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芯克:做有想法的摄影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芯克:做有想法的摄影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时报》副总编辑王芯克堪称浙江新闻摄影界的翘楚,不仅在“中国新闻奖”等重量级赛事中多次摘金夺银,不少他原创拍摄主题也不断被其他摄影人模仿。在接受采访时,40岁的王芯克穿着式样简单的T恤和工装裤,一副随时准备赶往拍摄现场的样子。他是勤奋的,为了拍摄一个专题,起早贪黑不断跟进;他也是一个有心人,总能在其他人漠不关心的事件中发现新闻价值,拍摄出优秀的作品。以下是他对于摄影报道的一些经历和思考,相信值得不少新闻工作者借鉴。

您拍摄的专题屡屡获奖,平时是否经常有意识地拍摄专题?

是的,我认为专题有几个好处:1、确定一个专题后,就需要经常去拍。这是一种工作之余的调节,让我的生活非常充实。2、随着不断深入拍摄,逐渐对这个题材、领域熟悉起来,比常人要懂得多。比如我拍了十多年钱塘江潮,对潮水的习性、规律有了了解。到后来闻着江风,就能分辨潮水是大还是小。作为一个记者,拍摄专题不应该只是短期行为。有的人拍专题,预先构思几个画面,很快就拍完,有时可能比长期拍要漂亮。但我不是这样,获奖还是次要,更重要的是追求生活阅历的丰富。从去年开始我拍了一年的高铁,也是基于我拍道口、火车的基础。3、为我拍摄新的专题积累经验、技术。比如一组专题完成后,我除了对这领域有更多了解,拍摄中的视角、观察和想法对我拍下一组片子(哪怕题材毫不相干)很有帮助。

您是怎样自学摄影的?

我想大家都差不多。一开始是拍留念照、生活照。我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拍到最后总想是否可以拍得更好,之后再看书、找圈子交流。现在我们认为摄影班的层次很低,但当年我就是从杭州摄影班出来的,学过以后的确不一样。培训班参加多了后就有了交流的圈子。那时候我是杭州市供销社下属一个单位的团委书记。1988年自学大专毕业后,我有了业余时间去搞摄影。

当记者是从哪一年开始?

1988年前我曾经到媒体应聘,那时是考文字记者,没有考上。1993年前后浙江报业发生了大的转变,很多报纸开始改版扩版,需要大量人才来充实新闻队伍。原有的周报改日报,日报扩版,新的报纸涌现……在应聘工人日报的时候,我的《道口》专题已经拍了多年,在国内、香港都专版发表过。编委会看到专题当场就拍板录取我了。当时我有两个专题一直在做――《道口》和《水乡》。水乡主要是乌镇,一有空就去拍;道口在我家边上,我天天去。当时并没有所谓专题的观念,每天拍着,逐渐发现比以前的好,就把以前的淘汰掉。一些朋友看到后说可以作为组照发表,于是我整理好投出去,结果香港《摄影画报》用好几个页码刊登,让我感到很激动。《水乡》专题则是在《中国记者》上发表过。

做记者后我发现,照片是否珍贵,取决于是否有典型的时代元素,否则拍得再早价值也不高。我当时没有要记录时代特征的想法,所以很多片子特定的元素不够强。《道口》我是纯粹的记录,道口拆掉后我理解了。现在回头看,我的作品得到评价最高的还是《道口》,因为已经消失,拿出来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拍《道口》最初是因为有个朋友的太太在那里遭遇车祸,我希望从注意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拍摄一些危险动作、不安全因素。

当记者后您拍的专题有哪些?

每年9月份的钱塘江潮是杭州特有的景观,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以前我骑自行车到钱塘江拍摄,拍江潮的人很少,杭州基本上只有我一人。海宁那时候有人拍,但他们是从记录钱江潮的壮观、气势的角度,而那时我已经是一名记者,懂得记录中要有观点,我是把潮水和人放在一起拍摄,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前是骑自行车到钱塘江边,现在有汽车了,我会经常去海宁拍摄。自从在国际上得奖后,2001年开始很多人去。原来搞摄影的人不去的。圈子里跟风的人多,然而潮水不好拍,有的人去了两三次拍不到就不再去了。

《砖窑》我拍了5年。嘉兴的窑在历史上很繁荣,清代最兴盛的时候有千座窑,嘉兴被称为砖窑王国,烧出来的砖80%都运往上海。嘉兴有一句话:“上海变高楼,嘉兴变洼地”。后来由于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政府开始禁止砖窑,砖窑逐渐萎缩了。当我去拍摄时那里清代古窑还有十来座,政府要拆,可是文物保护部门反对,我是针对这个话题去采访。现在嘉兴留下了4到6座清代古窑。这组作品获得了很多奖,但我觉得记录更重要,现在一有想法、有空我仍然会去拍。

您拍摄的都是身边常见的事物,能说一下自己是如何选择拍摄主题的吗?

从接触摄影到现在,除了新闻采访有时去外地,更多的时候我还是着力于把身边的东西拍好。因为不熟悉的东西拍不好、做不深。昨天我到建德拍摄了一个渔民。建德附近是新安江大坝,这个季节江面常起雾,很漂亮,现在不少渔民驾船穿梭在江面上,为摄影人当模特。那里出来的画面很漂亮,经常在世界各地获奖,每天都会吸引上百名摄影师拍摄。渔民做模特收取一定的费用,他们慢慢地就不捕鱼,去当专职模特了。这绝对是沙龙摄影,但是摄影记者的眼光会有所不同,我关注的是渔民的日常生活。白天去时人山人海,天黑时人就走光了,而我则留下来拍摄渔民老头在船上吃饭喝酒。

如何将工作与创作结合起来?

我的原则是先满足新闻工作的需要,创作是第二位。当然工作和创作结合在一起会更好。在平时的拍摄中,我不主张短期行为,绝不能拍过一两天后就忘掉,而应该有延伸,对采访对象持续关注。比如,前一阵杭州有地方搞拆迁,一个老太太跟树合影。她说这棵树是她18岁嫁过来时种的,现在她80岁了,舍不得这棵树。这就有了延伸,关心的人就会多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感而发,自己都不下功夫的稿子,怎么可能获得读者的关注?记者应该去做一些有想法的报道。所谓延伸就是拍摄者的思想要融进报道里。

《青年时报》现在有多少摄影记者?

目前是7个。我们报社以年轻人居多,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学新闻或摄影专业的。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以前不同,明显比早两三年的管用,他们的外语和电脑水平都很好,掌握的技能、理论要比原来的大学生强。大学也在做调整。随着就业分配出现问题,教师们的压力也很大。我们老一辈的人在理论方面比较缺失,而年轻人在理论、新事物的掌握上比我们好,这样也是一种互补。

在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突发事件,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人都知道这是新闻,而生活中细微感人的不一定有人能发现。这就是职业记者的优势所在,要学会深挖,发现普通人所不能发现或者没有能力拿下的东西。其实不是对记者的要求变高了,记者本来就应该这样。现在许多媒体记者捧着铁饭碗,照片拍不好也不会下岗,缺乏一种自觉。我想记者还是应该有一些危机感。

摄影师简介

王芯克,1961年出生杭州,1988年开始自学摄影,曾任《浙江工人日报》、《都市快报》摄影记者,现为《青年时报》副总编、视觉总监。在日常生活中,对旧城改造,百姓生活,江南水乡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报道。主要拍摄的专题有:《城市道口》、《水乡乌镇》、《钱江潮》、《窑工》等。获奖和发表作品千余幅。