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文本细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文本细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成为成功、睿智的课堂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真正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语文世界,需要老师苦练内功,要练的第一个内功便是文本细读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我们苦练文本细读的内功,我们的文本解读才会正确、深入、有创意,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既宏观把握,又微观深入,才能进入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那么,何谓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以一种从容的心态潜心会文,仔细体会言语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倾听来自文本灵魂深处的声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就文本教学而言,就是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的文本研读。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就曾言道:“教师文本解读水平程度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收获的程度。”

若我们的语文老师能练就“文本细读”这招功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何愁唤不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不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呢?

下面就透过《那树》的语言潜心会文,倾听那树的故事。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先生的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视野观照生活,体悟社会人生,描写了“那树”荫庇大地,默默奉献,却最终惨死在人类的斧锯之下的悲剧。

对于这篇作品,执教者究竟要确定哪种更合适更合理的解读,才能最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于是,笔者穿越文本解读的重重浓雾,用心触摸着作品精准的文字,竭力贴近学生切身的阅读体验,作出这样的思考:现代文明,依然呼唤诗意的栖居。

笔者在文中发现作者对此有这样的表述: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于是,笔者不禁思索:那树冒死掩盖的土地上究竟曾经拥有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首先,这是一个昂扬着生命热力的世界。那树的“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绿得更深沉。”尽管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那树就那么纯粹地生长着,凭着豁达的心胸,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正如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绿”正是他生命活力的最好诠释。大地因有了“绿”而生机无限,意趣盎然。

其次,这也是一个播撒着浪漫诗意的世界。那树给人们创设了生活的浪漫与诗般的意境。你看――于是情侣们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那树为情侣们创设了如此罗曼蒂克的场所,让他们甜蜜地享受夜的静谧。你听――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这分明是那树为人们倾情弹拨着的小夜曲,丝丝入扣,沁人肺腑。

再者,这更是一个营造着温馨和谐的世界。那树是值得信赖的朋友,甚至是人们心中的神。“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语句中修饰词“只有”、“一片”、“总有”无不透露此时的那树简直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人们在他的庇护下寻求一份心灵的慰藉。

那树还缔造了一个和谐的境界。“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的孩子在唱歌。”人鸟相和,其境融融。甚至也是纯洁的孩童愉悦内心的真实写照。与第7节“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形成巨大的反差,拥有那树,便拥有了快乐与和谐,那树的消逝,正意味着和谐美好正悄然淡出我们的视线。除此之外那树的邻居――老太太,还有亲戚――清道妇,甚至还有与他朝夕相伴的蚂蚁王国,那树竟曾是它们倍感温暖而又万般依恋的家园。这儿既没有喧嚣与浮躁;也没有污浊与自私;更没有贪婪与杀戮,这儿只有如天籁般的鸟鸣与童音,共同谱写出一曲美妙而又和谐的交响乐。

因此那树对这土地充满了感恩――“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荫蔽的土地,一公分一公分的向外。”他就以这种最朴素而又最本真的诚挚倾其一生。哪怕只是徒劳无用的贡献,他也要冒死掩覆,掩覆这样一个昂扬着生命热力、播撒着浪漫诗意而又营造着温馨和谐的诗意天堂!

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就此,笔者便深思:那树在“仰望”什么?作者借那树的命运究竟想“仰望”什么?

首先,那树仰望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他不仅失去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作为一个生命,他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难以保障。最终那树招致了惨无人道的杀戮。“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作者善于调用文字魅力,打开读者视觉与听觉感受,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那树被屠杀时的惨不忍睹场面触目惊心,而作者油然萌生的愤慨之情就潜藏在字缝间,不露痕迹。

甚至更让人悲哀与愤恨之至的人间惨剧继续在上演: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这令人发指的描述,活生生地直绞读者那颗受伤而又滴血的心。

其次,那树仰望生存的平等与美好。

(下转第73页)

(上接第78页)

那树就这样被毁灭了,这也就意味着美好的逝去,信仰的崩塌.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可这一切的风逝,诗意地栖居将永远不再!于是,我们不妨质疑:究竟是谁使那树“失去”这片热土乃至生存的平等权利?是伐树工人,是交通专家还是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更应是充斥其间的那些所谓的“东西”?“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所谓的“东西”,即指人类现代文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他们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人类诗意栖居的大地,同时也在一点点地啃啮人类那残余的人性。

再者,作者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唯有仰望。

作品的结尾是这样的: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一层柏油下闷死。作者以平淡的叙述口吻,似在讲述他人的故事。又仿佛与己毫无关联。而这种看似局外人身份的叙述,恰又正是作者面对这疾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在肆意践踏人类栖居的诗意,而表现出的无奈、悲哀与绝望。人类啊,在这曾经诗意盎然的大地上究竟何去何从呢?

唯有在星空下

仰望上帝――

那夜,很静

风无言,树无语

上帝也缄默

但此时

唯有一份仰望

或许会在你的灵魂深处悄然奏响:

现代文明,依然呼唤诗意的栖居!

行文至此,我想这样的解读应该较符合《那树》所传递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境界。

坚信坚持潜心会文,倾听文本灵魂的声响,我们的精神触角定会愈加细腻、敏感、深刻、诗意!这样的你与睿智的课堂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距离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教学。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3]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文之旅。

[4]楼肇明《读王鼎均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