饮又进一步损伤阳气,影响心肺脾肾功能而导致心衰的不断加重。总之,其病机复杂,病变过程中标本虚实相互影响,癖血水饮交阻为患。故笔者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根据中医辨证。另西药药理研究表明,人参以及黄芪皂甙、麦冬甾体皂甙均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可以营养心肌,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减轻心肌缺血,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达到强心的作用[1];茯苓、麦冬、五味子的乙醇乙醚提取物不但有强心作用,而且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保护肾功能;玉竹的甾体皂甙以及五味子的挥发性成分有增加 L-肌细胞内核糖核酸(RNA)的作用,能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肾脏小动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的作用。诸药合用,对心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 祝之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钙信号传导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80.

[2] 田忠,李建东.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30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3):161.[3] 陈国伟,(美)郑宗锷.现代心脏科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1342-1343.

[4] 张文武.心血管与神经系病急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