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 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与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 跨文化交际视角分析与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对该教程各册书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进行了分类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及讲授方法。结合教材评估理论,对该教程跨文化视角做出评价。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教材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81—02

一、引言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界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明确地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设计、编写和制作上针对《课程要求》,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多角度、多侧面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拓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新视野。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为基点,分析了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四册书中所使用涉及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选材角度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波特和萨莫瓦把影响交际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1)观察事物的过程,其中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世界观及社会组织;(2)语言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和思维模式;(3)非语言过程,其中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空间的使用。

在跨文化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对语言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切不使用语言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由于非语言信息的传达早于语言信息,它常常使人形成第一印象。同时非语言行为很难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

三、《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跨文化视角分析与讲解

(一)价值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Section B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Western and Japanese Decision-Making 是一篇探讨跨文化交际价值观的文章。文章中 “ I to you” ,“you to you” 两种谈判方式,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在跨文化交际学中衡量价值观尺度首先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指的是在某个结构松散的社会网络中,人们只关心自己以及他们的小家庭。与“我们”(we)相比,人们更强调“我”(I)。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和先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在感情上个人独立于组织和制度,在一个高度个体主义的社会,交际方式是更直接表达个人意见。将文章内容本身与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有获得理论的依据,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二)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的内容在新视野的四册教材中是被涉及最多的部分,其中比较典型的两处包括肢体语言和时间观念。

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文章都是关于跨文化交际学中肢体语言的内容。Section A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从给人留下好印象的要素中阐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其中Be Yourself 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只是从字面上解释,认为要做真正的自己,应在人前人后保持一致,而这种理解又不能用下文例子来解释,这点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就很容易解释:当一个人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发生矛盾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交际,因此做真正的自己是指一个人的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一致。

第二册第一单元的Section A Time-Conscious Americans讲到美国人的时间观念。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却容易被忽视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讲解该文章时,可以从跨文化交际学“准时”概念的文化差异将文章内容进行对比性讲解,还可引入在不同文化中多时制和单时制的时间观念,可以通过事例、谚语、短片等来更加生动地展示世界不同地区人群,如阿拉伯人、非洲人、欧洲人、南美人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意识。

(三)语言交际

语言和交际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对语言在词汇、语用、语篇和文体方面的影响,始终融入读写教程的教学之中。词汇的讲解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重点在于词语的文化内涵,比如“宣传”和“propaganda”看似相同,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在汉语里,“宣传”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说“宣传部”,但是“propaganda”意思是“为了赢得支持或好感而传播错误的或是夸大的信息”,通常会有负面的意思。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类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在学习其原义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引申义。语篇模式分为演绎模式与归纳模式两种。演绎模式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模式是从个别到一般。读写教程所选用的文章中多使用演绎法,可以看出西方人直线的思维模式,这与喜欢归纳法的东方人思维模式不同, 对不同文化思维模式不同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写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化习俗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在人们的社会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造成的。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见面、称呼、告别、恭维、道歉、送礼、宴请等。

第二册第三单元Section A 的As his name is, so is he,乍看起来这只是关于英文名字的一篇文章,殊不知名字也属于跨文化交际中社会习俗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

四、教材评价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各级学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是诸多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周雪林(1996)在总结国外教材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评估一套教材的标准应该涉及以下6个方面:(1)教材与教学理论的关系。(2)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关系。(3)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4)教材的选材问题。(5)教材练习的设计问题。(6)配套材料。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上,很好地实践了这一标准。首先教材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关于“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要求,所选材料比较全面地覆盖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内容,材料不是对理论的枯燥阐述,而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选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文章,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入其中。并且将跨文化知识在练习中也有所体现。这对于没有系统学过跨文化交际学这门课程的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基本满足了学习者和教学者的要求。当然,如果再有配套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阅读材料,光盘资料将更便于学生自主深入地学习,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J.&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7.

[2]Samovar, L.A., Porter R.E., & Stefani, 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赵勇,郑树棠.几个外国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J].外语教学,2006(05).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